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走班制"教育模式改革成为必然。通过开展"走班制"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从创新分层形式、创新教学策略和创新评价方式三个维度探索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创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环境,全面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自信,促进各层次学生生物学素养和学习成绩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新高考方案的出台使现有的高考模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对学科有一定的选考自由,因此为了适应这个特点,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制就存在很大的弊端,会逐渐由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所取代。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分层走班制教学的试行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许多地方依然采取传统的固定班级教学模式。就高中数学试行分层走班制进行一定的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因为新高考模式的影响,使得当前不少学校都开始采取"走班制"教学方式。特别是高中数学,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不便,并且让学生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会选择采用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模式,即"走班制"下的分层教学模式,借由此种模式来深化素质教育,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考新政背景下,高中实施分层走班制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我国应试观念根深蒂固、分层走班实施模式不成熟、师资力量不足以及软硬件设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广泛而有效地实施分层走班制成为关注的焦点。只有积极做好分层走班制实施前的宣传工作,转变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教育观念,努力探索分层走班制实施模式,加强师资培训,做好软硬件设施的保障工作,才能推动高中分层走班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65):115-117
在"3+1+2"的新高考综合改革选科模式背景下,走班制成了高中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在走班制的高中教学方式下,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在思想上要形成统一认识,充分认识走班教学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利用学校有限的软硬件资源为走班教学服务,遵循教育规律,降低学生对走班制的不适应性,有效推动走班制在高中教学的落实。但走班制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实际的挑战,文章以高中生物学科为例,分析走班制模式在管理、教学、学生指导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阐述生物学科教师结合走班制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好生物教学指导,积极适应走班制的生物教学模式并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实施,高考改革也随之铺开. 目前许多地方都在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分层走班制是一种认 可度比较高的模式。面对高考,怎样在不同层次的班级完成相 同要求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是每一 个高三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 从问题分层、解法分层、拓展分层三个方面在分层走班制模式 下进行高三数学解题教学的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7.
新高考改革的发生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行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改变。走班制与分层教学是新高考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面对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新高考改革发展视域下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文章对新高考改革视域下高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高考带来了学习科目可选和走班制教学的全面推行,由于学生每年选科的情况不一样,对各科目师资的需求也不一样,一些学校出现了师资"潮汐现象"。针对这一状况,每所学校都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选择,做出不同的师资安排;教育行政部门也要通过推行教师"县管校聘"政策、建立教师联动机制等措施,完善师资储备模式,共同应对"潮汐现象"。  相似文献   

9.
分层走班制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思想的具体执行工具。在高职院校实施分层走班制有利于学生自身成长,但由于分层走班制政策目标的模糊性、不同层次环境影响执行者的博弈性、评价反馈的滞后性等导致一系列非预期结果的产生,诸如在教学方面和管理方面等。因此,为有效预防分层走班制更多负效应的衍生,需从明确分层走班制的预期目标、完善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协调不同层次环境发展、提高分层走班实施的顺从度;完善问责监督机制、反馈分层走班制阶段性评价等措施入手,以保证分层走班制执行的预期正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和国家新高考政策的实施,走班制已经从试点走向普及,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走班制有利于数学个性化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走班制能够使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学习需要主动"走班",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性。本文将结合新课改背景探讨农村高中数学"走班制"教学的实施意义和具体落实对策,通过"走班制"建立科学的分层教学体系,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注重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就使高中教育不得不对以往的教育方法进行革新。选课走班的教育方法再次兴起,并且备受教育部门关注。然而,在新时代中的选课走班制与早先的选课走班制大不相同,但一部分高中老师并没有正视选课走班制,进而无法使选课走班制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选课走班学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正>一、走班制是尊重个体差异的结果2012年浙江省启动的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2014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都要求高中教育更加尊重学生个性,核心是"选择性教育"理念。改革的重心是加强选修课建设,同时实行学分制、走班制和弹性学时等制度。选择性教育将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学生选择、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是当下课程改革的重点。浙江省台州一中作为首批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生源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实行"走班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的前提下,以"走班制"的内涵为基础,分析"走班制"国内外研究进展、教学优势、面临的挑战,进而结合实验教学的特点,探究了实验课实行"走班制"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何远华 《考试周刊》2008,(15):182-183
探究教学是新教育理念下的一种教育模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是一种比传统教学方式更注重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很适合科学课程的教学.但由于高考指挥棒没变,在很多地方的学校对于探究教学也只是"秀课",在很多方面对探究教学的实施存在着阻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探究教学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自2018年起新高考模式逐渐向全国推广,面对新高考所带来的教学变化,高中语文唯有创新教学方式,适应新高考下的教学变化,才能够完成新高考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本文就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从2014年开始试点实施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旨在深化高中素质教育,重塑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业经历,以期实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升入高等院校之后,这些经历过首轮新高考改革的学生在入学后的学业适应状况如何?其新生阶段学业表现及专业兴趣是否优于尚处于传统高考模式之下的其他区域的升学者?为回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全国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调查数据及访谈资料,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DID)探究新高考改革对大学新生学业适应的影响效应,评估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成效。我们研究发现,受走班制、选考制等对学生高中学业基础的影响,新高考改革使得大学新生的学业表现略有下滑。但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强化,新高考改革显著提升了大学新生对就读专业的兴趣。此外,新高考改革对大学新生学业适应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于来自教育资源薄弱区域的大学新生而言,其学业适应下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针对课程改革中提出开发与利用生物课程资源的指导意见,结合浙江省高考改革分层走班制教学的特点,探讨学考班学生和选考班学生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具体分层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高考政策出现新的变化,各地相继开始实施高考选科政策,各科考试重心也发生转变,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核。在这种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应有所改变,融入创新思维,进而开展高效的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9.
选课走班逐渐成为新高考改革下普通高中教学的主流形式。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从政策内容、政策工具等方面,对我国19个省份的36份关于"走班制"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有关"走班制"的政策内容包括执行新课程标准、加强学生指导、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育资源保障、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等。总体上,走班教学实践先于政策出台,但国家层面政策支撑力不足,政策工具使用全面但各类工具使用不均衡,具体措施系统但部分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需要尽快出台国家层面走班制专门政策文件,完善相关管理细则,均衡使用政策工具,提高"走班制"政策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学不再对文理科进行划分。同时,在开展高中教学时也实行“走班制”。其中化学作为理科类学科,学生在学习存在一定困难。所以,为了让学生适应新高考,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转化化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高化学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