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江苏省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大省,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对于区域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分析了江苏省2005-2019十五年江苏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专利合作数据,应用软件绘制了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图并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不同时期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揭示:在不同阶段产学研合作网络表现出明显的演化特征,高校在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的专利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围绕高校形成了多个合作子网络,而且有越来越多的高校进入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学研专利合作中,形成了多中心的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1999-2019二十年间江苏省生物医药领域专利进行检索,收集了专利公开年份、专利人、专利地址等信息,并进行了统计描述分析,同时通过专利合作人信息构建了专利合作网络,分析了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生物医药专利合作网络表现出明显的演化特征,网络规模不断增加,同时网络中节点的合作关系也趋于紧密,网络呈现出多中心特征。  相似文献   

3.
专利引用是技术或知识溢出的重要机制,网络拓扑分析的引入有助于理解专利引用网络的结构特征,揭示专利引用过程中的技术或知识流动规律。在USPTO系统中,检索中外企业专利引用清华大学专利的相关数据,构建清华大学专利被企业引用网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网络特征路径长度、聚合系数、中心度等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清华大学专利被企业引用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小,聚合系数较高,存在明显的小世界现象;网络中心度分布呈现明显的"少数结点拥有大量联结,大量结点拥有少数联结"的现象,符合幂律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江苏省2005-2019年间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专利合作数据,分析不同时期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结果 揭示:在不同阶段,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表现出明显的演化特征,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不断增加,同时网络中心势降低,合作子网络增多;高校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围绕高校形成了多个合作子网络,而且有越来越多高校参与产学研专利合作,形成多中心合作网络趋势.因此,提出在江苏省生物医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中,需要重视高等院校的作用,同时需要重视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检索1999—2018年间江苏省生物医药领域专利情况,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江苏省生物医药发明专利合作整体网络的特征及其在不同年份(1999—2008年和2009—2018年)的演化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生物医药发明专利合作网络规模不断增加,但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南京、苏州和无锡等传统医药产业发达地区,且近年苏州、无锡、扬州、镇江和南通等地市的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增加明显;同时网络中节点的合作关系也趋于紧密,网络呈现出多中心特征,体现较为明显的产学研合作趋势,并且这种趋势不断加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建议江苏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专利较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省内建立合作创新中心,辐射带动区域医药产业发展,以及推动高校和研究院所之间开展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创新等。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个建立在专利全引用信息基础上的技术知识扩散特征研究框架,运用专利引用和文本挖掘的方法,通过研究施引专利和被引专利,从技术知识的利用和技术知识的传播两个角度,更全面地探索技术知识扩散的特征。首先提取基本专利和引文专利之间的引用关系,获得技术知识扩散的范围;其次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抽取专利摘要中的技术关键词,并计算基本专利与引文专利间的文本相似度,衡量出技术知识扩散的程度;然后运用文本聚类和语义分析法进行专利的技术知识扩散特征分析,提炼出6种技术知识扩散特征下分别对应的技术主题。从专利文本的内容着手,将其与引用相结合进行技术知识扩散特征的研究,并对尚未出现前向引用关系的专利进行了技术知识扩散潜力的测度,减少了以往研究的局限性。最后用石墨烯技术作为实证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为石墨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专利合作和专利引用作为重要的知识流动途径,可以帮助创新主体获取外部知识,降低自身创新的投入和风险,对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6个创新型国家在1981-2007年专利活动为实证对象,通过负二项式模型,在国家层面研究基于国际专利合作和国外专利引用的知识流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对各国将外部知识转换为自身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专利合作对创新数量和质量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专利引用对创新数量无显著影响,但对创新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吸收能力对创新数量和质量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专利引用的计量分析是测度跨国知识流动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知识在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流动情况,为发现和认识不同国家(地区)产业创新主体间的知识流动与交互作用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角。以计算机与通信产业领域为例,开展基于专利跨国引用网络的产业创新国际化知识流动测度。研究发现,产业创新主体在进行专利发明的过程中,更多关注国外同行的专利技术,并通过专利引用将其吸入到自己的专利产出中;新兴国家(地区)尽管进入了中心组,但是对于网络的影响有限;中国台湾和韩国的赶超轨迹,值得其他国家(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专利引文分析是专利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专利引文分析仅分析专利文献中明确标示的物理引用专利数据,不能够准确真实反映专利之间的引用关系,难以准确揭示专利之间的技术相似度。专利语义引用识别有利于准确真实揭示专利间的潜在语义联系,为专利的继承与创新评价提供参考,有助于专利授权前的专利审核和专利授权后的专利评价。[方法/过程]首先,基于规则和句法分析抽取了专利的特征知识元;其次,利用Sentence-BERT和Word2Vec对专利特征知识元及专利标题摘要文本进行向量化表示;再次,根据余弦相似度计算专利的特征相似度和整体相似度,结合专利申请日期的先后顺序得到专利的语义引用专利集;最后,采用量子计算领域专利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结论]该专利语义引用识别方法能够实现语义引用专利的有效识别,有利于评价专利的技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为专利审核和专利价值评估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专利交易和专利引用分别作为市场交易方式和非市场交易方式下技术流动的代理变量,利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的全国30个省区市区域间专利(申请)权交易数据和非公开的专利引用数据,分析了国内技术流动对不同类型区域技术专业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交易方式下(租金溢出),技术流动对区域技术专业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技术知识存量高的区域比技术知识存量低的区域受到技术流动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而在非市场交易方式下(纯知识溢出),技术流动对不同技术知识存量区域的技术专业化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社会网络理论在专利引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专利价值的不断提升,出现了众多专利分析方法以评价专利价值.其中,专利引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专利评价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尤其是社会网络理论中的向心度分析和结构空洞分析,结合专利引用的特点,构建专利引用网络以判断网络中各专利的重要性和技术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2.
新兴技术跨界创新推动了知识网络的跨界融合演变。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构建专利引文网络,研究新兴技术知识网络跨界融合的知识流动路径演化和网络态势。结果表明:新兴技术知识流动路径按照“单向路径-混向路径-双向路径”模式演化,核心企业和外围企业的不断增加拓宽了双向路径的发展空间;知识流动路径数量的激增和方向的分散导致企业和地区知识网络跨界融合的涌现,呈现出异质性知识增加、知识连接灵活、网络规模扩大的跨界融合特征;中心企业与中心地区通过“中心地区自引、非中心地区引中心地区”的知识流动偏好进一步强化跨界融合能力,体现出明显的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13.
杨中楷  刘倩楠  于霜 《科研管理》2011,32(5):149-155
利用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库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专利引文网络对不同技术领域间的关系进行考察。通过追踪不同技术领域间的专利知识流动展现网络的宏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领域间的专利引文网络具有总量流动平衡、内部活动频繁、外部偶有集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对融入引文内容的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流动规律与模式展开系统研究,以期 为引文网络中的知识扩散、转化与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方法/过程】选取描述性统计量和网络分析指标,对 知识节点的知识流动能力及角色、知识群落的知识流动类型及结构、整体网络的知识流动分布特征及结构特征进 行深度刻画和剖析。【结果/结论】依据CNKI数据库主题期刊论文为测度数据,分别构建“智库”“数字人文”“数据治 理”三个主题的引文网络,并依据文中方法比较分析其间知识流动特征的异同。文中方法能够深入挖掘学术文献 间的知识关联,弥补过去引文网络知识流动研究中因忽略深层次引用信息而产生的缺陷。【创新/局限】本文采用多 种指标与方法对引文内容视角下引文网络知识流动规律与模式展开系统研究,但是未从整体引文网络中抽取反映 某一或某些知识属性的个体引文网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2012—2016年长三角地带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71所高校与企业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专利合作网络空间分布特点与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四省之间专利合作关系的合作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表现出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江苏省在校企专利合作总数、进入社会网络的高校数量以及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频次方面都居于首位,上海市次之,浙江省位居第三,安徽省最低。并且"985/211"类型的高校比普通高校的校企合作数量多,理工科/综合类高校比师范院校、财经院校的校企合作数量多。  相似文献   

16.
杨冠灿  刘彤  陈亮  张静 《科研管理》2018,39(11):122-131
专利引文由于在科技评价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然而,作为专利引文研究理论基石的专利引文关系形成的影响因素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随着网络分析方法的深入,围绕着专利引文网络结构特征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专利引文关系的形成受到了来自属性特征之外关系特征的影响,而现有的以回归方法为基础的统计推断方法难以将这些因素纳入进分析框架中来。本文借鉴指数随机图建模理论框架,将影响专利引用关系形成的若干因素归纳为网络自组织过程,属性特征影响过程与外部情境影响过程等因素,以PATSTAT风能数据为基础,本文根据不同类型的影响过程分别构建了若干独立的过程模型以及综合模型,通过对不同模型参数估计结果以及拟合优度的比较发现:专利的属性特征对于专利引用关系形成的影响被高估了;而引用关系的自组织过程对于专利引用关系的形成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该研究结论的发现,为下一步改进专利引用关系形成影响因素问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