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程教育中重要的环节。为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校开设了机械专业综合实践项目。教学团队围绕机械专业核心能力提升进行了教学设计,采用了项目驱动的教学设计思想,构建了无人平台行走与驱动系统结构设计、特性仿真及控制算法等实践教学模块,并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经过两轮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基于项目驱动的实践课程有效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工程教育的重点是以需求为导向,从系统的角度锻炼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CDIO工程教育为理念,对西南交通大学信息技术类的"综合课程设计"进行改革,旨在提供给学生一次系统"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完整体验。根据该课程教学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了跨专业教学模式和CDIO项目制教学组织架构,对教学组织方法、过程管理模式、课程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逐步推行、不断总结与优化,形成并践行了"专业交叉+项目制"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格的过程管理保障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学生认可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案,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综合实验教学课程设置能够合理利用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类各课程的内在联系,该课程设置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巩固计算机类课程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项目实现过程中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使教师具备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4.
PLC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理论化,应注重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将项目设计法引入到PLC的教学实践中,项目设计法将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该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数控装备维修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构建了旨在提高数控装备维修工程应用能力的综合实践项目体系。该实践体系由故障检测分析,控制系统检修,机械系统检修3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内又有若干子项目构成,子项目设计注重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的结合。通过3个模块子项目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在故障检测、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等各个环节开展探索性研究工作,最后完成设备的功能和精度恢复,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该综合项目在培养学生数控装备检测维修工程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综合实训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对学生的课程基础知识与综合技能的全面锻炼与考察。本文通过采用项目导向法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将原本零散、孤立的教学内容进行统一优化,最终设置相对实训项目进行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使用项目导向教学法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CDIO理念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基于CDIO工程教学理念的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模式.该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能力培养大纲,让学生身处土木工程项目逐渐实现的真实情景中,以问题学习的形式和探索性的项目设计为载体,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终实现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以CDIO理念为指导,以某工程院校为实验对象,在该院校的3个班级实施一年的大学英语项目实践教学法之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及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院校大学英语项目实践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工程类学生英语基本技能和职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CDIO在高职制造类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充分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通过对目前项目教学的反思,构思了以项目教学为载体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实施方案,以学院制造类专业为实践对象,设计了1C+5P能力训练体系,建设了教学工厂型实训基地,实施FMS教学组织模式,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五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综合创新实践课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训练》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项目式实践教学,循序渐进地开展不同层次的项目课题研究,课题来源于企业实践、教师科研和学生科技创新等项目。着力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去研究和解决行业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采用讨论与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综合设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系统工程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单片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基础实验项目和综合实验项目改革为切入点,重点介绍项目的选择过程和实施方法,确立了以项目设计教学法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着重强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目标。实践表明,项目设计教学法能将单片机类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以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将化工设计课程教学与化工设计训练有机结合,建立了基于项目的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丰富及深化了化工设计教学内容,构建三层次化工设计训练的新模式,并在教学中运用嵌入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及素质。  相似文献   

14.
该文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提出了"在线教学+项目实训"实验教学模式,阐述了实训项目与基础教学内容的构建和实施过程,分析了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工程项目训练内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实践表明,在线教学与项目实训相结合,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具体工程实现融为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大力倡导在工科院校中培养不同层次卓越的工程师。沈阳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识别技术方向)依托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强调利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具体课程教学中,转变办学理念,勇于推陈出新,打破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以课程的项目教学为带动,把学生作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的综合培养,以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6.
工科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成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1):110-112,152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构建工科构造地质学教学体系。从对构造现象的认识启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构造的图形学、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流变学特征及其研究程序和方法。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堂实习、课程设计、野外实习、综合训练和课堂讨论,为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演讲提供机会,使学生观察分析各种构造现象的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构建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房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从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索了房屋结构设计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开展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项目式教学,将教学内容分成8个教学模块,设计了能够涵盖所有教学内容的8项教学案例,逐一说明了各教学案例设计思路,针对每一个项目从8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教学案例设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施性,涵盖了基本的教学知识点,与工程实例接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拓宽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为相关课程项目式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PLC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进而改善机械设备电气控制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工程为导向,开展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一方面将课程知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利用工程项目背景来推进课堂知识点的教学;另一方面基于项目任务,利用实验和课程设计来强化学生的设计和动手能力。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工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PLC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