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体育舞蹈和太极作为不同的锻炼方式,对高职学生进行追踪实验,考察自我观念中身体自我、生活满意度、焦虑与锻炼方式的关系,促进人们对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认识,同时为人们健身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年龄和性别对身体锻炼与自我观念关系的调节功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年龄和性别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选取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自我观念作为指标,采用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和整体自尊量对422名中学生、大学生、中年人和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对身体锻炼与身体吸引力的关系、年龄对身体锻炼与身体价值感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而性别和年龄对身体锻炼与整体自尊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说明年龄、性别对身体锻炼与自我观念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改变,使得人们追求健康的目标发生了质的变化,既健身同时又健心的锻炼活动必将成为人们的首选。身体锻炼看起来是与身体自我联系最密切的活动之一,身体锻炼能否在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又能促进人们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提高,进而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是一个让人十分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身体自我、学业自我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殷晓旺  张力为 《体育科学》2005,25(2):38-41,47
采用身体自尊量表、学业自我评价问卷、一般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身体自我、学业自我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以及体育和学业成绩不同的大学生身体自我、学业自我的差异性。分层回归分析表明,身体自尊和学业自我能够对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感进行可靠的预测,预测能力没有性别差异。多元方差分析表明,体育与学业的不同成绩及其性别对身体自我、学业自我各量表均有不同的主效应,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及学业自我评价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运用身体吸引力量表、身体价值感量表、一般自尊量表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对西安和乾县的1237名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行为及其自我评价的影响调查,运用Spssll.5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有锻炼行为的中学生在各量表上的自我身体评价水平均比无锻炼行为的中学生高;(2)过少的锻炼对身体吸引力评价没有多大的改变,没有锻炼活动的中学生在身体吸引力的评价上与每周锻炼1-2次者之间不存在区别;(3)合适的锻炼时间能够增强中学生时自身的评价能力,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在31 min-45 min 之间对中学生比较合适;(4)学历、性别与地域差异等对中学生自我评价均有不同影响,地域差异是导致中学生自我评价水平不同的可能原因之一,学历与性别不会影响中学生对一般自尊与一般生活满意感的评价,身体吸引力和身体价值感的评价存在性别与社会环境因素取向,男生对身体吸引力与身体价值感的关注度高于女生,初中生对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的评价优于高中生.  相似文献   

6.
选取与心理健康关系最紧密的身体自尊作为测量工具,采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量、实验等方法,以苗鼓和舞龙为锻炼方式,对湖南湘西矮寨镇妇女进行16周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6周系统的苗鼓锻炼和舞龙锻炼对湘西矮寨镇妇女身体自尊水平及各维度都具有显著性改善作用;其中,苗鼓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吸引力两项指标上比舞龙产生的效益更为明显,而舞龙在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两方面比苗鼓效果好,说明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锻炼方式对湘西农村妇女的身体自尊产生不同的心理效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利于促进农村妇女身体自尊不同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身体自尊、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3个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集体课外锻炼和自行课外锻炼的分组方式,同时辅以认知干预,对35名体育后进生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实验,为考察结合认知干预的两种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对大学体育后进生的影响,实验前后进行量表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差值多元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在因变量身体自尊、一般自尊和生活满意感上的主效应均非常显著;两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实验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两干预组的效果也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形式的课外锻炼能不同程度提高大学体育后进生的身体自尊及生活满意感水平,且自行课外锻炼方式对大学体育后进生干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主观身体评价与生活满意感:开放式问卷的检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力为  张立敏 《体育科学》2002,22(5):114-118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人们对自己身体的主观评价能否预测生活满意感;个人对自己身体魅力的看法是否来自于主观身体评价;主观身体评价与自尊的关系如何;年龄和性别是否影响个人的主观身体评价。被试者共337名大、中学生,他们填写了开放式的身体十问量表及封闭式的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身体吸引力量表及自尊量表。作者从身体具体描述和身体满意程度两个方面对开放式的身体十问量表进行了编码,并培训了2名评分员对问卷进行评分.评分者一致性达0.84。结果表明:积极、肯定的主观身体评价可以预测自尊和身体魅力,同时这两者对生活满意感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这提示,自尊和身体魅力或许是主观身体评价与生活满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结果还表明.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被试者对自己身体的主观评价是不同的.因而如何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就显得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4个分量表为研究工具,对276名广州市普通中学的高中生和普通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都会受到性别与年龄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对青少年的身体价值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达到体育人口的锻炼标准,体育活动才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吸引力和一般自尊产生显著的影响;身体吸引力可以用性别、年龄、锻炼程度进行预测,身体价值感可以用身体吸引力、性别、锻炼程度进行预测,一般自尊可以用身体价值、年龄、身体吸引力进行预测,生活满意感不受锻炼程度的影响,无法用一般自尊、身体自我概念、锻炼程度、年龄及性别等自变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初中生主观锻炼体验、身体自我效能感和体育参与之间的潜在关系,以期为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和体教融合政策的落实提供实践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的主观锻炼体验水平、身体自我效能感和体育参与程度三个变量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三者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很高且各路径系数显著,在“主观锻炼体验→身体自我效能感→体育参与”形成的中介路径中,间接效应Bootstrap95%置信区间为[0.038,0.133];直接效应置信区间是[0.208,0.628],两种效应都不包括0,表明初中生身体自我效能感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建议在体育教学中,创新体育教学形式,设计趣味性与集体合作类的教学内容,及时对学生的进步予以奖励,促进学生形成舒适的运动情绪体验,进而提高身体自我效能水平,促进初中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锻炼感觉量表 (EFI)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研究工具 ,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 ,旨在研究中、小学生参与不同项目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性别的中小学生参与不同项目锻炼的心理效应和运动愉快感存在差异。身体锻炼有助于调节学生身心矛盾 ,增强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西省路径锻炼人群健康生活方式参与程度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达到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阶段,提示人们还需要进行改变方面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健康生活方式参与程度各指标男性明显小于女性,心理倾向因素得分最高。心理倾向因素、自我操作因素、客观支持因素上有不同程度的性别差异和职业差异。锻炼前的身体状况与在3维度之间差异性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潘丽萍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4):98-100,111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关于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和身心健康满意感的研究文献,总结归纳出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和身心健康满意感的概念。在提出今后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与身心健康满意感关系的模型。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通过态度、价值观、认知作用于行为意向,最后提升身心健康满意感。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探讨瑜伽对肥胖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瑜伽能有效地提高肥胖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降低体脂比和身体各部分围度,改善身体形态,优化生活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肥胖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适宜的锻炼方法,同时也为国内外瑜伽对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06)数据进行二次资料分析,发现不同教育程度、职业的管理位置、居住空间城市老年人的健身锻炼情况有显著性差异。退休前不同的技术职称等级、行政级别、所在单位不同等级、不同幸福感、生活满意感和社会经济地位主观认同的城市老年人对是否锻炼有显著性差异。性别、年龄没有成为区分体育锻炼行为差异的变量。应用社会分层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分析认为社会客观位置与锻炼行动之间存在"结构化"关系,具有追求健康、非生产性、炫耀式休闲特征的身体锻炼行为成为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被用来强化社会地位群体的边界。研究进一步对体育部门职能方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中蓬勃发展,成为不同人群、不同民族和不同意识形态国家普遍接受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现象。体育运动的现代价值在不断提高,它既是现代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体育以它独特的方式锻炼人们的意志、品质、完善人们的心智,增强人们的体质,陶冶人们的性情,同时体育已成为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和现代化的一种积极健康的力量。体育像人体的血管一样渗透到社会机体的各个部分,已经成为一种规模巨大,构成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五禽戏新功法锻炼者心理健康效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许军等编制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锻炼自觉效果评价表、注意力集中到试仪,对练习2个半月左右五禽戏新功法的锻炼者进行前后测试比较。结果显示,新创编的五禽戏较为简便易学,对于稳定情绪,调节身心状态,改善生活质量等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体育锻炼作为练习手段不仅能增强体质,还有助于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减缓心理压力的作用,同时作为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活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以杭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树人大学及浙江理工大学在校学生,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体育行为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提出运用合理的体育行为方式以影响提高高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身体健康自评量表以及生活方式自评量表对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运用分层线性回归、结构方程模型以及Logistic回归,探索了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促进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促进过程存在性别依赖性,生活方式除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外,还通过身体健康中介变量影响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在促进心理健康过程中,每提高一个单位,心理健康的程度就会增加1.789倍,并且在预测过程中,女性大学生为男性大学生的0.74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