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全国艺术体操个人冠军赛和2014年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的个人全能前8名优秀运动员4项器械成套动作进行研究。依照新周期国际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评分规则的变化特点,遵循新周期规则强调艺术体操向艺术性发展的脉络,以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价值为出发点,从编排的细腻技术环节入手,对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舞步组合编排特征进行详实剖析,旨在探寻其编排存在的差距,提出适应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舞步组合编排的新趋向,以期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的编排水平,为力求走在国际艺术体操发展前沿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新周期下舞步组合是体现艺术体操艺术性的典型代表,舞步组合呈现形式简化单一,器械运用缺少技术含量,主题色彩匮乏,是我国个人项目舞步组合编排的症结所在;赋予"优化"的动作表现形式,富含"优质"的器械技术内涵,凸显"个性"的主题色彩,打造"完美"的艺术美韵,是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舞步组合编排的时尚潮流。  相似文献   

2.
对1976年以来9个版本的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难度的发展和创新始终是艺术体操运动发展的主题,在创新难度动作时要以确保运动员身体不受伤害为原则;2)对于艺术体操运动来说,成套动作完成的高质量是艺术体操运动持续、稳步发展的生命线,运动员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必须在动作规格上下功夫,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3)器械技术动作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在器械技术动作的开发和训练上多下功夫;4)加强成套编排的艺术性,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艺术表现力;5)跳步类和转体类身体难度动作能够较好地体现艺术体操的特性,并有利于与器械的结合,应加强运动员这两类技术动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研究和数理统计法对1976-2009年以来由FIG正式出版的9个版本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分析,旨在找出规则发展变化的动向,为我国艺术体操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难度的发展和创新仍然是艺术体操运动发展的主题,在进行难度动作的创新中要以"既要有难度,又要尽量确保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不受到伤害"为原则;2)"规格就是美",对于艺术体操运动来说,成套动作高质量、高规格的完成是艺术体操运动持续、稳步发展的生命线;3)编排的艺术性是获取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4)器械技术动作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5)规则在演变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艺术体操运动的"竞技化"与"人性化"间的关系,促使艺术体操运动稳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竞技健美操与竞技艺术体操同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运动项目,两运动项目的评分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艺术分、难度分和完成分。其艺术分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成套动作的编排方面。因此,科学、合理、独一无二的成套动作编排是每个教练员及运动员目标。通过对两运动项目的成套动作编排内容及要求进行比较分析,以找出两者成套动作编排的特点及相似的方面,为竞技健美操及艺术体操的成套动作编排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致力于研究新奥运周期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个人项目器械难度(AD)在成套中的运用和发展趋势。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解析器械难度在中外优秀运动员成套中的运用,对各项器械的器械难度进行总结归类,剖析设计精美绝妙、衔接自然流畅的器械难度的构成因素及编排特点,指导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的编排,加强器械难度的训练手段,以期为我国艺术体操新周期个人项目成绩的突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几年艺术体操规则的大幅度变化,对适应规则的竞技能力结构进行了重新分析,研究表明,现代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各主导因素的排序是运动技术、心理能力、运动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艺术表现力、运动智能.同时发现,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体能和艺术表现力落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训练应该在完善训练的系统化、科学化方面下功夫,不断地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才能使我国艺术体操走上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等,对2017版与2013版国际健美操评分规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在新周期艺术、完成和难度评分规则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创编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将竞技健美操竞赛的新规则运用到竞技健美操成套创编中去,旨在为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创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艺术体操全能前3名和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的比较和分析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梳理和统计中外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得分、完成以及表现情况,分析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而提出解决当前我国艺术体操动作编排和技术训练方面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以求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规则修改后艺术体操制胜因素之间的关系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雁  张宇燕 《体育与科学》2005,26(6):54-56,28
本文对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修改后,艺术体操制胜因素群中各制胜因素之间的关系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选材、训练理念与方法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竞技健美操作为技能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具备该项群的本质特征—即"难、美、新、稳",其难度动作更是整个成套动作的价值基础。竞技健美操规则中指出,竞技健美操的评分由难度分、艺术分、完成分三部分相加。其中在艺术分评定中包含了成套编排中难度动作的编排,而完成分的评定则对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完成难度动作的质量给予打分,可见难度动作的质量对于竞技健美操的得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下面介绍几种A组难度动作的诱导式  相似文献   

11.
2009—2012年FIG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的特点及竞技性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艺术编排、动作完成、难度动作3个方面,对2005-2008年版和2009-2012年版的国际体操联合会(FIG)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分析和比较,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统计分析法对新周期规则的变化特点进行探讨,分析新规则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艺术裁判评分的具体化使得对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要求更高,突出创新性和多样性;在完成裁判评分中,对错误的减分力度加大的同时细化了评分内容;难度动作类别的调整,数量和系数的变化使运动员选择高难度、高级别动作的余地加大等方面.通过分析对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进行竞技性展望,为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的训练和编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是竞技健美操比赛评分的重要因素,创编者须根据规则和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基础等进行编排。文章重点分析2013-2016新周期规则下,编排在比赛中的重要性、编排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以及如何根据运动员的基础、个性进行编操,从而减少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13—2016周期国际体操联合会健美操评分规则》进行分析,并将之与上一周期评分规则进行对比,找出新规则的主要变化点,并针对性地对新周期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提出指导性意见:1)新规则对成套动作编排、运动员体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增项目门槛较低可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2)技巧动作、违例动作有了明确界定,但成套动作中不可强求编排;3)难度动作分值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运动员的优势;根命名动作的调整、不同多人项目难度动作完成顺序的要求不尽相同,都要求教练员在编排成套时谨记规则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分析等方法对2014年全国艺术体操个人冠军赛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4项器械,共32套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进行深层剖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强调艺术和技术共筑于完成评分结构,艺术决定成套动作完成的起评分,技术决定成套动作完成的质量。新规则实施后,完成质量仍然是我国选手的一大缺憾,技术的规格是影响难度价值获取的根结;艺术的低质化、技术的高失误是影响成套动作完成质量的两大根源。彰显编排与完成的艺术化、提高技术完成的规格化、保证艺术与技术交织融合的完美化是共同提升成套动作完成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艺术体操规则的不断改变,推动技术不断向前发展。艺术体操的难、新、竞技化及美、巧、艺术化是当今国际艺术体操发展的主要潮流和趋势。因此,要准确把握评分规则,不断提高教练员队伍执教水平;加强运动员体能训练,以发展身体难度动作为突破方向,不断追求艺术的完美,突出编排的创新;合理布局,建立艺术体操人才基地。  相似文献   

16.
2010终审版规则下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发展态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2009~2012奥运周期2009版、2010终审版规则中的身体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终审版规则中"双GCO"与"超难身体技术"的出现大大提升了艺术体操身体难度的价值,导致该奥运周期成套身体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技术发展阶段.其标志就是在身体技术与器械技术并驾齐驱的基础上,成套动作身体难度趋向量少价高的多元化、竞技级别化和高规格化,其中转体将成为最重要的身体技术.迅速改变我国运动员身体技术的非衡性与转体技术的落后状况,是备战2012年奥运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项馨 《体育科技》2014,(6):66-67
国际评分规则是艺术体操项目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技术难度和编排风格更加新颖和艺术性发展方向的纲领。分析艺术体操的个人项目编排对艺术性要求的发展来源,探讨从对艺术体操的评分规则中体现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编排艺术性发展趋势,论述新规则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编排艺术性的发展方向及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基本编排艺术性发展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竞技健美操2005到2013年三个周期的规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新周期规则下竞技健美操新增有氧舞蹈和有氧踏板两个竞赛项目,集体操人数由6人改为5人;竞赛场地统一为10m×10m,竞赛时间统一为90s±5s;难度动作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精的一个发展历程;新难度动作不断增加,高分值难度动作数量和级别不断提高;成套动作的艺术评分细则更加系统化、具体化、明确化;成套动作难度动作完成部分增加减分要求细则和一致性错误减分。我国竞技健美操在新规则下应提高创新能力,取各家之所长,特别是在成套动作编排上,突出创编的新颖性、独特性;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加强运动员的个人艺术修养,提高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专家访谈、录像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国家队运动员在参加各比赛前的技术训练现状及技术训练特征进行全面研究,同时针对各部分技术特征要求建立了科学的技术训练体系。研究表明: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包括身体技术、器械技术和成套动作技术训练3个部分;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比器械技术要好,但也缺乏高规格、高分值和多样化的身体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FIG竞技健美操新旧周期规则更替的契机下,以艺术评判为研究对象,查阅有关竞技健美操艺术规则、成套创编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理论支撑。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发现新规则更加强调编排元素的多元化,且对成套的艺术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操化动作、主体内容、成套艺术性、成套艺术表演这4个维度中,可以从基础素质训练、动作符号的展现、审美意识传达等方面进行实操性的培养,帮助运动员创编并呈现更好的艺术作品,体现项目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