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奥运会志愿服务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展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采用"馆校对接"模式.高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肩负着招募、选拔、培训和管理赛会志愿者的重任.高标准的奥运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要借鉴奥运会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做好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志愿者培训主题教育网站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需求的分析,总结历届奥运会志愿者培训的成功经验,全面研究了主题教育网站的功能和特点,提出了利用主题教育网站来培训奥运会志愿者的构想,运用工程的方法设计了奥运主题教育网站的原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志愿者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对哈尔滨2009大冬会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赵宁 《冰雪运动》2008,30(4):65-68
论述国际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培训的历程,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工作,认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内容,提高奥运会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岗位意识和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控制志愿者培训的成本是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的宝贵经验。提出哈尔滨大冬会志愿者培训应借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经验,从组建培训的教师队伍、建立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将绩效管理与志愿者的激励管理相结合、制定适宜的大冬会志愿者培训计划与内容等几个方面,控制大冬会的培训的成本,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培养志愿者应对意外事件能力,全面提高大冬会志愿者培训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奥运会的各项仪式活动和比赛过程中,礼仪引导员志愿者不仅承担着各种形式的礼仪和引导任务,其形象、言谈举止、文化素养等具有突出影响力和象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借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实践经验,对2008奥运礼仪引导志愿者的意义、人数、选拔对象、选拔方式及培训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等进行探讨,旨在为即将启动的2008奥运礼仪引导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和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藏体育》2007,(3):20-20
去北京见证2008年奥运会,为奥运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心愿。现在,实现这个心愿的机会来了--报名申请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昨日,记者从团区委获悉,自西藏奥运会志愿者招募报名工作启动以来,社会各界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单位、个人报名踊跃。截止7月5日,西藏通过奥运志愿者招募网站正式报名的申请人数已达496人,招募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6.
关于提高奥运志愿者管理质量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运志愿者是奥运会社会形象的代表者,也是奥运会能否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者,然而如何做好志愿者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促进奥运志愿者的服务水平,这是目前摆在我们眼前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人文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我国奥运志愿者数量规模庞大、人员构成多元、个体目标分散双及群体规范的非强制性等特征,提出了强化奥运管理主体的同一性,提高志愿者的责任心等五个方面的具体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型国际性运动会志愿者招募与培训经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建华  高嵘  毛振明 《体育科学》2006,26(11):26-33
通过文献综述,综合分析了雅典和悉尼两届夏季奥运会志愿者的招募与培训的经验与不足;剖析了北京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志愿者服务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从思想认识、招募、培训到激励措施等4方面,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招募与培训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以来体育赛事中赛会志愿者的培训状况,从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规划、培训模式、培训形式及内容等方面深入探讨,为志愿者培训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结论与建议:我国还未形成较完善的赛会志愿者培训体系,须加大宣传力度,使招募制度制度化、选拔程序透明化、培训方式特色化。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队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最具有朝气和活力的一代青年群体,他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热心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十分适应奥运会志愿者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大学生应该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次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奥运会志愿者活动,在奥运舞台上奉献青春、增长才干、锻炼自我。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奥运会志愿者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揭示了奥运志愿者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价值所在,并阐述了奥运会志愿者活动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所具有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e increasing reliance on volunteers by sport events has led to interest in this aspect of volunteering.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velop and utilis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based on the critical paradigm to examine multiple meanings associated one aspect of the sport event volunteer experience, volunteer training and associated learning. Using the critical tools of de-naturalisation, anti-performativity, and reflexivity, the study considered this aspect of volunteering from both volunteer and co-ordinator standpoint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were undertaken to examine train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volunteers at the ACC ThinkSafe. Sixteen volunteers were interviewed in four focus groups. The volunteer co-ordination team were interviewed in a fifth focus group. Co-ordinators’ and volunteers experiences of generic training, the need for role related training, and inform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were analysed. It was found that, in order for learning to b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volunteer experience, training needs to be re-conceptualised to explicitly include learning. Future research is discussed, calling for further utilisation of this framework to ascertain its usefulness in examining sport event volunteers’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奥运会遗产的界定,通过对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培训所产生的具有即时和后续效益的内容进行系统性分析与归粪.提出赛套志愿者培训包括有形盘产和无形遗产。并对有形盘产的培训组织管理体系、培训内容、活动形式与无形遗产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志愿服务精神对社会的影响进行剖析、分粪,能够为我国学校教育和今后的志愿服务事业及志愿者培训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论奥运会志愿服务与高等教育体系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主义、志愿服务精神与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在精神层面的相通互融构建了我国高校奥运志愿服务的内在基础。我国高校具有培养奥运会志愿服务人才的智力、组织、教学和人力资源优势。所以,应该尽快建立高校奥运志愿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奥运志愿服务与高等教育体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阐释了“赛会”、“赛会志愿者”、“组织文化”等概念,阐述了志愿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通过分析赛会志愿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赛会志愿组织文化及具体措施:在招募志愿者时将志愿组织文化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将志愿精神及组织的价值观贯穿培训的始终;树立志愿组织楷模;塑造志愿组织形象。  相似文献   

15.
体育社团组织中的志愿者及其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分析和访谈等方法,对我国体育社团组织中志愿者的涵义、与体育社团组织的关系、主要特征及其管理进行阐述。提出志愿者与体育社团组织是一种平等、互利的交换关系;志愿者具有人员的异质性和素质多样化、志愿行为的随意性、参与动机的多样性及文明、健康的使者等特征;应注意志愿者的选拔与注册、培训与指导、给志愿者安排合适的工作及对其工作给予肯定与回报等4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辅助训练手段引起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丰富,高原训练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讨论了从高原训练到亚高原训练HiLo到IHI到LoHi各种训练手段发展的基本思路,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了各种训练手段的利弊。  相似文献   

17.
吴玲敏 《体育科研》2009,30(1):101-103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揭示了高校体育志愿组织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在高校建立分层管理机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还指出高校志愿管理部门要采用多渠道的培训体系,建立和完善体育志愿制度化建设,更新激励机制以及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注重反馈机制运用,从而提高体育高校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