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时候,就是在白天我也不怎么出去玩,经常在破旧的家里着迷地捧着一本本厚书。什么《水浒传》《三国演义》《红岩》《李自成》,大多是在那小小的抗震棚里看过的。尽管一个比我大两岁的男孩给我起绰号,叫我“小书呆子”,可我才不在乎呢!随他叫去好了,一百单八将,三国争天下,可比跳皮筋、抱娃娃有趣得多了。  相似文献   

2.
王云霞 《家长》2014,(2):86-87
前几天收拾书橱,翻出几本发黄的小人书,是一套《红楼梦》的连环画。这些巴掌大的小人书,曾陪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小时候的文化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家里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看小人书就是我最大的乐趣。记得那天哥哥放学回来,一脸神秘的样子,书包也不放下,就钻进里屋去了。我将布帘掀开一条缝隙,看见哥哥正捧着一本小人书看得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3.
大作家     
“拿校样来我看……”这是诗人何其芳的临终之言。他的代表作有《画梦录》、《夜歌和白天的歌》等,选入中学课本的有《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在生命垂危之际,何其芳仍念念不忘校对作品。家人听不清楚他说的话,他就用颤动的手指在白床单上画出弯弯曲曲的大字。然后就失去意识,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4.
刘凤花  刘小燕 《现代教育》2003,(17):101-101
《小马过河》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而要动脑筋想一想,并亲自去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这一课时,在我阐明课文道理后.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个地方不明白。文中的小马听别人的话,妈妈说它这样做是不对的,可我们以前学过的《我要的是葫芦》那一课,种葫芦的人不听邻居的话,结果也错了,我觉得有点矛盾,到底怎么做才对呢?”  相似文献   

5.
苇月的话     
主持这个栏目以来.阅读青春小说就成了我的主业。虽然从浩瀚的书海里挑一本适合你们的新书并不难.但选哪段文字放到这几个宝贵的页码上做“预告片”却总是件令我颇感踌躇竹事。要有代表性.要有趣,要感人,要故事性强,要能让你们从这小小的一滴水里看到整本书的光辉……而这一次,我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这本《少女的红围巾》就像是一个开放式的广场,  相似文献   

6.
电饭堡乐园     
《学生电脑》2007,(2):2-3
我是在2003年开始接触《学电》的,一看到它就觉得不错。便一直订购到小学毕业。直到今年,我才又开始订阅《学电》。又一次看到它时,就觉得《学电》变化好多哦。页面变大了,页数增多了,内容更有趣了,还多了一本小手册……  相似文献   

7.
我和书     
在儿时的记忆中,最令我难忘的事莫过于妈妈拿着厚厚的童话书念给我听。小小的我在那真善美的国度里尽情地遨游。渐渐地,我已经不再满足听故事,书里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为什么自己不去看一看呢?于是,年幼的我就捧起了小人书。  相似文献   

8.
黄艳 《学前教育》2007,(7):21-21
程洁: 你好! 我是一所街道幼儿园的老师,对新改版的《学前教育》很是关注,尤其对《人物》这一栏目,因为它有很多东西能让我感动,给我一种心灵上的冲击。无论哪位老师,她们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内容:坚定、钻研、热爱……这些无一不深深触动着我。  相似文献   

9.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从此你不再孤单……”这是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中的几句歌词。《让世界充满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也是我班学生课前最爱唱的一首歌。每当听孩子们唱这首歌时,我的心中便会升腾起一种庄严:爱无界,爱无限,责任重。我愿把我的一腔热爱,奉献给我的学生们,这是我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忽忽   《中学生电脑》2006,(3):46-47
真正的速度你是看不见的,就像风起云涌、日落生息,就像你不知道树叶什么时候变黄,不知道你的孩子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不知道你会什么时候…… 这是《无极》里鬼狼的一段台词。我想他是在说世界上最无极的速度.叫做时间。 但如果你真地想要寻找无极的速度:恐怕只有一个地方能够满足你。 体育游戏的世界。 当下很流行一个词,如果你喜欢郭敬明,不难发现他的BLOG里面充斥着这样一个英文:GUSO。 在游戏时,GUSO,我们理解它为高手。 GUSO们.让我们一起挑战这无极之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向强国 《教师》2011,(13):120-120
因为倦怠,久不沾卷,才几日,忽觉惶惶。于是,沏一壶清茶,抿一口,信手从案头拈过一本《读者》翻开来,才几页,心中顿觉释然。 与书结缘,由来已久。小时候,不识字,只顾将小人书翻来覆去,看插图,觉得有趣。上学后,渐渐识得一些字,更是三山五岳的行走,只为借阅一些当时在农村流传稀少的《一千零一夜》之类,看得入神,忽笑忽呆,如痴如狂。  相似文献   

12.
林蔚 《福建教育》2010,(2):11-11
记忆中一直有书的陪伴,幼年时的小人书、《童话大王》,稍大后的《少年文艺》、《鲁滨孙漂流记》,成年后的《平凡的世界》、《巴黎圣母院》……都是我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伙伴。而幼儿教育专业类书籍,如《儿童心理学》、《有吸收力的心灵》等著作,成了为我在职业生涯中排忧解难的良师。  相似文献   

13.
最好的礼物     
李胤 《广东教育》2006,(6):64-65
八岁那年,我读小学二年级,认识了一些字,但因家贫没钱买书,也没读过一本课外书。一个暑假的黄昏,我放牛回家,炊烟中见父亲坐在门前的树下,一边用蒲扇扇着风一边对我说:伢崽,我给你带回了两本书。我问在哪里,这时,只见母亲从烟熏火燎的伙房里走出来,用手擦了擦汗,从兜里掏出两本书来。我一把抓过来,啊!原来是两本小人书(连环画),一本叫《海底世界》,一本叫《安徒生》。我即刻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相似文献   

14.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每天最喜欢看的就是小人书,什么《人参娃娃》《铁道游击队》《三国演义》《水浒传》……有的小人书一套就是几十本,自己没有的就向小伙伴借着看。互相交换“小人书”是儿时的一大乐趣。现在  相似文献   

15.
舒伯特的《摇篮曲》,让我欢喜,让我忧……初识《摇篮曲》,是上小学的时候,一位实习的音乐教师唱给我们听的,当时我就被深深迷住了!她的声音仿佛是荡漾的春水,清澈而温暖,如瀑的长发,盈盈的眸子,浅浅的笑容……我小小的心里坚定了一个理想,要成为她一样美丽的人,像她一样唱出美妙的歌!这一梦想如今已成真,我也成为"音乐的天使"——名音乐教师。当我再教学生唱起这首温馨、静谧的歌曲时,有了更深的感受,要让孩子们同我一起,感受母亲对孩子那万千的柔情,把这安详柔美的意境伸展、伸展……每当捕捉到学生们情感被触动的信息,不禁赞叹音乐直指灵魂的神奇,我也因而收获了喜悦与幸福!  相似文献   

16.
一、制定教学目标 人教版新教参第九页写道:“这部分相当于全书的绪论,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二是初步了解学好物理应该注意的事情”。根据《课程标准》里规定的“课程目标”,我制定本节的教学要求还有:  相似文献   

17.
爸爸的宝贝     
我结婚的时候,还不知道世界上有一首乐曲叫《爸爸的宝贝》,更不知道这首曲子专门就是为了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时候让父亲和女儿一起静静地听完。  相似文献   

18.
参加南通市特殊教育优课比赛,我执教的课题是《乌鸦喝水》。下课了,当我还沉浸在这节课愉快、轻松、自主的学习气氛中时,孩子们纷纷跑来:老师,我有更好的方法让乌鸦喝到水:还有的孩子更有趣了,说:“我才没有乌鸦那么笨呢,把石子一个一个地叼进瓶子里,我会……”  相似文献   

19.
张艳花 《考试周刊》2013,(69):26-26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是让人比较头疼的一块.为什么呢?从考试角度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大阅读”比较难。要么读不懂文章,要么题目得不到什么分数;从素质培养角度看,学生不是很配合,因为上散文课,大家思考、讨论的都是比较虚的东西,学生感觉不需要记录,似乎也没学到什么东西。造成了听不听无所谓的局面,正如《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所写:“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虽然没有到这种地步,但学生的极度不重视是切实存在的。可能有人说:“那是你上课不够生动有趣或者个人魅力不够。”如果课堂单靠有趣就能解决问题,不需要高考,大家就不必如此烦恼了。  相似文献   

20.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不错,一听到周杰伦《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我那有绝招的妈妈。你一定会问是什么绝招?请听我慢慢道来。说起我妈妈,就不得不介绍介绍。我的妈妈是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瘦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