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与数理统计法,对贵阳市中天花园等六个小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阳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制度、规定和条例,为建设居民小区配套体育场地设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同时存在执行力度较小,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相关制度不了解等诸多问题。继而提出进一步完善体育场地设施政策法规,强化执行力度,提高国家有关社区体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安全检查和维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县域体育场地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提出我国县域体育场地的发展思路,阐述县域体育场地发展构想及对策。认为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重点,覆盖村落农村腹地是解决当前县域体育场地问题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体育场地数量、规模有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有较大提高,但体育场地区域发展不平衡,类型分布不均匀,室内外体育场地比例悬殊,公共体育场地匮乏,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开放程度与利用率低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我国体育场地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以提高我国体育场馆的市场运营能力,发挥各级政府在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主导作用,提高现有体育场地的开放率与利用率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五普"和"六普"10年间泉州市体育场地总量、场地规模、投资状况、对外开放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体育场地的各项指标经过10年的发展,虽有较快速的发展,但平均场地数量相对较少;体育场地的空间布局存在不平衡;体育场地的系统分工虽然明确,但场地利用率不高,且管理体系不健全。完善社区体育及体育场地的建设;倡导资源共享,提高体育场地及设施的利用率;培育场馆管理人才,加强体育资源的经营管理是推动泉州市体育场地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彤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2):132-13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山西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为依据,就山西省体育场地总量、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场地面积、种类、结构、分布、投资构成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影响了山西省体育场地的发展;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存量明显不足,制约了山西省竞技体育的发展;鉴于缺乏高质量的室内体育场(馆)等问题,提出了加快山西经济发展,加大对体育场地的投资力度,尤其是体育系统,应建设一批高质量现代化的体育场地等措施,以促进山西省体育场地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北京七彩华园小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情况.结果表明:七彩华园小区的体育场地设施较完善,设施建设标准较高;社区管理者与房地产开发商对《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文件缺乏了解.建设经费不足及缺乏科学规划是影响体育场地设施优化建设的主要因素,而政策宣传不到位、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则是影响《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实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对鄂东地区即黄冈、黄石、鄂州3个县市城乡体育场地的场地情况、安全措施、投资金额、场地设施管理等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鄂东地区城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和以学校为主的体育场地利用开展情况。调查与研究显示:鄂东地区的城乡体育场地设施分布与我国现阶段分布一样都是主要分布在以教育系统为主的单位;乡村体育场地总面积大于城镇场地总面积;城镇场地数量略大于乡村场地数量;政府对城镇的体育场地投资是乡村的4倍有余。对此提出了建议:1)紧跟国家政策与方针;2)加大对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管理;3)加大健身宣传力度,科学指导群众健身。  相似文献   

8.
<正>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实现体育目标的物质基础,是践行素质教育及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依托。影响广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可能因素中,有研究表明与体育场地器材有直接的关系。国家"十二五"时期,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资力度,加强体育场馆、器材的建设与管理并采用有力措施按目录逐步配置和完善了必要的体育设施。近几年来,从本地区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数量、品种上就可以看出得到了明显的大幅度地提高和改善。因此,各地学校在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配齐体育设施的基础上,对现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情况与经营管理方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情况和经营管理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等学校体育场地总体对外开放比例偏低;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在不同标准之间、不同种类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省份之间的对外开放比例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等学校体育场地在开放经营管理上呈学校体育部门管理、个人承包经营、学校专门机构或后勤劳务公司管理、物业公司管理和学校——社区体育俱乐部管理等基本方式并存局面.国家及地方政府应继续完善相关法规,促使和监督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有序开放和规范经营,学校也应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加大法规贯彻力度,采用适合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体育场馆设施开放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外体育场地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五普”的详实数据来描述现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以及与我国处于同一个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场地政策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体育场地状况与发展政策等方面的异同,发现我国体育场地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体育场地建设和发展对策建议,为我国的体育场地建设合理布局提供对策依据,为顺利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深化体育改革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两个城市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存在以下问题:体育健身场地器材不足,健身指导员的数量较少,且知识结构偏低,难以保证居民健身的需求,全民健身计划、健身知识、健身方法的宣传不够,经费不足,来源渠道单一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应出台一套适应于社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法规;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城市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居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加速全民健身服务多元化管理体系的人才建设,以保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江西省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研究发现: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不足;活动空间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主;活动内容向娱乐化方向倾斜。提出高校应树立整体的学校体育思想,建立积极的余暇体育消费观,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突出大学生社团在余暇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广东省沿海欠发达的5个地级市政府群众体育行政部门中的基层管理机构、国民体质监测、信息交流、组织化程度;晨晚活动点中的组织与管理、场地与设施、宣传与指导;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管理状况、基本结构、指导健身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指导员队伍、活动场地等都出现非协调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宝强 《体育学刊》2011,18(6):53-57
对我国1903~1963年出国的180位体育专业留学生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认为,体育专业留学生在中国体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在器物层面的作用主要是引介体育运动、创制场地器材和发展运动技术;在制度层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体育教育体制、运动竞赛体制和科学研究体制的发展;在思想层面的活动主要包括传播军国民体育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倡导民族体育思想,参与体育思想的讨论与争鸣等。体育专业留学生是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5.
冉令华  田雨普 《体育学刊》2007,14(2):131-135
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体育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农村体育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内容广泛,研究队伍初步形成;但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深入的实证研究不够,发展对策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建议将农村体育置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观察,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其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深入实际进行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进一步突出农民的主体性,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契机,开拓农村体育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The school playground is rarely a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This leads to the fact that the spatial presentation of the school playground and its educational importance is neglected. However, the school playground as a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could be of high import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s shown with the help of the action-oriented concept of socio-spatial acquisition. The acquisition concept originated from Sovie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is differentiated for social education into a traditional and advanced acquisition approach. Five acquisition dimensions can be operationalized by means of this development concept with which the interactions of spatial structures and playground activities can b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It will be shown that playgrounds provide an enormous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Based on empirical results dominant activities can be determined for children, kids and adolescents, taking the gender into consideration. These dominant activities ascertain information of present-orientated personal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in school playgrounds. Special attention in terms of an adequate provision of a learning environment should be drawn to dominant activities in particular stages of life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and the quality of day schools. If age and gender-specific services are provided for the acquisition of spaces, adolescents will not only develop a variety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 the schoolyard. Within the process of appropriation through movement, play and sports adolescents are able to deal educationally with the objective structur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subjective needs.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阳高县乡镇体育发展的分析发现:存在着体育管理思想陈旧,体育建设资金短缺,体育优秀人才难尽其用,以及多项优势不够明显等问题。应借助多方力量促进该县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竞技体育的优势,激发群众体育的活力,提升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高知人群的体育意识及锻炼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振新  黄琳 《体育学刊》2005,12(6):55-56
对湖南省高知人群的体育意识和锻炼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湖南省高知人群的体育意识比较淡薄,体育人口数量偏低;锻炼内容多元化,锻炼场所以体育场馆、公园为主,锻炼时间以早、晚为主,锻炼形式以个人与自发小团体为主;体育消费投入较少.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缺少场地.针对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及其变革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为路径,研究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起点与动力,对中国竞技体育生成的历史架构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变革的走向。研究认为,举国体制的主要架构就是围绕着竞技体育发展而生成的中国特色的体育制度,是党和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所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转变应在渐进的完善中逐步改革。此外,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也需要新思路、新跨越,需要打破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内在路径,对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进行革新,重新对竞技体育的价值体系与运行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应用现代课程论对课程资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据,就甘肃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与未来发展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甘肃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中本科学历师资流失严重,学历达标率较低(约占45%);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严重缺乏,因地制宜制作一些安全、小型和实用性强的器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学校就近安全的田间小路、山坡、草地、沙漠和树林等,解决校内场地不足的困难;科学开发利用民间体育课程资源,使原有的体育课程教材与当地民间体育文化课程资源有机结合,为当地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