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主持人的话】 现在中小学写作课在教些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教生活”,具体的教学形态是教学生“生活(活动)一番”。这种集体无意识选择是以下列写作观支持的:对于写作来说。关键是“写什么”,即写作的内容;而“写什么”的关键是“要有生活”。因此,解决了“生活”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写什么”即写作内容的问题,解决了“写什么”即“写作内容”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写作的问题。这一“写作观”似是而非,里面有很多问题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2.
布鲁纳结构思想对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纳的教学论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我们将教些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而"教些什么"又是最主要的,所以布鲁纳的教学论思想主要在于课程论.他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的关键还是“怎样认识数学”的问题,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说:“希望数学教学能够把数学教科书上冰冷的美丽恢复为火热的思考.”1职业中专的数学该教什么?面对职专学生学数学,我们教师首先要问“教什么”,亦即“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目前职业中专数学课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4.
1 研究背景 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几何课程也是数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几何是数学中最早建立演绎公理化体系的分支,也是最早的数学教育内容,因此,在数学教育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几何课程都成为了改革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文献[1]介绍了日本奥林匹克竞赛选拔初赛试题中的几何问题,我们简称为“题选”.它不仅提供了几个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还让我们看到了日本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几何内容处理的做法、几何问题运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首先指出:世界各国对于算术和代数应教些什么,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几何,各国甚至对于几何的核心是什么都各持已见。 几何内容上存在的这一分歧促使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并把所调查的情况刊登在《数学教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不确定性数学”的内容,统计和概率与传统的“确定性数学”内容有较大区别。如何理解统计的意义、思想?解决统计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统计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小学统计的课程、教学应当突出哪些重点内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史宁中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统计学博士生导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审查委员)进行了专题访谈。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笔者通过对沪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几何教学进行梳理,探寻其背后蕴藏着的“数学文化”,并以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圆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阐述数学文化如何在小学几何教学中传播和渗透,展现几何图形蕴含的文化因素,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培育数学素养,感悟数学文化,产生文化共鸣,体验数学课堂散发出的浓浓的“数学味”和“文化韵味”,实现数学兼具知识性、实践性和文化性的教育功能,提升数学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组成.国家1992年8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课程计划》中明确了活动课是同学科一样,同属于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故此,就产生了一系列值得数学教师研究的问题:数学活动课的课程目标是什么?如何开展落实?有哪些内容与形式?如何正确处理好数学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的关系?课外实习作业如何布置以及如何评价作业的优劣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实施并无前车可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摸索.本人就初中几何的活动课的开展与课外实习作业的布置的教学作一些探讨,与各位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10.
“初等几何研究”课程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数学教育的深入发展,高师数学教育课程的势在必行。“初等几何研究”课程的教学大纲需要重新制订,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需要大幅度调整,特别是将原来的“初等几何研究”课程和“高等几何”课程合并成为一门课程,并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从初等几何“研究”转到初等几何教学素质的培养上来。与此同时,编写中的教材《初等几何教学基础》也必须突出与数学教育改革思路相适应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高等几何与中学几何的关系,揭示高等几何对中学几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灵活运用3D打印技术不仅能够使整体课程更具有实践意义,还能够进一步提升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实效性。文章概述3D打印技术,分析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现状,探讨3D打印技术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进一步提升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中美几何教学理念和内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几何是中美2国学校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国几何教学存在重大差别.表现在:教学的目的存在差异,中国力图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美国重视帮助学生构建宽广的学科视野;对学生能力的关注存在差异,中国重视推理论证能力,美国重视实验与猜想的能力.我们要学习国外优秀的教学理念,也要发扬本国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4.
We report some findings of the Longitudinal Proof Project, which investigated patterns in high-attain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reasoning in algebra and in geometry and development in their reasoning, by analyses of students' responses to three annual proof tests. The paper focuses on students' responses to one non-standard geometry item. It reports how the distribution of responses to this item changed over time with some moderate progress that suggests a cognitive shift from perceptual to geometrical reasoning. However, we also note that many students made little or no progress and some regressed. Extracts from student interviews indicate that the source of this variation from the overall trend stems from the shift over the three years of the study to a more formal approach in the school geometry curriculum for high-attaining students, and the effects of this shift on what students interpreted as the didactical demands of the item.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机械模拟原理及其几何作图方法解决了在学校选址模型中最短距离的求解问题,并进行了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如何发挥师专几何课程对中学几何教学的指导作用 ,并介绍了发挥师专几何课程指导作用的措施 .  相似文献   

17.
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策略——数学史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充分发挥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作用和功效,应全面深入挖掘数学史中对数学课程具有启发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科学与文化要素,并应用于具体的数学教学.笛卡尔解析几何思想是一个整体文化系统.以笛卡尔数学思想的文化内涵为素材,制订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高中解析几何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基于笛卡尔数学思想,可制订如下具体的教学策略:(1)整体文化驱动;(2)核心概念统领;(3)思想结构分拆整合;(4)双向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18.
高中几何课程标准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中几何课程设计应该使学生在现实的和未来的学习经验(知识的经验和实际的经验)中,提升他们对几何价值的认识,高中几何课程标准的过程标准应该包括推理与证明、问题解决、多重表示和交流与合作,过程标准贯穿于教学内容标准之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选择微课这一种教学模式。因为微课不仅能使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更轻松,还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总的来说,微课教学在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已获得良好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基于微课实践,探究立体几何性质定理,以期为提高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几何教学中 ,要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引导 ,充分激励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图形教学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高能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