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预设基础上的实现和超越.预设是对未来教学过程的前瞻性准备;生成是对过程情境变化的灵活性顺应.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没有精彩的生成,课堂就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气息[1].生成性教学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师生互动,注重互动中生成新的资源.因此教师要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发学生心智的原生态课堂,用教育机智及时捕捉课堂中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引领教学设计走向弹性和开放,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而没有精彩的生成,课堂就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气息.课堂上的精彩有时在预设中,然而更多的精彩却是在预设之外.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弹性教学,使课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3.
"预设"和"生成"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关系。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要生成精彩、增强实效,其教学过程是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的。预设"错误",预约精彩生成;预设"问题",预约精彩生成;预设"弹性",预约精彩生成。教师课前多一分精心预设,课堂就会多一分动态生成,学生就会多一分发展。教师要用精心的"预设"为学生搭建课堂生成的平台,让预设与生成珠联璧合,和谐共生,这样才能使一堂平淡的课呈现出"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预设"是新课程改革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预设的含义简而言之就是"预先设定"、"预先设计".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切都是预设.生成的精彩离不开预设的精心,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因此为了生成的精彩瞬间,教师在课前的预设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就矛盾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也往往是低效的。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6.
预设与生成是精彩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算是成功的;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追求动态生长,从而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精彩.  相似文献   

7.
预设与生成就像是课堂教学的双翼,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精心的课前预设出发,就如何实现课堂的精彩生成展开了如下探究,并从精心预设、师生纽带、少教多学、教学智慧这四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教学主张,相信,在我们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中,数学课堂会惊喜连连,精彩不断.  相似文献   

8.
预设与生成是一个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和谐统一的整体,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就不可能有课堂的精彩生成。精彩生成虽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更多的则是精心预设的必然结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方面,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没有充分预设的课堂教学,是很难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王伟波在《返璞归真,彰显思维——谈高三一轮复习例题教学的有效预设》一文中指出,生成要以预设为基础,精彩的生成背后一定有精当的预设.如何有效预设课堂例题是上好高三一轮复习和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于概念性例题的预设,应返璞归真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含义.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静态预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体现和发展.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地合起来,才能使课堂变得更精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课上有效生成呢?  相似文献   

11.
宋萍 《山东教育》2007,(11):43-44
预设和生成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没有高质量的课前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课堂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则是预设的必然结果。可是无论多么完善的课的预设,当其进入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都会遇到和生成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非预期性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忽视的生命的载体,是动态的生成。课堂因生成而精彩。预设与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案是预设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的生成尽管有些是不可预知的,但它是可以预设的,精心预设下的生成将更精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有效引导动态生成,使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一、精心预设,铺垫生成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  相似文献   

13.
王有鹏  张训 《中国教师》2012,(12):46-48
<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说,课前的精心预设如同是山重水复,那么,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就如同是柳暗花明。要看到柳暗花明的美景,就必须经历山重水复的曲折过程;要实现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就必须有课前教师费尽心血的精心预设。下面以鲁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让友谊之树常青》(以下简称"本课")为例,谈谈怎样通过预设的山重水复,实现生成的柳暗花明。一、精心创编故事,增强预设的故事性增强课堂预设的故事性,精心创编生动的故事,能够用丰富、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想象,触发学生思考,触动学生情感,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和情感空间,使学生在感悟故事中实现课堂的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14.
<正>生成教学能激发生命潜能,促进学生发展,照亮课堂,演绎精彩,彰显教育魅力。因而,教育工作者们都对生成教学给以极大关注,都将其作为教学方式变革的努力新方向。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对生成教学的一些看法。一、精心预设,准备生成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课前精心预设是教学生成的前提和基础,课堂灵感的引发,学生质疑的导引,意外干扰的应变,现场适时的调节等,均取决于课前预设。  相似文献   

15.
高三数学复习中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建立知识网络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宗旨的研讨课.在教学设计时力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更新高三复习方式、深化数学本质的理解,通过案例记录,夹叙夹议师生在预设与生成中的碰撞和交流,记录其中的精彩片断,是生动活泼的教学叙事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具有独立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课堂上出现的精彩教学细节有的是即时生成的,也有的是课前精心预设的.本文辑录了几则有关教学细节的成功案例,都是经过执教者课前精心预设的.  相似文献   

17.
课前进行教学预设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课堂生成是新课改的重要形式.新课程改革理念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互动,这就决定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要有教师的课前预设,更要有课堂上师生即时的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点,生成是预设的机变,数学课堂教学应在精心预设下促进生成,让生成更精彩.  相似文献   

18.
课堂生成,作为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已成为高质量课堂教学的追求。但是,面对生成,需要机智,需要教师灵活、巧妙地筛选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成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让更多、更有价值的生成在课堂中萌发。1.精心预设,促使生成萌发。预设,是生成的基石。没有充分、精心、巧妙的预设,很少有精彩、完美、超乎想象的生成。教学中,在呼唤精彩生成的同时,更应密切关注预设。关注预设,就是在关注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对预设的超越和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实现生成。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一课时,我课前预计大部分学生会认为正方形和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于是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平行四边形。接着播放课件,通过观察,抽象出长方形与正方形也有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教师重视监控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程度,也就是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通常指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就是备课;"生成"是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生成是必然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共舞,方能演绎精彩课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预设"与"生成"真正互相融合呢?一、精心预设,为学生智慧生成启航  相似文献   

20.
精心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是有生命力课堂的前提,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但学生主体的学习带有很多灵活性和无法预知的因素,使得教学过程带有不确定因素,这也恰恰是教学本身创造的魅力所在.所以,教师要具备"心有案,行无案"的思想,有形的预设寓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具体情况,引导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使其不断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就共同融入课堂中.而课前预设是否有效,是否能推动动态生成,我认为必须从预设的以下方面的基本特征来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