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淘气学艺     
淘气是个聪明活泼的学生,爱上网,爱打游戏,喜欢魔术,喜欢看刘谦的节目.但他有个缺点,就是不喜欢数学.他认为数学高不可攀,枯燥无味,不好玩.数学老师——孙老师几次找他谈心,都收效甚微.一天,在数学课堂上,孙老师要教学生一个魔术,可把学生们喜欢坏啦!淘气也来了精神,目不转睛地听着、看着,生怕一眨眼错过了机会.孙老师一本正经地说:"你想好一个数,乘以4,再加20,然后把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学生生涯里,有一件事我终身难忘。我读五年级时,班主任姓孙,谢顶,个头高而背微驼,写得一手好字,同学们背后叫他“孙大圣”。那是个北风呼啸的傍晚,我怯生生地来到他的办公室,压低声音说:“孙老师,给家长的信,我不用写吧!”孙老师抬起头,看人的目光精细而尖锐,用很平和的语气说:“你和所有同学一样,都要写。”后又补充一句:“你和所有同学,都是一样的!”我的双眼一热,扭身跑了出去。强烈的自尊心使我不愿提起家庭:父亲是乡镇小会计,因财务问题被停职,郁闷的他嗜酒如命,不久又染上赌博,家徒四壁,屡遭失败的他…  相似文献   

3.
爱在心间     
“老师,孙公强又打人了!”孙公强,孙公强,又是孙公强!这小东西,才上一年级,捣蛋的次数就比上学的天数还多。“叫他到办公室来吧!”我无可奈何地说。孙公强来了,邋里邋遢地站在那儿,怎么看也是个难以招人喜欢的孩子。为了帮他改掉坏毛病,我已用尽了心思,想尽了办法,可收效甚微。几次叫他的家长来也没有回音。“坐下吧。你说说看,别人没招你没惹你,你为什么打人家?”我早已被他“折磨”得没火气了。“我……我……”孙公强吭哧吭哧半天,憋出一句让我大吃一惊的话:“我一看到别的同学在一起玩,就生气,就手痒,就想去捣乱!…  相似文献   

4.
家乡在江南水乡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我们的小学是村口的一个祠堂,祠堂的前后是些又高又粗的楝树。老师姓孙,过去当过私塾先生,后来成了我们的老师。孙老师严肃得很,从来都不苟言笑,我们自然就很怕他。孙老师上课,除了课本、教鞭,还随身带有一块小黑板。小黑板两尺见方,槐木做的,厚重坚实,正面黝黑光洁。听说比我们的年纪还长,算得上是个老古董了。上课时,孙老师就把小黑板挂在祠堂正中黑漆漆的圆柱子上,带我们识字念词学课文,教我们数数做加减乘除法。后来村里把祠堂隔了一下,加砌了堵泥砖墙,又在墙上抹了块稍大一点的黑板,可是每天上课,孙老师仍然带着他那块心爱的小黑板来。  相似文献   

5.
有幸和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面对面,无论是他的课还是他作的报告,都让我感觉到一种特有的实在和扎实;让我感觉到语文课就应该这样去上。为了和众多同行分享名师经验,我把孙老师报告中的某些观点作了整理,又结合孙老师的课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写了这样一篇杂感拙文,仅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6.
尔又错啦!     
马虎是个爱动的学生,他爱的是体育运动,却不爱动脑筋.做作业后从不仔细检查,立即交给数学课代表.等教师批改后,发现错了,才后悔孙老师曾说过他几次,他就是不改!这不,他又把作业第一个交来啦!孙老师说:“马虎,你又错啦!”请看马虎的作业.  相似文献   

7.
<正>午餐前休息时间,我正在教室里批作业,数学老师气呼呼推门进来:“孙老师,小言我是没法跟他沟通了!你跟他说!”说完这些,她又气呼呼离开了教室。再看教室门口,比数学老师高了半个头的小言微驼着背,傻愣愣站在那里。我把小言带到了走廊上:“咋了?惹数学老师生这么大的气!”我语气很平和。小言这孩子平时沉默寡言,但一向很懂事,不像会故意搞事情那种。  相似文献   

8.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政治课孙老师。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礼后才正式上课。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的、所做的,几乎成了们的行动指南。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是政治辅导。上课铃敲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班主任李老师。“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的课补上去。”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事,也没…  相似文献   

9.
孙建锋老师在北京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期间,接到立即回学校上一节公开课的电话。当晚坐在返程列车上的孙老师重读本班学生两个月来写给他的厚厚的一摞书信,信中表达的关心与想念之情开启了他的心智。他认为这些书信既是一份珍贵的精神礼物,也是一笔上好的教育资源,于是决定以此为契机,创设情境上一节习作课。  相似文献   

10.
鉴定     
天幕上闪烁的星辰,就象学生的眼睛一样盯着他,而那两颗最亮的星,则好象是他的指导教师、教导处梁主任的双眸,咄咄逼人。望着窗外,他又一次放下沾满汗水的钢笔,站了起来,这最后一名学生的鉴定竟如此难写!他是在这个区中心小学实习的老师。昨天夜里,梁主任拿着五(1)班的学生手册对他说:“殷老师,请你把学生的鉴定写一下。  相似文献   

11.
信息博览     
全班55%考上清华北大并不是孙老师最看重的北京22中实验一班的孙之星是传奇老师孙维刚的学生,日前她给《北京青年报》寄去一篇5000字的长文。她说,人们提起孙老师总会因为“全班55%考上清华北大”而说他神奇,可这55%并不是孙老师看重的,他最想做的是把我们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人们应该从更多的视角来认识真正的孙老师。  相似文献   

12.
“报告!”“请进。”“孙老师,汪鹏叫我小野!”“为什么呀?”“我鼻子下边长了个疙瘩,破了,我爸爸给我上了点紫药水,汪鹏便说我像日本鬼子……”“去,把汪鹏给我叫到办公室来!”我心里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上火,因为已经有好几个同学,为别人给起外号的事向我告状了。不一会儿,汪鹏来到办公室,还没等我开口,他先急着解释起来:“孙老师,我不是恶意的,只是想跟他开玩笑,再说了,同学们还都叫我猴子呢。”汪鹏边说边有点委屈地低下了头。“为什么叫你猴子?”我问。“我长得瘦,他们说我好动,动作像孙悟空。”“那么,咱们班…  相似文献   

13.
娱乐逗秀场     
一位老师正在填写学生登记卡,她问一名学生:“你生于公元多少年?”学生说:“老师,前面的同学都生于公园,您以为我也生于公园吗?告诉您,我妈妈跟我说过,我是生在医院里的。”“考试得了几分?”“3分!”话音刚落,啪!啪!啪!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的三下鞋底子。“下次再考,得几分?”“一分都不要了!”适得其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足”字,叫大胖读。大胖想了半天。同桌伸出脚提醒他,他就大声说:“鞋。”老师摇头。于是同桌脱了鞋,大胖又读:“袜。”老师又摇头。为了使大胖能正确地理解,同桌又脱了袜子。大胖大声读:“脚丫子…  相似文献   

14.
李梦莹 《班主任》2024,(3):34-36
<正>老师,小刘又情绪失控了“老师,老师,快去看看吧,小刘又情绪失控了!”班干部焦急地推开了办公室的门。我赶忙朝教室走去。“啊!我没有!不是我的错!你们凭什么说我!”一进门,我就看到小刘一边大声叫嚷,一边愤怒地用拳头砸着桌子,满脸通红,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其他学生一脸错愕地看着他,而被他挠伤的小姑娘则趴在桌子上抹着眼泪。  相似文献   

15.
他把抽象又难学的数学分析讲成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他的家庭电话成了学生答疑热线,每天开通到午夜12:00;他是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好老师;他的课堂,学生们为能抢占前排有利位置而常常隔夜占座位;校园BBS上,学生们把他誉为"一种时代精神". 学生说,"他让我们一想到就觉得精神一震,从心底里感觉到有一股力量","一个老师的师德风范,到这个高度已经不太容易被超越了"!他就是上海市"十佳好老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上海交通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裘兆泰.  相似文献   

16.
一次上图画课,一位老师拿着两个杨桃平摆在讲坛上,要学生对着写生。有一个叫维祖的学生个子较矮,座位编在前排靠边的地方,从他的角度望去,那五棱杨桃根本不像杨桃,而像是五角星,他照着自己看到的样子画了杨桃。当维祖把习作交出去时,几个同学看了,哈哈大笑,嘲笑他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看了这幅习作,老师没有马上表态,而是从讲台上走下来,在维祖的座位上坐下,仔细审视了一番杨桃,然后高举着他的习作向同学们发问:“这幅写生,大家说画得像不像?”“不像!” 同学们齐声回答。“它像什么?” 老师又问。“像五角星!”几个同学应道,同时发出了嘻嘻哈哈的笑声。老师的神情变得有点儿严肃,半晌,再问道:“画杨桃画成 ‘五角星’,好笑么?”“好笑!” 刚才那几个笑  相似文献   

17.
学生们在课堂上静静地读书,李博文的课桌面却"砰"的一声砸在地上。他怯怯地说:"老师,是孙琪琪卸下了面板螺丝……"还没等老师说话,孙琪琪不耐烦了:"我把螺丝给了你,是你弄丢了……"王老师只好问孙琪琪:"你为什么卸螺丝?"孙琪琪不服气地说:"王明明、刘亮亮前些天也卸过,您为什么不问他们?"王老师平静地说:"下课后我们再讨论这件事。请大家继续读书。"下课了,王老师平和地问孙琪琪:"现在开始,你使用李博文的课  相似文献   

18.
五月十一日,扬州花园小学迎来了诗意洒脱的孙双金老师.孙双金老师是情智语文的掌门人,有人这样评价他:"孙老师站在讲台前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他出众的才华、缜密的思维以及与学生之间特有的默契,把教学活动引入艺术的殿堂,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次,我有幸聆听了孙老师的一节课《儿童诗》,充分感受了孙老师情智课堂的无穷魅力.反观自己的语文教学,这节课中实在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和学习.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两个小孙子都在小学读书,一个在三年级,一个在二年级。一天中午,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惟独不见上二年级的孙子出来。怎么回事呢?他爸爸到学校去找,原来他正在老师办公室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呢!经过了解,事情是这样的:他的一个同学不断地偷拿他的铅笔,他回家就跟他妈妈说了此事。他妈妈顺嘴就说了一句:“再拿,你就打他!”果然,这天这个学生又偷拿他的铅笔时,他就把那个同学给打了。老师批评他,他就说:“是我妈妈叫我打他的。”老师听完这话,非常生气:“你父母哪能这样教育孩子呀?。去把你妈妈叫来,我要好好跟她谈谈。…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22中的孙维刚老师病逝后,笔者便把能搜集到的有关材料汇集在一起,一则想从孙老师的人生旅程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激励自己奋进,二则也算作自已这个无名之辈对这位“神奇教师”、“平民教育家”的一种悼念。重读一个个感人泪下的故事,我猛然发现,以前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情节——总把“做人要诚实”作为第一要义的孙老师,曾经两次用谎言“欺骗”了自己的弟子。 在孙老师的第三轮实验班中,有个叫陈硕的同学,他的父亲下岗,家里生活困难。作为班主任的孙老师,在得知学生的处境后,便定期将陈硕所需的费用送去,且在班里说:”陈硕的费用全由学校报销。”后来同学们得知,老师的话是“骗人”的,这些费用全是孙老师自己出的。陈硕在明白了这一“骗局”之后,深深为孙老师的良苦用心所感动。他发奋学习,最终跨进了清华大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