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语言大体可分叙述的语言、描写的语言和人物的对话。这三个部类的语言是统一在同一部小说里的,是不能分割的。叙述的语言,在作品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交待情节故事,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概况;在故事演进的过程中,它起着向导作用。它不去指挥人物的意志和行为,但可以向读者说明,让读者知道人物在做什么,怎么做。因此要求叙述的语言要清楚明白,不管头绪多么纷繁,结  相似文献   

2.
叙述学认为,当小说故事中的某个人物又去论述另一个故事时,小说的论述就出现了层次。比如这样一个故事的叙述:“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这种故事之中套故事的情形是典型的叙述分层,上一层故事为下一层故事提供叙述者,这样每一层故事就有各自的叙述人,而且他们不是同一个人。叙述学上把占了主要篇幅的层次称为主故事层,为其提供叙述者的上一层次就是次故事层。从理论上讲,这种故事中的故事可以无限地讲下去。但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论述了萧红、迟子建小说中的儿童视角叙述,认为两人在小说中恰切地运用了儿童视角叙述,使读者既看到了儿童视野中的自然美,也看到了生活的本真面貌,呈献出成人视野外的另一幅画面。  相似文献   

4.
三、叙述的类型及表达 为了论述方便,我们从小说播讲的需要出发,将叙述作了分类。这个分类是大致的,因此带有模糊性。 第一,导入型 这一类型,是引导听众进入故事,包括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等。介绍人物,我们也算在这类中。  相似文献   

5.
本书是一部以居留地中的印第安人生活为中心的小说集,与正统小说的系统叙述不同,它只是一些故事的松散结合。它们是关于几个人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的闲聊,读者的感觉就是"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正是琐碎的语言为故事留下了许多无解之谜,而这些空白之处也恰恰是生活的神秘所在。本文摘编自序言部分。  相似文献   

6.
四、叙述的主要技巧叙述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事件、场景所作的介绍与交代,它的主要特征是交代和述说。叙述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经历和事迹,使读者对人物有全面的概括的了解;记叙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等过程,揭示其变化的原因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使读者对事件有深刻的印象。叙述最忌讳的是平铺直叙。朱熹说:“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致。”叙述平铺直叙,会令人兴味索然。只有波澜起伏,才能形成语言上的跌宕美,令人兴趣盎然,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常见的叙述方法主要有:(一)断续法:在叙述的过程中,为了表达的需要,中断叙述的…  相似文献   

7.
双雪涛的作品给人一种久违的阅读体验,类似于最初对“小说”这一门类产生兴趣时的愉悦和兴奋。人们多关心作家如何成长,但文学的读者正同作者一样,都必经一种成长过程。一个读者,在了解文学研究方法、接触相关批评话语之前,总会在某个特殊的时刻,毫无理论武器、赤手空拳地突然爱上看小说。很多时候,这并不是因为小说反映出何种社会历史内容,也无关与某种理论或文学传统的暗合,而出于一种朴素的事实:它讲出了一个以前没听说过的故事,分享了未曾经历的情感,使人在掩卷之后对生活感到新鲜。换言之,小说提供了一些有新意的、因而让人感到愉悦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你好,法奈利》是美国作家杰西卡·诺尔的小说处女作,作者以自传体的形式和女性特有的清新、细腻同时又带着一丝调皮、戏谑的笔调,在两条交叉并行的故事线索中讲述一个普通乡下女孩蒂芙阿尼·法奈利在少女时期经历了彻骨的伤痛之后,如何走出痛苦的阴霾,完成身体与心灵的蜕变,最终获得爱与新生的故事.小说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女性成长主题,以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使其具有极高的出版价值和发行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经典图片故事与经典摄影专版 经典的图片故事,公认的就是由尤金·史密斯开创,由《生活》杂志强化推广的那种,是以十几张乃至数十张照片去描绘事件或人物。英国的雅各布森带来的所谓图片故事的经典标准,简言之,包括;一、反映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二、开头照片交待环境;三、第二张应当强劲有力,把读者吸引住;四、主打照片要放大;五、铺陈故事之后,要有意味深长的结尾;六、别忘了拍竖片。在我看来,这就跟文字中的特写或通讯差不多。  相似文献   

10.
陆柱国的电影剧作故事性强、情节生动、细节感人,他保留了小说叙事的习惯,即十分重视发挥故事情节的艺术魅力,注重使之曲折生动、波澜起伏,并由此揭示出剧作的主旨内涵。同时,他重视在故事叙述和情节推进中塑造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并注重在战争环境中凸显英雄人物人格精神中的闪光点。他的电影剧作成活率较高,大部分剧作被拍摄成了影片,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不仅是因为他有强烈的创作责任感,其剧作的题材内容突出了主旋律,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而且也与他创作时能充分尊重电影艺术规律,注重运用蒙太奇技巧来叙述故事、安排情节和塑造人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评论》2010,(11):122-122
时至今日,小说已经紧密地嵌入工业化社会的生活脉动;小说以及短篇故事的叙述手段除了在文学作品里清晰可见之外,在其他的传播媒体也可以看到其影响:幼儿启蒙的动物故事、报章杂志的轶闻采访,甚至报告文学、广告短片等都运用到小说的叙述要素。  相似文献   

12.
新小说派是上世纪50年代中叶在法国崛起的一个新的小说创作流派,这一流派内的几位代表作家都创作过一改传统线性叙述故事发展的模式、形式独特、结构新颖、给人印象多义化的广播剧,这种取得超出国界成就的广播剧新形式,对我们的广播剧创作有现实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一般是不自己站出来发表观点的,而是凭借事实说话,寓观点于事实之中,使读者从事实中“悟”出记者的观点。一些有经验的记者,除了把事实本身交待清楚之外,还很注意借用一些与事实有关的环境、背景和人物来进一步补充事实,使事实更突出,更典型,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叙述行为可以使相同的叙述内容产生不同的叙述话语.同样的妇人杀夫的故事框架,电视专题片<忏悔录·情怨>和小说<杀夫>的叙事者依据不同的叙事"所指"和叙事手段,构筑了叙事结构类似的不同文本.通过对两篇文本的比较研究发现,电视叙事和小说叙事在叙事者、叙事角度、叙事结构等方面既存在差异又有着共性.  相似文献   

15.
《缓慢》《缓慢》在对三个发生于不同时地的故事的交替叙述中展开。第一个事件是“我”与妻子微拉在某个具有浪漫情调的城堡参加晚会并过夜。第二个情节本身取自文本,是十八世纪小说《没有来日》中描绘的骑士与贵妇的一夜浪漫。第三组人事则是围绕两个政治人物,一个身处异国的捷克昆虫家,几个坐而论道的知识分子展开的昆德拉小说中常见的现代人生活中的矫饰的政治表演、矫饰的理论探求与被矫饰破坏了的性。联系三组人事的是有关于速度,缓慢,舞者,有关于享乐主义的昆德拉小说惯有的机智议论。三个故事最终在小说尾声  相似文献   

16.
小说的读者是被动的,小说家如上帝,把人物的命运和故事发生的场景都安排好了,不为读者留下丝毫想像的余地。非小说类叙事作品,一般说来对人物的命运不作有头有尾的交代,对事件也只是记其大概,更不会闲中着墨,描绘场景和细节。这样就为个别有特殊阅读习惯的读者预留想像空间,使他们得以从作者的文本出发,编造自己的文本。  相似文献   

17.
小说是由事件、人物、叙述语言等诸元素建构起来的艺术世界,在现代小说家看来,如何利用小说的构成要素建构一个审美精神家园,已经在小说创作中成为与主题意义同等重要的事情,甚至关注小说的形式本身可能比关注小说的故事内容更有意义。在这种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当代的先锋作家非常注重小说艺术的形式建构,注重在形式之中寓意内容。  相似文献   

18.
《劳燕》是加籍华裔作家张翎的最新长篇小说,也是其战争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姚归燕的女孩在战争中遭遇了巨大的创伤,以及她在受伤、成长与蜕变的过程中与三个男人发生情感纠葛的故事.小说在人物塑造、叙述视角、艺术风格等方面呈现新的气象.文章从苦难叙述下的个体蜕变、女性小说视角选择的新尝试、实验性书写营造独特风格三个角度来阐述该书的出版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宋澍 《新闻战线》2015,(3):108-109
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一个明确而引人深思的主题、一条能够贯穿整组照片的逻辑主体以及一张张能够点睛点题的叙事性影像都是专题摄影所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假如有一天专题摄影失去了读者,绝不是因为它记录了一个个真实而简单的故事,而是因为它没有叙述好这一个个故事。叙事性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描写手法,是将故事情节以叙述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赋予文字以一定美感的文学表现形式,注重细节的描绘、人物场景的再现、背景  相似文献   

20.
杨亚娟  刘路 《新闻知识》2002,(1):44-45,41
新闻标题的制作离不开叙述,如何在有限的标题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叙述的功能,是制作新闻标题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叙述是对新闻人物、事件和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叙述具有很强的概括性,简短的几句话,就可以将新闻内容大致交代清楚,让受众对新闻事实有一个全面了解。它必须在有限的文字中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又要新颖以打动读者,所以其概括性、灵活性更强。为了使叙述在新闻标题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新闻标题中的叙述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突出新意新闻的标题,要紧紧抓住新闻中最富有新意的东西,引起受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