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大纲对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定性张玉文现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关于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定性依据了国家教委在1990年颁布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即:“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世界现代史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2.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主席这一英明论断,揭露了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腐朽、没落,垂死的本质和灭亡的必然性,揭露了它们所处的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前夜这个历史地位。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在讲帝国主义基本特征时已讲过,这里主要讲其它两个问题及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原理。  相似文献   

3.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逐步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到二十世纪初,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也是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概括来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溶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全融寡头;(3)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下面我们就讲一下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经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时候,自由竞争被垄断统治所代替,上升的、进步的资本主义变成了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列宁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科学地研究了这个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大量实际材料,全面地阐述了帝国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实质,揭露了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关于帝国主义的学说。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的发展,是指导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战胜帝国主义的最锐利的理论武器。学习列宁的帝国主义学说,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清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本性,了解现代战争的根源及其性质,有助于我们观察现代资本主义的各种日益加深的矛盾,正确认识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增强我们为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主义胜利而斗争的信心。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学说,是在同形形色色的修正  相似文献   

5.
第十六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二课时)这一章教材的基本任务是:1.通过对帝国主义形成的叙述和解释,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2.讲授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就是侵略、就是战争.第一课时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这一课题.教师应着重说明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2.怎样理解帝国主义的腐朽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史,马克思曾以毕生精力进行调查研究,早已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答案。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宁又深刻地揭露了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和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论断的实质和精神是完全正确的。前几年有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为了否定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极力粉饰现代资本主义,甚至歪曲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例如有一本《球籍——一个世纪性的选择》的书,书中有的文章说:“中国的哲学家喜欢说资本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早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有:(1)辛亥革命的推动;(2)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群众性“抵制外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4)受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民族资产阶级大力投资新式工业等。关于其中的“主要原因”,好多同学误认为是“辛亥革命的推动”。正确答案应是“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具体理由是:首先,19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帝国主义列强对华大规模资本输出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严重障碍和压力。他们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财政,垄断了中国的铁路、采矿等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 一、法帝国主义为什么要修筑滇越铁路 十九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级,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列宁说:“垄断制占统治的现代资本主义底特征是资本输出”,“而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与经济上政治上的瓜分世界领土有密切的联系”。综观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对华侵略,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充分说明了这一历史特点,而滇越铁路就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修筑的。  相似文献   

9.
在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资本主义进入了它最高和最后的阶段——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已基本上结束了世界领土的分割。在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为了重新分割已经瓜分了的世界而进行了疯狂的斗争。这种斗争是由于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法则的作用。根据这一法则,现代的垄断资本主义力图用剥削  相似文献   

10.
禚召海 《天中学刊》1999,14(3):24-27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逐步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若干特点,最显著的表现为:"虽然有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封建的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显著的优势;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和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官僚买办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民族资本主义很难独立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落后,而且各地区间很不平衡。"①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这些特点在辛亥革命后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南京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不断扩张,对华商品输出有增无减;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  相似文献   

11.
<正>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出现许多新情况,产生一系列新现象。诸如:一些国家在一定时期里,生产力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了部分调整,经济运行机制有了部分改变;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处在相对稳定发展状态。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上述变化,丝毫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以不发达殖民理论为核心的“新帝国主义论”,和以国际垄断、全球化为核心的“后帝国主义论”。既是对上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现实和态势的理论反映,又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有着内在的联系。“新”“后”两种理论不仅延续了列宁不平衡发展的辩证方法,认同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物的说法,而且两种理论所折射出的资本主义种种特点也证明列宁的理论没有过时。当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不是解释当代资本主义一切特征和变化的灵丹妙药,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八十六年前,列宁写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科学地揭示了帝国主义形成、发展及其灭亡的规律。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认识二战以后帝国主义发展的新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是否改变了其基本矛盾,如何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本文将作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一些学者企图通过否定《帝国主义论》进而否定当前世界"仍需贯穿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主线索"的历史时代判断。通过分析后否定垄断资本主义存在是不符合事实的,世界上仍存在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有大的垄断和"隐形垄断无处不在",一定范围内的垄断并不会消除自由竞争。金融垄断和国际垄断是当前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重新学习和领会《帝国主义论》,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时代的本质、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这一讲的中心,是通过分析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垂死性,阐明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动了帝国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一度呈现繁荣景象;垄断资产阶级攫取的利润也随之急剧膨胀,他们从大量利润中抽取一小部分,采取“高工资”、“高消费”、“高福利”、“资本民主化”等各种新手段,以缓和帝国主义时期的三大矛盾。所有这些,都似乎表明当代帝国主义经济不仅发展较快,而且其固有矛盾仿佛也没有激化到即将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程度。因而有些学生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和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科学论断感到不好理解,有的甚至错误地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看法,认为既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这段时期内,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迅速增长,同时,在发达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发生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因此,就不能说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我觉得,产生这种看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垂死资本主义的论断,理解得不准确或不正确。  相似文献   

17.
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廖胜刚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和垂死的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二战以来,不仅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而且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有一定程...  相似文献   

18.
英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克里斯·哈曼的新帝国主义论着重论述了二战后开启的、区别于列宁所论述的古典帝国主义阶段的新帝国主义时期,根据哈曼,这一新帝国主义时期又可划分为:冷战初期新帝国主义的形成期(以国家资本主义为特点)、冷战中后期新帝国主义的巩固发展期(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化为特点)、21世纪以来新帝国主义全球统治的瓦解时期(以金融危机和资本主义总体性危机为特点)。新帝国主义以持久的军备经济为前提,以新自由主义为意识形态,以经济殖民为主要手段,以形成国际金融垄断为主要表现。但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依然发生作用,军备经济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陷入两难,金融危机成为当代经济危机的主要形式,激起各种反抗运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丛生,帝国主义正由经济危机发展为总体性危机。只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取代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存在根本矛盾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取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才能为新帝国主义的矛盾纷呈找到最终的通途。  相似文献   

19.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这个观点是列宁提出来的。1919年3月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同布哈林发生了一场关于如何分析帝国主义问题的争论.这次争论是由修改党纲总论部分的条文引起的。布哈林认为可以删掉原来党纲中关于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特征的条文,代之对帝国主义的“完整”叙述。列宁坚决反对了这种离开资本主义基础,空谈纯粹帝国主义的错误意见,坚持在分析一般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后再分析帝国主义.列宁指出:“没有资本主义主要基础的纯粹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修订本教材,自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止。其“整体知识结构”体系可概括为:一个形态,两个时期,三条线索,四个阶段。“一个形态”,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所谓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两个时期”,是指世界近代史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为标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在前期,自由竞争为其主要特征;在后期,垄断是其基本特征。“三条线索”,是指构成世界近代史具体内容的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