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刁雅琴 《大学生》2013,(13):20-21
2010年,“辽宁科技大学千名模范进校园”活动启动,全国劳动模范郭明义成为该校土木09-2班的校外辅导员。吴大伟和全班同学一样,对于劳模郭明义都很好奇,郭明义的故事听起来震撼人心,但吴大伟觉得离自己很远,直到郭明义成为他们班的课外辅导员。在与郭老师的接触中,吴大伟被其几十年如一目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版:王编:张永绵副主编:张永黍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丁振棋王树洲张永绵张永畚陈乐平沈国平何根生姚载熙(特约)徐兴华蒋明宏自然科学版:主编:吴大伟别主编:赵渭杰编委(枝华斤笔一为序):王家骏冯小树吴大伟张录坤赵渭杰徐国柱本刊新编委会成员名单  相似文献   

3.
梁慈祥 《辅导员》2011,(32):19-20
教材原文见20ll学年五年级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169页:愉快动听的声音,固然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也同样使人痛苦。磁场指瑕原文的"也同样","也"不起来,"同样"不起来。一、"也"、"同样"的释义"也"、"同样",一为副词,一为形容词,同为状语。可分别说成:嘈杂无聊的声音,也使人痛苦。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我要说"玩"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更也是一门艺术。"玩"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是在玩中长大的,成年人不也离不开玩吗?那么应该怎么认识玩呢?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对"玩"给予多元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汉字寓言     
"一"字了得"一"字最讨厌别人吹牛,谁吹牛他就与谁过不去。"业"字爱吹牛,张开大嘴朝天吹喇叭——业,事业也;业,业绩也;业,功业也;业,霸业也……哼,谁敢与我业字比伟大?  相似文献   

6.
<正>失望是一种心情,是一种情绪,是希望落空后或浓或淡的惆怅。成长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失望,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养分"。但这种"营养"也并非让育人者特意去搜索、灌输,而是顺其自然,相机让学生在失望中体验真实的生活。和众多中小学生离家出走事件一样,小林"打工事件"其实就是"失望营养"缺乏所致,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小林一次获取"失望营养"的机会。究其原因,一是难以面对"失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一个比太阳还灿烂的发热体,每一秒钟都在倾注着自己的光和热。但大家是否发觉,在"奉献"这个词填塞我们的精神的同时,"快乐"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每每在苦恼于生活无味之时,我们也似有一种大义凛然之感;而学生在用"猛"和"狠"这一类绝对刚毅的修饰词"赞美"我们的同时,也不得不用"干不过她"来卸落一种无奈,也有一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战士"在高压下与我们"拼杀"一番,最后也被迫卑躬屈膝的将快乐尘封起来。  相似文献   

8.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出,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甘"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美也,从口含一。"对于"甘"字的归属问题,有两种典型的看法。一则认为:"甘"是合体象形字,"从口含一","一"像口中所含之物。一则认为:"甘"是合体指事字,"从口含一,不定为何物,故以一指之。"笔者较为赞同前者观点,现试在对合体象形字和合体指事字的阐析和对比中,论证笔者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9.
从"混搭"、"百搭"到"乱搭"的CP娱乐圈的这一次风云突变,还是源于二次元文化的兴起。CP一词,最早也是来自于日本的"耽美文化"。有两种说法,一种称是"Coupling"的简写,一种称是"Character Paining"的简写,它们的意思都是"配对",也就是给作品中的人物配对。娱乐圈里最著名的"百搭小生"胡歌,以前也跟杨幂、刘诗诗配过情侣,但真正让他红到巅峰的却是《琅琊榜》里的梅长苏。这部年度神剧,除了强大的故事节奏外,还有强大的组CP能力,胡歌与"靖王"王凯站一起是CP,与"飞流"吴磊站一起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教育方法可以是"无中生有",一项教学改革也可以是"无中生有",一种优秀的学校文化也可以在"无中生有"中形成。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源,在让学生学习"有用"知识的同时。更应让学生多学些"无用"的知识。教育需要以"无痕"的方式,达到"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至高境界。而"无为"是一种对管理效能的追求,是一种管理态度,是一种管理方法。实施"无为",最终要达到"无不为"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林新荣 《成才之路》2012,(17):100-100
正关于"门"的诗很多,写"门"的小说也不少。在这些诗歌和小说里",门"成了一种象征。生活中,"门"有时和"路"组合在一起,叫"门路"。我曾在一首诗中读到这样的句子:"你在门扉上碰了壁/他于无门处自由出入……/也有,有门难进的他/也有,有门就钻的你",活生生地写出一种人生世相。"门路"是温州方言。有"门路"的,在社会上吃香的,喝辣的。没有门路的,你自己看着办。所以,有时诗歌的语言也是很犀利的,只是比较含蓄罢了。  相似文献   

12.
闰月的由来     
正人们所说的"闰月",指的是在原本按顺序排列的月份中间多加一个月,这也是农历历法中特有的一种现象。那么,为什么农历中要设置"闰月"呢?阴历的一年我们从小就知道,现在我们使用的"阳历",也就是公历,规定一年是365天。但是,你恐怕不知道,中国传统的历法"阴历",也就是农历,它的一年可就不是365天,而是——354天!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初我们的祖先发明阴历时,是根据月亮的变化来计算时日的。月亮从满月开始,一点点变"瘦",直到变成一条月牙儿,也就是"新月",然后再一点点变"胖",又长回一轮圆圆的满月。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月"。但这"一个月"的时间,要精确计算,可不是正正好好的,而是29.5天。那这多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邢台学院学报》2016,(1):135-137
陶渊明远离了当时舆论与风尚的激流与漩涡,而过起一种"闲居"或"隐居"生活,所以"闲"是他生活的常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心有常闲"。"闲"自然指生存时间的"闲暇",更多是指生活心态意义上的"悠闲"。虽然他很"悠闲",但是也时时流露出"闲居寡欢"的几分"寂寞"。但是陶渊明的"寂寞"是一种"风流",反过来也可以说,陶渊明的"风流"是一种"寂寞"。也可以说"寂寞"是"风流"的土壤,而"风流"是"寂寞"的花朵。陶渊明"寂寞"与"风流"的内核是"逍遥自闲",而"逍遥自闲"是一种"傲然自足"的诗意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4.
构式"也……也……"是指由"也"叠用而固化成的一种语法格式,连接的两项成分可以为词、短语或小句,表并列关系。根据"也……也……"的主语和连接成分的异同可分为五种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替换规律。"也……也……"的句法功能灵活,可以充当单句的谓语、谓语中心语、定语、补语或宾语,也可以连接复句的分句。"也……也……"和"又……又……"都表并列,但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5.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是一句俗话。如果说"好汉"还要三个人帮,那么,"一般人"显然就不止需要三个人了,所以,有人借用这样的"道理"引申出:"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要你我热情相拥,懦夫也会变成金刚……",说明帮助对任何人都有用。任何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任何个人的成长无疑也都需要"帮"。  相似文献   

16.
陈莹 《班主任》2015,(4):39-40
我经常给学生"画像"——一幅由文字创作而成的"速写"。"画像"会截取孩子的可爱瞬间,也会记录孩子注意不到的小毛病。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画像"时,改变往往也就此开始。每一幅"文字画"都有其独特的"疗效"。比如那幅以潘豆豆为主角的"漫画",竟成了一剂转化家长的灵丹妙药。那天下午,潘爸敲门的声音就透着一股不耐烦。我赶忙起身  相似文献   

17.
正以"问题管理"为导向的工作理念是把突出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作为重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标准也将在"问题管理"的促动下逐步提高。一、关于"问题管理"的基本认知"问题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技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之前,应分清什么是"问题"、什么  相似文献   

18.
正你吃一碗回锅肉,也可以觉得"这青蒜苗很好,这肉煮得火候稍过,但这样一来豆瓣酱就不至于太齁",也可以单纯觉得"这碗肉真好吃"。你看一部小说,可以觉得"这个结构真是精美,这个视角真是绝妙,这个高潮点设置得真是好,这段长句的使用真有韵律美",也可以单纯觉得"这本书真好看"。你看一场球赛,可以觉得"这个战术落位很聪明,这次防守战术变换很及时,这一连串的反击路线跑得好",也可以单纯觉得"这球赛真好看"。  相似文献   

19.
瑞瑞的吊兰碎在地上。瑞瑞哭红了眼,头发也有些凌乱,肩膀一耸一耸的,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旺旺也不怎么样,衣襟从裤腰里钻出来,撇着嘴,满脸的怒气。突然,瑞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高高举起旺旺的那盆吊兰,毫不留情地往地上重重一摔。"哐当"一声,旺旺的吊兰也"粉身碎骨"了。室内一片狼籍。两人就像两头暴怒的狮子,而后,又像两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考察"半""一半"和"一A半"等"半"类词语的性质和功能。"半"有数词和副词的性质,并无量词的功能。副词"半"是数词"半"语法化的结果,对"半"的多功能的分化和"一"的虚化促成了"一半"的产生。副词"多/大半"是词组"多/大半"词汇化的结果,同样,对"A半"多功能的分解也促使"一A半"的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与数词"半"对立分布的"一半"是数词;与副词"A半"主要处于对立分布状态的"一A半"也是数词。虚化了的"一"在"一"类词语中不宜再看作数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