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分析西部中小企业隐性知识共享障碍的基础上,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企业与员工实现各自效用最大化的过程,并针对西部企业提出促进隐性知识有效共享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为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与员工的相互博弈。据此建立一个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分析知识共享过程中企业与员工的行为,论述基于企业与员工博弈的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从企业和员工两个方面提出各自的知识共享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开  吕强  刘媛媛 《科技与管理》2008,10(6):107-110
新经济时代,隐性知识成为企业内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隐性知识管理是企业面临的新挑战。从企业内员工的隐性知识角度出发,通过对隐性知识内涵、特征及其共享性的分析,从员工自身及企业组织两方面探讨了企业内影响其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8种阻碍因素,就促进企业内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模型,从知识共享补偿和无限次重复博弈两个角度分析了知识共享的可能性,提出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了静态博弈模型和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对企业内部员工间隐性知识共享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企业内部今后如何实施知识共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企业员工隐性知识外部化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需要构建企业内部知识库的一个基础条件是要将员工的隐性知识外部化,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的囚徒困境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建立了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并讨论了风险规避决策参与者的四种纳什均衡解。进一步的,从员工个人角度探讨了纳什均衡下的隐性知识供给,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讨论了帕累托最优的隐性知识供给,并分析比较了这两种状态下的个人贡献量关系。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日益成为推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就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转移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转移静态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知识转移过程的四种占优策略均衡,同时建立设定奖惩因子促使博弈双方都选择转移策略的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隐性知识作为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的主要源动力,实现隐性知识的外化,也即是使隐性知识编码化、文档化,是企业进行专利权申报、获得专利权的前提,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技术专利化为研究视角,通过构建隐性知识外化过程中的博弈模型,得出企业对高、低位势隐性知识主体的激励力度以及知识主体完成某项创新成果的概率等都是影响企业技术专利化的因素,进而提出,加强对高位势隐性知识主体的激励力度、提高对低位势隐性知识主体激励的重视程度以及实施产权化策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模块化分工下知识员工利他行为激励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娟 《软科学》2006,20(1):20-23
运用静态和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报酬契约下的囚徒困境与隐性契约下的合作均衡,说明了隐性激励才是激励知识员工利他行为的有效方法。在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知识体系分解为相对简单、小型的独立模块,使小型长期的合作团队成为独立的企业基本知识活动单位,从而有利于促进知识员工的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10.
运用"出声思考法"获取企业专家决策过程中的隐性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捷 《情报科学》2007,25(6):944-948
隐性知识的获取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难点和关键问题。企业专家在决策过程中会运用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决定着决策的成败。提出专家的决策过程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论证了运用出声思考法可以获取专家决策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并构造了获取模型框架,详细解释了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日益凸显,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已经成为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结构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员工特征、组织特征、工作特征、员工—组织/工作匹配程度的四维度结构,并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知识型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可以从薪酬、组织对员工的支持、工作环境和资源、信息反馈等方面的激励来提高知识型员工敬业度,为企业有效提升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朱宏淼  张生太  闫辛 《科研管理》2019,40(2):106-115
微信群已成为隐性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但鲜有研究探讨微信群中隐性知识的传播规律。本文基于复杂网络与传播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微信群中隐性知识的传播机理,建立了微信群中隐性知识的传播模型,推导出了区分隐性知识在微信群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验证了传播阈值始终是一个有限数,并对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信群的网络结构对隐性知识传播有重要影响,隐性知识在无标度网络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均匀网络中更快,传播阈值与最终传播规模更大。研究还表明,只要根据阈值条件将有共享意愿的用户数量与有知识吸收能力的用户数量增加到相应的临界值以上,隐性知识就会在微信群中传播。最后对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苏屹  郭稳  张傲然 《科研管理》2022,43(9):48-57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企业对隐性知识的识别与提取,提高创新效率。基于隐性知识本身固有特征和并购双方“有限理性”特征所引发的双方关于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策略的多重选择问题,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并购中并购双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并购双方在隐性知识逆向转移中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大数据知识整合技术能力、大数据预测分析技术水平、目标企业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转移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率等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大数据技术分析水平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有促进作用;对目标企业的补偿率存在最优区间;成本与预期收益比率的变化将导致并购双方的博弈策略向不同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错位博弈的企业隐性知识流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知识具有运动形态弥散性和存在形式多样性的特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隐显性知识的联系机制,考察了两家企业的知识流最优反应策略性质等.结果表明,企业间的知识流总会存在供需缺口,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重视培育企业的隐性知识流管理能力甚至比引进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是一个联盟博弈或合作性博弈的过程:通过协议分割收益或预期收益。联盟的预期总收益为预期的劳动产量的市场实现减去员工的机会成本,预期总收益大于0为企业与员工能够进行讨价还价、形成联盟的条件。在这个博弈中,员工往往作出"空口声明",而企业则努力对员工这样的声明进行分辨。  相似文献   

16.
李泽中 《情报科学》2022,40(7):61-68
【意义/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员工如何进行协作知识建构,更新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内化、促进员工 深度学习,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中亟须探索的重要问题。【过程/方法】在分析科技创新型企业员工协作知识建构核心 特征、组成要素以及运行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员工协作知识建构机理模型,实现对企业员工协作知识建构的 深入分析。【结果/结论】该模型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员工协作知识建构提供建议,以培养员工知识创新思维为目的, 进而推动企业的知识发展水平。【创新/局限】仅在理论上探讨协作知识建构模型,没有对该模型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隐性知识越发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本文选取我国环渤海经济区213个高科技企业研发部门员工为调查对象,使用逐步多元回归法探讨了人际信任与员工隐性知识分享意愿的关系,以及知识分享动机如何对其产生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