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思琪 《湖南教育》2023,(10):57-58
<正>班主任中途接班的情况不少见,但新班主任想要做到让每个人满意,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有些新班主任要么急于推翻原班主任的所有做法,导致学生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要么因为在学生心中无法超越原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导致学生对新班主任的能力产生怀疑。新班主任如何顺利做好中途接班工作?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谈一谈。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座位问题”让许多班主任大伤脑筋。所谓“座位问题”,是指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座位时,无论怎样搭配,也难以让所有学生满意而产生的问题。与教育中的其他问题相比,“座位问题”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其对学生成长带来的影响却是非同小可的。在传统习惯中,许多班主任往往将座位简单化处理,要么一顺儿地按个子高矮排座,要么凭个人意愿按成绩等次确定座次。前者缺乏特色,可能造成班内气氛沉闷,后者有失公正,可能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也有的班主任为了体现自由平等,实行座位自由组合,但这种“自由”却仅仅是凭学生一时的兴趣,不利于“弱…  相似文献   

3.
许多班主任都心知肚明这样一个规则: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是热爱班级工作,而热爱班级工作的前提又是真心地喜欢学生。如果一个班主任不喜欢学生,那么他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要么表现得烦心苦恼,要么表现得无所事事。  相似文献   

4.
时下,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但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而专门就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的则更少。可事实已经表明,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严峻而不容回避的话题,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广大班主任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生自我管理奏响班级管理的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薇 《班主任》2006,(9):13-14
当今的学生越来越难以管理,大多数班主任感同身受.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着误区:要么是统得过死,管得过多;要么是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班级管理模式?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也就是说,班级管理追求的不是他治,而是自治;不是他律,而是自律.简言之,学生的自我管理应成为班级管理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许多班主任都心知肚明这样一个规则: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是热爱班级工作,而热爱班级工作的前提又是真心地喜欢学生. 如果一个班主任不喜欢学生,那么他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要么表现得烦心苦恼,要么表现得无所事事.  相似文献   

7.
时下,在基础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却不够,专门就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的则更少。可事实已经表明,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严峻而不容回避的话题,研究这一问题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广大班主任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8.
时下,在基础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却不够,专门就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的则更少.可事实已经表町,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严峻而不容回避的话题,研究这一问题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广大班主任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9.
案例 高一(8)班是个新组建的班级,该班的班主任也刚从初中调入。开学后一个阶段,班级发展平稳。在10月初举行的校运会上,学生们表现出很好的集体意识,并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爱好特长;不少任课老师反映,该班课堂气氛活跃,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发表自己的想法。可是,期中考试后,问题陆陆续续地出来了:文理偏科现象明显;有些学生不能妥善地处理同学关系,要么相互猜忌,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是职业学校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精力最旺盛、思想最活跃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危险年龄”。当今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越来越难以控制,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但同时也更凸显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以下就我个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学生小王为了不让班级被扣分,"急中生智"绘制了校徽,结果没被检查员发现,保全了班级的"荣誉"。但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高兴起来,也由此产生疑惑,这样做是否合理?班主任李老师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请大家讨论并表决,班级4位学生弃权,认为这种行为不诚信,但想不出更好的办法;41位学生赞成,认为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这一问题让班级师生纠结:因为在学生眼里,这是一道难选的单选题:要么"不诚信",要么"让集体扣分"。不仅学生为难,教师同样为难;还因为我们目前的道德教育很少引导学生讨论此类生活中的真问题。但这一问题值得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应对。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工作是职业学校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精力最旺盛、思想最活跃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危险年龄”。当今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越来越难以控制,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但同时也更凸显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以下就我个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生处于未成年的受教育阶段,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所难免,而有极少数班主任遇到犯这错那错的学生,要么体罚,变相体罚,要么束手无策。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既不体罚学生,又能使之受到教育从而不犯或少犯错误呢?笔者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一)做一个令学生崇拜、爱戴的班主任情义无价,班主任是孩子王,如果一个老师僵守师道尊严的古训,与孩子无法沟通或者很少说沟通的话,那么你将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要么学生会觉得你懦弱无能,要么学生会觉得你专横跋扈,只有师生互动互近,才能让你的点滴行为成为学生崇拜、爱戴你的契机。记得刚接手班主任工作时,有一次我去查寝,发现有一床很特别:天气已经凉了,大家都已经睡了垫被,而他还睡着凉床,上面的被子也没有包好。经过询问,我才知道他就是那位调皮的体育特长生,平时和舍友很少往来,又拖沓懒散。得知情况后,我没有像一般班主任那样找他…  相似文献   

15.
班级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则是班级细胞中的细胞核,是学生们最好的心理辅导老师。然而,由于心理辅导技能的缺乏、自身师德素质的低劣等方面的问题,当前有不少班主任,在班级“心育”工作中要么一片空白,无所适从:要么流于形式,华而不实。那么,如何搞好班级心育工作呢?  相似文献   

16.
田超文 《文教资料》2006,(14):128-129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觉得它就像一幅绚丽的图画,虽然也有灰暗的色彩,但只要我们抱着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抱着对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和信念,那些色彩就会变得明亮而美丽。红色:自信与上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考不上高中而选择我校的,相对来说,他们的文化课成绩比较差,许多学生要么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心理存在自卑感,要么对学习满不在乎,得过且过,学习纪律比较松散。所以班主任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团结、自信、积极上进的班集体。在新生军训时,我与学生一起,尽快地熟悉和了解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让同学们互相自…  相似文献   

17.
学生小王为了不让班级被扣分,"急中生智"绘制了校徽,结果没被检查员发现,保全了班级的"荣誉".但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高兴起来,也由此产生疑惑,这样做是否合理?班主任李老师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请大家讨论并表决,班级4位学生弃权,认为这种行为不诚信,但想不出更好的办法;41位学生赞成,认为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 这一问题让班级师生纠结:因为在学生眼里,这是一道难选的单选题:要么"不诚信",要么"让集体扣分".不仅学生为难,教师同样为难;还因为我们目前的道德教育很少引导学生讨论此类生活中的真问题.但这一问题值得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应对.  相似文献   

18.
蔡成德 《班主任》2005,(5):26-27
引言:办公室里的叹息 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做,已是不争的事实.平时在办公室,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感叹:"我都不知跟他说过多少次了,可还是……"也时时能见到这样的情景:在教师的办公桌旁,立着一个或几个低着头的学生,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说着,学生要么一声不吭,要么一个劲地点头,当然也有人会发出几声抽泣、掉下几滴眼泪,可是当他或者他们一走出办公室门,马上就恢复了"英雄本色".看到这一幕,做老师的只能是一声长叹.  相似文献   

19.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待学生的错误不应一律严加斥责,而应分清错误性质、根源,该批评的批评,不该批评的就应容忍,即“容错”。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在以下情况可以“容错”:一、好心做错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动机是良好的,但结果却背道而驰的现象。例如有一次,教务科通知各班去教材库领书,我班一个学生自告奋勇,带领几个同学为班上领回书。但分发书籍时,同学发现各种书要么少几本,要么多几本,把井井有条的发书工作搞得乱七八糟。全班同学怨声载道,同时也使发书的老师不快,并对我说:“你班学生能力太差,领书的人最多,却…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认为,班主任与班级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这种民主平等关系的外显形式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坦诚、流畅的对话。语言是交流感情的最直接的工具,所以,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师生之间自由对话渠道的畅通无阻。事实上,不少班主任老师却听不到学生的声音,即使能听到一些,也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甚至是虚假的。有的班主任试图通过找学生个别谈心、召开学生座谈会、召开班委干部会来获得与学生对话的机会,借此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班级情况,可是,要么学生缄口不语形成僵局,要么言不由衷予以应付。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