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一、高校财务工作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 (一)现行财政高教经费投入体制存在问题1.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2000年)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然而,由于缺少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法律保障,直到2007年,这个目标仍未达到.  相似文献   

2.
对于这个4%,国人并不陌生。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规定: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00年达到4%"。此后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5)、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教育经费的有效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支撑力量。早在1993年,中央政府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事实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始终未能达到这一目标,并且大大低于这一目标。因此,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当国家总理温家宝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  相似文献   

4.
遏制教育投入指标下滑的若干思考国家教育委员会郭利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而目前的情况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几年下滑。...  相似文献   

5.
丁仁能 《师道》2006,(4):20-20
前几天,一条关于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消息让我非常失望: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投入6208亿元,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但是,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我之所以失望,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投入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相差甚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指2000年前——引者注)要达到4%。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没有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要达到4%,表明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的决心.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为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奠定坚定基础;二是分解任务、量化指标,建立与各级财政收支结构相适应的资金分担办法和机制;三是建立严格监督考核制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问责制.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这是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我国教育乃至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3月14日,温家宝在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中再次提到要兑现4%的承诺. 应该说,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达到4%",4%久未达标一直是政府和社会之痛.诚如温家宝所言:"人民需要政府的冷静、果敢和诚信".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国家未来,兑现教育经费占GDP4%的承诺、解决教育欠账考量着政府的诚信.  相似文献   

9.
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对于这个再次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的实现,中央高层显然下了大决心.日前,国务院首份关于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提出,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把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投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由此,关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比的问题,再次成为上上下下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盛会 《教育与职业》2012,(16):81-82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20年过去了,这个4%的目标终于要实现了,按理说我们应该欣喜才对,但笔者以为,教育投入"二十年磨一剑"的背后,饱含着许多无奈与酸楚——一项既定政策的落实竟要等上20年,这不由得让人有些酸楚,有些忧伤.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教育》2010,(4):9-9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本指出,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要达到4%。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全国"两会",教育投入问题再次成为教育界代表、委员们的焦点议题.在<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列出了明确时间表: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再谈4%,教育界对文本中明确目标时间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同时也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另一种则有所担忧.尽管存在分歧,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教育界形成共识:时至今日,这个目标无论如何都必须实现.教育投入实现4%,业界开始重新期待.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11,(19):31-33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12年要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以下简称4%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发布,再一次公开征求意见。纲要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而此前,教育部公布2010年年度工作要点中  相似文献   

16.
张晓震 《教育》2009,(3):44-46
对于这个4%,国人并不陌生。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规定: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00年达到4%”。此后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等法律和文件中多次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7.
对于这个4%,国人并不陌生。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规定: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00年达到4%”。此后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等法律和文件中多次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8.
周大平 《教育》2012,(7):19-20
一个国家公共部门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在中国叫"财政性教育经费",国际上通称"公共教育经费"。早在1993年,中国政府就为财政性教育投入设定了一个目标,即2000年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然而迄今这个目标却从来没有达到过……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18942.1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28%,比上年3.93%增加0.35个百分点。这不仅意味着党和政府终于兑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的庄重承诺,而且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于是社会各  相似文献   

20.
2010年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发布,各界反响强烈。其中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的目标,使教育投入保障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