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浅谈高校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揭红兰  汪启思 《科技广场》2009,(12):218-219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给高校辅导员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辅导员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充分挖掘各种新媒体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特点,并且将各个媒介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力求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协调,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如今,新媒体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新媒体以其独特而强大的优势,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并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新媒体技术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又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本文就以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为中心,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分析化挑战为机遇以实现思政工作创新和突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现代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促使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时代为其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信息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文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了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应对,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姚鑫 《科教文汇》2014,(25):10-11
在这个媒体发展迅猛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也遇到了全新的机遇。如何能够正确把握媒体发展的状态,并且把它合理地结合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中来,是很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同时,媒体的发展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多样化的方法、多样化的技术和多样化的途径等等。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更多地向网络阵地转移,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主动迎接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出现的新问题入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从而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媒体发展迅猛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也遇到了全新的机遇。如何能够正确把握媒体发展的状态,并且把它合理地结合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中来,是很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同时,媒体的发展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多样化的方法、多样化的技术和多样化的途径等等。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更多地向网络阵地转移,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主动迎接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出现的新问题入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从而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已然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融合在一起。如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在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下依旧坚定不移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下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以此为出发点,就创新途径的必然性、新媒体为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深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的深入拓展,互联网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此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陈健 《科教文汇》2013,(28):16-17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新媒体有很多的理论上的思考。本文介绍了新媒体的特性,同时也梳理了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双面性:挑战性和可利用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新媒体有很多的理论上的思考。本文介绍了新媒体的特性,同时也梳理了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双面性:挑战性和可利用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对象、场域,从一定意义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形塑了思政政治教育者话语的全新的权力平台,进而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控制力和影响力。不过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发展中遭遇了一定的困境,话语的利用力、传播力、调控力式微。因此,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话语要转换言说方式,构建话语的对话平台,形成新型的话语体系,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软硬件”,使之接地气、涵生气、蕴底气。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25)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范式的改革是传统教学思想的发扬和进步,它符合新型教育成长及现代学生的思想特质,它解决了传统教学思想和思想政治实施教学过程的矛盾。目前新媒体的发展、网络的便捷、各种社交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人类长久以来的生活方式。现在新媒体运用数字技术以及它广泛的传播途径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同时,也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范式的改革。本文在解析新媒体和教学范式改革的同时,也提议高校扩大教育面积、改变教育方式、增强教育机构以此推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范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新媒体,分析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然后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希望能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它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全新的教育环境和新机遇。针对新媒体的特点,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新媒体教育工作平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从而达到师生互动交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科技在进步,社会生产及居民生活的环境也在得以改变,这也要求社会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该与时俱进,持续推动教学方法创新。新媒体时代,开创了更为广大的思想活动空间,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教学难题与挑战,要求老师们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精神现状,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特性,探讨当前新媒体时代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并深入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希望能够推动思政教育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等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在面对自我意识强烈的90后甚至95后大学生时,应该如何选择并掌握一种甚至几种有效的网络新媒体工具,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避免其消极影响,合理利用,把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用来正确引导和服务学生,更有效的开展学生思政工作,达到提升学生工作质量,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广大学生思政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所谓的新媒体,简单说来就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依靠各种网络平台而产生的更加便捷、快速,并且具有一定新奇性和挑战性的媒体方式。比如,目前在学生中正在流行开来的微信、脸书等交流平台就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生的重要的人际交流工具,也是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交流、体验方式。这些新的媒体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青年学生的生活,也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可以合理的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各种资源,那么,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必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力量,高等院校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力量为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该文在分析新媒体时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的基础上,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交流平台和创新工作模式三个方面,对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改革提出了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已变成新媒体技术,一方面,学生乐于通过新媒体获取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从而使他们步入正确的人生轨迹;另一方面,两面性是所有事物的特性,新媒体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本文着手于新媒体的特性,分析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联性,从其本身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出发,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22)
新媒体不仅丰富了教育的内容,也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受到深远影响。目前在高校理工科专业中,学校和学生都存在"重专业,轻思政"的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探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创新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