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健  黄汉升 《体育科学》2004,24(7):74-78
运用问卷法和特尔菲法时天津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试教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加大培训的力度和针时性,拓宽传播课程改革信息的渠道,是提高一线体育教师执教新课程水平的有效途径;现行课程中的运动技能教学内容基本上符合各学段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运动项目的编排和设计也基本符合教学要求,但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比例需要调整;在优化与评价过程中,D值与T值是筛选教学内容的有效指标,其数值的变化影响着某一运动项目的摈弃或保留;M系数、B系数和P值是评价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一致性的3个重要参数,其数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二者交互效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领域的划分意义(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领域及其划分学习领域又称课程领域,通常指:①可以选作课程项目的人类经验和学术研究的范畴;②所选项目系为教学目的而编入的宏观课程范畴。课程领域包括一系列可能选入或已选入的课程项目。学习领域不完全等于学科领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习领域是指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均有自己的目标即领域目标,它是指期望学生在各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  相似文献   

3.
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硕士人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三峡大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与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结合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探索《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程的优化路径。建议:(1)优化课程环节,打造实践平台;(2)对标课改需求,完善教学内容;(3)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能;(4)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绩效。  相似文献   

4.
金长华 《体育教学》2012,32(12):46-48
一、构建新型体育学习评价模式的实施方案 1.根据2011版课程标准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维特罗克(M.C.Wittrock,1983)的生成学习理论,结合课标中的学生的四大领域目标,突出体育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设计新型体育学习成绩综合评价表(表1).评价表的内容:(1)运动参与度占20%;(2)身体健康占35%;(3)运动技能占35%;(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占10%.  相似文献   

5.
“体育、艺术2+1 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津市现行的"体育、艺术2 1项目"为实证材料,运用问卷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其体育技能类项目学习领域各目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和交互效应进行矩阵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技能类项目优化进行探究性研究。结果表明,构造的天津市市区部分中小学校"体育、艺术2 1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学习领域各目标权重的专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并优化出体育技能类项目、开设顺序以及对学习领域目标的直接和间接支持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辩证分析立场,从历程、价值、问题角度切入审视我国体育课程能力目标,旨在明晰其学科价值、澄清内在问题并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1)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演进主要体现为能力目标的单一指向、能力目标的拓展与相对固化、能力目标的调整与多元化3个阶段特质;(2)体育课程能力目标价值主要包括彰显体育课程特性、反映能力教育诉求以及与学科核心素养互为呼应;(3)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内在问题主要呈现为概念表述模糊、理论定位漂移以及实践方案缺失;(4)新时代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优化,应注重规范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概念表述、明晰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关联向度、完善体育课程能力目标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为最大程度地培养、延伸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拓宽体育教学的渠道,教师可以对部分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与开发,具体方法包括:改变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原规范化的运动项目体系的类型,即根据新"课标"相关学习领域对不同水平学段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水平目标要求,实施运动项目之间在动作技术上的综合,规范技术动作与非规范技术动作的有机结合,进行创新;改变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原有的运动形式,结合  相似文献   

8.
王乐  熊明亮 《体育学刊》2020,(1):104-110
基于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和杜威经验活动论,对体育课结构化技能教学的内涵与应用路径进行探析。结构化技能教学的内涵强调摒弃单个知识技能教学,倡导以两个或以上的内容或手段组合学练方式设计层次感和关联性突出的体育教学课堂,用体育活动展示和比赛形式呈现。提出体育课结构化技能教学的应用路径:(1)课程目标贯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诉求;(2)课程内容反映体育学科的基本结构,在活动和比赛中学以致用;(3)课程实施创设复杂运动情境,鼓励发现和探究学习;(4)课程评价指向运动技能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后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已进行两个学年的实验。结果显示:体育课程已发生了积极性的变化。综述与分析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和部分省市教研室对体育课程基本理念、学习领域的划分、课程的目标体系、目标统领内容的做法、教学建议、学习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1.新的《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学生“身、心、社”三维健康观,以及体育课程自身动态的教学特点,拓展了课程学习内容领域,构建了学习领域不同水平段的目标体系,体现了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课程教学新要求。与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而且还要通过多种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同步发展和提高学生“身、心、社”三维健康水平。2.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单元计划,其内容主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调查上海市60所中学713名体育免修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发现63.5%的体育免修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在影响体育免修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中,运动损伤是导致中学生体育免修的首要病因。这些结果提示应进一步提高中学对体育免修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这对减少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传统医疗体育项目如太极拳为主的体育保健班教学实验研究,就是探索适合体育免修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颜意娜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6):127-130,F0003
基于目前国内体育活动与心理素质教育结合的思想,采用多元方差和回归设计,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包括心理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综合能力、自信心3份问卷和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参加艺术体育类活动的大学生在自信心方面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水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每周参加2次及以上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比只参加1次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每周参加3次或以上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在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与大学生的自信心存在高相关,预测模式显示每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越长的大学生,自信心表现越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郑州师范学院和中州大学的聋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聋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活动量与身体自尊的现状和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聋哑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存在性别差异,且锻炼组与非锻炼组之间存在差异,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存在很大的关系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文献查阅以及走访学生等方法,对河南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课外体育活动参加情况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在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工作的建议,为进一步的搞好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采取测试、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将体适能教育理念引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结果表明,"体适能"教育理念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在提高身体机能的同时,能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我主动锻炼意识,提高自我科学锻炼程度,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终身体育锻炼的价值、意义并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常州地区11所高校55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对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活动的方式、活动的组织、体育消费情况及与学生健身有关的体育设施建设进行分析,为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出观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中学生"厌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学生“厌课”现象的原因分析 ,探索如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 ,使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问卷法。主要结果与结论 :体育教学在加强教师素质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手段的同时 ,应重视调节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因素 ,从学生的内在过程方面推动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持久性。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体育教师不知道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运用支架式教学于体育教学过程,构建体育教师和学生互动,共同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促进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活动与社会体育活动的衔接点,对学生终身体育活动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设更是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终身体育行为,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对丰富高校体育、教育内容,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对传统武术项目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相关研究,不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与认识,而也助于传统武术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常规统计法,对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校对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活动重视不够;没有一所学校有保障弱势群体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规章制度;近六成的弱势群体学生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建议体育教师应掌握弱势群体学生的活动特点,积极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