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医疗事故罪应归入刑法分别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为宜;医疗事故的主体,除卫生技术人员外,还应包括医疗单位中其他负有为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益而必须实施某种特定行为的义务的人员;医疗事故罪的主观方面不应包括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2.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加了医疗机构作为医疗事故的主体,但囿于现行《刑法》的规定,而没有规定医疗机构的刑事责任,这无疑是一立法缺陷.医院、血站等医疗机构可以构成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的主体,同样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医疗事故罪主体也应包括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3.
关于徇私枉法罪主体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徇私枉法罪是由司法工作人员构成的一种特殊犯罪。但我国人事制度的复杂性、刑法对徇私枉法罪的主体身份及职责的规定不明确,使其在主体范围、单位主体及共犯认定等方面不仅存在理论上的争议,同时在司法实践中其标准也往往难以把握。首先,在主体范围方面,隶属于司法机关内部的鉴定人员、记录人员、监管人员,受委托从事侦查、起诉或审判工作的人员及人民陪审员,因徇私或徇情而枉法的行为是否构成徇私枉法罪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次,根据单位犯罪的原理及我国单位构成徇私枉法罪的事实,单位可以构成本罪;再次,非司法工作人员不能与司法工作人员共同构成该罪。  相似文献   

4.
单位行贿罪的主体复杂多样,包括一人公司、合伙企业、个人挂靠型企业、风险经营型企业、承 包企业等,这几种特殊的企业形式能否成为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是该类犯罪定性的关键;"情节严重" 是该罪客观行为方式的共同构成要件;该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单位受贿罪之间存在刑罚 配置不协调的问题,应当通过完善刑事立法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5.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由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过失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医疗事故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本文通过对医疗事故罪主体、客观要件,特别是司法认定三个问题的讨论,汇集了医疗事故罪相关问题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医疗事故罪的特点,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医疗事故的犯罪主体限于具有医疗技术并依法取得从医资格的人员 ;医疗行为有严重违法性及行为人主观上有重大过失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 ;区分法学上的原因与医学上的原因的不同含义 ,才能准确定罪 ;判断是否存在医务过失的标准有层次性、动态性、客观性、整体性这四个特征 ;充分认识医务活动的特殊危险性及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洗钱罪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我国经济和社会秩序稳定的一种新型犯罪,但在该罪构成要件上还存有诸多争议,尤其是主观方面, 如洗钱罪主体范围及明知含义的界定、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能否构成洗钱罪等.因而有必要对此问题作一剖析,以期对金融及司法部门打击洗钱犯罪有点滴之借鉴.  相似文献   

8.
关于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罪,除了从构成要件的角度,看某医疗行为作为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是否齐备外,还须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探讨容易混淆的几种情况,厘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9.
医疗事故罪以医疗事故为前提条件,但是并非所有医疗事故都会构成医疗事故罪。在理论与实践中,通常以《刑法》以及有关医疗卫生法规作为依据,对医疗事故罪的范围进行界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导致了医疗事故范围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依据《刑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医疗事故罪进行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刑法对抗税罪主体范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给理论及实践上都带来了许多的疑惑。虽然刑法典未明示扣缴义务人能否成为抗税罪的主体,但是只要扣缴义务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已扣、已收税款,也可以构成抗税罪。在税收征管活动中单位抗税屡见不鲜,由于缺乏主体依据,使司法实践困难重重,因此应该明确单位可以构成抗税罪,否则不利于打击目前广为存在的单位抗税行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将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性质确定为侵权责任。医疗事故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为“五要件”,其归责原则为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就其义务主体部分来说是替代责任,如何解决医疗事故民事赔偿是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应当公正公平地维护医患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新的《侵权责任法》颁布施行并未消除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的"二元化"问题,反而使"二元化"进一步走向了"多元化",面对"多元化"产生的法律困境,如何引鉴公正的法理机制去应对解决矛盾,使医患关系得以实现和谐,就构成未来统一的医事立法之当代视界。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医疗事故和伤残评定标准的立法尚不完善。卫生部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将四级医疗事故排除在伤残评定的标准之外,这一规定极为不合理,导致实践中许多因为医疗事故而致残的患者无法评残,丧失了请求伤残赔偿的可能。完善立法、加强监管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试论医疗损害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医疗损害事件大量出现,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立法的不统一和相对滞后,给此类案件的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为了切实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调整医患关系,尤其是贯彻民法保护弱利益的理念,本试对医疗损害赔偿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医疗不当案件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在美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中,这一制度具有重要的功能。为了应对批评者的意见并逐步完善医疗不当案件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这一制度的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并出现了许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代理人的角度,论述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既包括医疗事故,又包括非事故性医疗损害;二是案件中鉴定的效力和种类;三是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新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践和认可,云南部分地区已经开展,而大理地区仍旧缺失。为此,建议政府能进一步开展相关调研,广泛宣传,储备人才,完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尽早建立大理地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18.
医疗损害是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疗行为对患者产生的不利益的事实。医疗事故是行政法上的概念,与医疗损害存在本质区别。我国目前关于医疗损害的相关立法在医疗损害的赔偿范围及赔偿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冲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仅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行政法规,不能成为解决医疗损害民事赔偿的法律依据。完善我国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方向应该是在理顺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协调其冲突。  相似文献   

19.
在学术期刊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体制性弊端,这是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失范和学术期刊学术公信力、学术声誉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虽然暂时还不能改变学术期刊存在体制,但充分认识学术期刊的体制性弊端,并积极寻求对策,把学术期刊体制性弊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则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