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循序渐进,关注成长 "五小"是一个有150多名教职工的学校,却能具体地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给每位教师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一位79岁的老人,膝下无子,却有数十名学子亲切地称呼他为爸爸;一位清贫的教师,收入微薄,却让上百名贫困学生圆了求学梦;一位平凡的人,50余年来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他,就是国家民政部,劳动部等6都委颁发的“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获得者,被评为“2005年感动上饶十大人物”的万年县青云中学共产党员,退休教师何子策。  相似文献   

3.
王晓莉 《成才之路》2014,(35):42-43
正笔者走上教师岗位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与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恰好同岁。成功、失败、喜悦、困惑伴随自己一路走来,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成功的教学是最大的幸福。每天的工作生活中少不了备课、上课、课后反思,还有必不可少的"充电"。记得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曾说过:"学好扎实的技能是资本,是工作的起点,想当好音乐教师是不易之事,要求相当高。当他走上讲台应是一位知识渊博、技能全面的教师;当他走上舞台应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专业演员;当他写文章时应是一位学者。"  相似文献   

4.
某乡9个行政村,总人口不到1.5万,有9所村完小,3个教学点,学生1700多人,教师69名,可是教办工作人员却有7人:两位名誉校长,一位教办主任,一个会计,一个出纳,一个教研员,外加一个工会主席.这些人都是"专职"干部,不用上课,不用备课,更无须批改作业和下班辅导,只须做些自己"份内"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问题引出:三个实例 实例一:2006年12月,某城市一位中学政治课教师以"诚信"为主题进行思想品德示范课教学.该教师首先从字形--"人言为'信'"出发讲起,然后举例论证诚信之"品德"的重要性:一个准备考研的医科大学学生签定了一份骨髓自愿捐赠书,但就在他将要考研之际,医院通知他立即赶往某城市为病人进行骨髓捐赠,因为他是惟一符合该患者骨髓移植条件而可能挽救其生命的人.那么,此时他面临着"去"与"不去"的两难抉择.如果选择去,那他便是一个"诚实守信"之人,但因此却要放弃考研而耽误自己的前程,难以改变自身贫穷的家境;如果作出相反的选择,他虽是一个"言而无信"之人,但却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此时老师让同学们讨论:"他应该如何选择?"全班仅有一人选择放弃"诺言".)当然,故事中的大学生选择了前者,并因此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对象和表彰的模范,某甲等医院也因此破格免试录用他为该院医生.最后教师得出如下结论:该大学生考研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进甲等医院吗?现在他因为讲诚信,不用考试也获得了这份工作.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讲诚信.  相似文献   

6.
在中青报上读到<一位高三教师的"素质教育"之惑>一文,探有感触.再过两三年就要退休的他,最近却接连两次被学生在媒体上公开"弹劾",因为上课"神侃".就像一个导火索,刘守琪老师引起了武汉舆论对素质教育的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7.
问题引出:三个实例 实例一:2006年12月,某城市一位中学政治课教师以"诚信"为主题进行思想品德示范课教学.该教师首先从字形--"人言为'信'"出发讲起,然后举例论证诚信之"品德"的重要性:一个准备考研的医科大学学生签定了一份骨髓自愿捐赠书,但就在他将要考研之际,医院通知他立即赶往某城市为病人进行骨髓捐赠,因为他是惟一符合该患者骨髓移植条件而可能挽救其生命的人.那么,此时他面临着"去"与"不去"的两难抉择.如果选择去,那他便是一个"诚实守信"之人,但因此却要放弃考研而耽误自己的前程,难以改变自身贫穷的家境;如果作出相反的选择,他虽是一个"言而无信"之人,但却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此时老师让同学们讨论:"他应该如何选择?"全班仅有一人选择放弃"诺言".)当然,故事中的大学生选择了前者,并因此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对象和表彰的模范,某甲等医院也因此破格免试录用他为该院医生.最后教师得出如下结论:该大学生考研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进甲等医院吗?现在他因为讲诚信,不用考试也获得了这份工作.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讲诚信.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教已有十多个年头,现在正担任着一所有千余名师生学校的副校长.我一向认为对校长不能太苛求.试想,校长从本质上说就是一教师,没有三头六臂,要求他既是学术权威,又是管理大师,怎么可能?何况术业还有专攻.但校长又区别于普通教师,我认为校长必须"五官端正".  相似文献   

9.
学生离校了,寒假开始了.我们几个教师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不知谁将话题引向了寒假作业.多数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大同小异,无非课外书、日记、作文、实践活动等.但有一位老师的寒假作业却别出心裁,他说:"我的寒假作业布置了三项:第一项,寒假里玩得快乐而有意义;第二项,记住第一项;第三项,贯彻好第一项和第二项."话一说完,立刻引起了大家的议论.有的老师半开玩笑地说:"领导要找你谈话了,工作这么不负责."有的老师替他担心:"一个寒假没作业,家长会不会向领导告状?"这位老师笑笑说:"我在乎的是孩子们."  相似文献   

10.
我那年仅15岁的儿子在待人处事上已经很"成熟","成熟"得胜过我这个父亲. 有一次,一位同学向我儿子借《少儿百科全书》,他说被别人借去了,但当班主任的儿子跑来向他借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  相似文献   

11.
许启顺曾是衡南县一位"新闻人物".那是1985年,他担任乡党委书记,据"内部消息"又将提副区长,可他却申请回教育战线当个普通教师.先是向原省教育厅写报告,接着又向县委、县政府提要求.领导见他心诚,满足了他的愿望.1986年初,许启顺跨进了衡南四中,走上了阔别十年的讲台.此事一传开,许启顺便成了全县"知名人士".后来,学校党支部书记调离,许启顺被推到学校党支书岗位上;再后来,校长调离,他又兼任校长.衡南四中本是一所条件极差的普通初中,许启顺却提出要办全县第一流的学校.要办好学校就得  相似文献   

12.
黄遵宪的诗人地位是人所周知的,但他的诗界革命的综合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诗界",然而,这一点却又往往是被人们所忽略.黄遵宪的大使参赞工作便于他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深入的研究.借鉴别国变法成功之经验,唤起民众变革现实的欲望,以"诗界革命"为突破口进行思想革命成为黄遵宪人生的主要内容.从本质上说,黄遵宪既是一位觉悟很早,自觉程度很高的启蒙思想家,也是一位"师夷长以制夷"积极尝试者,还是一位兴教育、开民智的主动实施者.他的"诗界革命"几乎包涵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有的进步因子,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次预演."诗界革命"以及围绕诗界革命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渠道和措施成为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直接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一位多年的老友,高考考取了地处江城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过4年的学习生活的历练,成为一名年轻有为的大学教师.工作一年之后的暑假,他回家探亲,我们促膝长谈了足足一天,尤其提到了他的母校.  相似文献   

14.
在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作者努力做一位既"受尊敬"又"受欢迎"的教师.通过对十多年从教实践的思考,作者认识到, "受尊敬"是讲做人,在做好人的基础上,做一位"受欢迎"的教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自己成为一位"受尊敬"的教师,履行"因材施教",使自己成为一位"受欢迎"的教师.这本身是把"传道、解惑"与帮助学生"立业"统一起来,前者是推己及人的思考和行动,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位"受尊敬"的教师;后者是由人及己的思考和行动,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位"受欢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自习课时,一位同学一边做作业一边摇头晃脑地哼着歌,劝他不要这样,谁料他却"理直气壮"地来了一句:"我喜欢!"近年来在中小学生中颇为盛行"我喜欢"这三个字,意思是我爱这么做.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学校的一线教师,我经常外出听课.在一次县教学活动中,有两位教师同时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直线、线段、射线"这一内容,但他们在授课环节的处理上却截然不同,教学效果也自然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
教师适当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无可厚非,但是一些老师留的"家庭作业"却搞得家长苦不堪言. 据一位家长介绍,今年自己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虽然老师每天留给孩子的作业不多,但留给家长的作业却不少.  相似文献   

18.
王建柱 《职业技术》2006,(10):18-21
这是一条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天路",在历经漫漫50载光阴后终于穿越多年冻土抵达圣地拉萨;这是一位为"天路"执着开路的科研前锋,从踏上雪域高原那一刻起,他的人生轨迹就注定与一波三折的青藏铁路几十载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9.
一位教师准备上一节课题为"认识比"的公开课,试老路他的一个教学处理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相似文献   

20.
曾经有一位语文教师.在讲读不到100字的一个自然段时,向学生提出了近20个问题.引来了教师们对课堂提问的大探讨.现在,走进我们的小学阅读课堂,类似于这样"满堂问"的情境,可能已经不再重演了,但教学中"随意提问"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比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一位教师连续问了这样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