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都说现在的孩子难教,他们什么都懂,但又什么都不太懂。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进入了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上升期。这一时期,他们已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赖,逐渐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自己的看法,并往往用挑剔的眼光来加以评价。因此,他们的性格也往往处于一种非常矛盾、变化无常和严重失衡的状态之中。怎样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并使之“育人无痕”呢?在教育中,我充分利用每天的晨会课时间,在班内开展了“美文”欣赏活动。在长时间的欣赏活动中,让美文悄悄滋润孩子们的心…  相似文献   

2.
都说现在的孩子难教,他们什么都懂,但又什么都不太懂。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随之迅速成长起来。这一时期,他们已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赖,逐渐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自己的看法,并用挑剔的跟光来加以评判。因此,其性格往往处于一种非常矛盾、变化无常和严重失衡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3.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上课时或上完课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你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往往回答我的是:"没有问题了,我们都懂了."那么学生们真的没有问题了吗?显然不是,从他们的作业和练习就可以看出,其实他们是有问题的,只是不敢或不愿提出来,或者说有的学生就不能提出问题.他们缺乏必要的问题意识,这也成了他们不能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学生心理特点毕业班学生的生长发育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阶段,心理也相应地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成人感加强,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开始着重审视自我,追求独立的人格,摆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约束,跃跃欲试地要踏入社会。他们什么都想学,但都难以学精,往往虎头蛇尾,最重...  相似文献   

5.
论高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航 《大学时代》2006,(11):63-65
高职大学生处在“理想——冲突——现实”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心理与人格的弱点等原因,他们的自我意识往往发生偏差,出现消极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如果我们帮助高职大学生了解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特点、规律和矛盾,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评价自己和控制自己,善于利用每个成长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那么他们的人生将会快乐而充实,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6.
学校中,人们通常都是以成绩论高下.绩优生们耀眼的成绩引来了老师、家长的掌声,获得了同学们的赞叹.在如此美丽的光环之下,绩优生的德育却显得暗淡无光.一些老师认为他们是好学生,好孩子,不用教就什么都懂,相信他们能分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自我评价偏差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时期是人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其自我意识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而典型的分化、矛盾、统一与转化的过程。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自我评价能力日益提高,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但是由于他们的身心还处在发展变化中,心理还不成熟,知识和阅历毕竟浅薄,所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常常会有较大差距,往往导致自我评价产生偏差。这不仅有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正确发展,而且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交流、合作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丰富信息的阅读和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能力的重要性更见凸显.但相反的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日见薄弱,一看什么都懂,一考许多窟窿,这在中职生身上更是明显.我揣测,学生对语文不重视,一方面,可能是现代传媒发达,他们从小就从诸多渠道接受语文熏陶,知识面广,懂的东西多了,好像什么都懂了,就不愿再深究,广而不深,比较肤浅;另一方面,语文知识因为常用,"迫在眉头常不见",感觉没有学的必要,或者不学也没感觉到日常交流的困难,对那些明显感到困难的数理化学科却倒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9.
自我意识是左右人的个性和行为的关键,是高职学生成才的主控因素。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活动采取什么态度和评价,会直接影响其成才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分析了高职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倾向性,提出了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林斌 《文教资料》2008,(13):94-96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在对自己的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自我评价的发展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活适应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通病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事事都要我第一、我最好.……  相似文献   

11.
拆去那堵墙     
小时候.总以为父母什么都有.什么都懂.我有什么问题都要仰起小脸问他们,还总爱缠着他们说话、撒娇,觉得我们之间可以无话不谈。  相似文献   

12.
一个小男孩非常苦恼,因为他发现有好多事情,别的大孩子都知道,而他却总是不明白。“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母亲有一天对他说,“每个人一生要学的东西很多,如果在他七岁时就什么都懂了,那不是什么好事。”“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我喜欢这位母亲的话。不懂本身没有错,而如果认为不懂是因为自己比别人笨,从而自卑自弃,那就错了。也许,有人会对你说些他们懂而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朦胧时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我评价能力。他们有着极强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是他们心目中最神圣的偶像。他们往往把老师的话视为真理。古今中外,由于教师的评价使学生受到鼓舞,走上成才之路的大有人在;但造成孩子心理失控、或自暴自弃的也不乏其人。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更大,更有效,更客观。下面是教师评价学生时常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是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将影响和制约人生选择和行为取向。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本文在阐明什么是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如何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5.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一个组织体系中,来自于群体的规范与压力往往会通过自我意识的内化改变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对群体规范和自我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辨证统一的拓展,并以学生社团这一典型的群体自治型组织为载体,分析了在群体规范的支持、评价、推动、导向下,如何通过对学生社团的科学建设,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有效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听力受到损伤的学生,往往会因为信息渠道单一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社会中的地位,致使自我意识偏差。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或表现出无所适从、忧心忡忡;或表现出胆小、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或表现出自控能力弱,懒散、懈怠,没有自觉性;或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遏事想到的总是自己,而不是他人和集体;或表现出盲目自尊,过高地评价自己,取得细微成绩便沾沾自喜,做了错事却很少自我审视、自我检查等等,这些都说明自我意识较为薄弱。因此,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对聋生的人格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我意识,简单地说,就是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形式.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但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以及认识自身和环境而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青年时期是自我意识的突出发展时期,而大学阶段又是青年时期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以至认识的发展,是人生最有价值,最为重要的心理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是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将影响和制约人生选择和行为取向。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本在阐明什么是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如何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9.
如期而至的青春,带来了中学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也带来了自我意识的增强.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制约,他们的自我认识往往会出现过低或过高的偏差.他们或是自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失去信心;或是清高,对别人不屑一顾,像只骄傲的孔雀.现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从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入手,通过讨论、交流、掌握客观、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自我评价,就是主体通过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社会价值的一种体验.自己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它是自我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简单讲,就是指一个人是怎样看待自己、评价自己.初中阶段是自我评价的最佳发展期.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对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行自我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明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主动地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加以调节.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有着积极正确评价的学生更富自信,在学习上更容易成功.当代教育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日益繁荣,成功教育、激励教育、情境教育、愉快教育等各种教改实验在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以看到他们无不把重点放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主体意识的追求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良好品行的养成等全面素质的发展都与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有关.自我评价作为学生自我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成为影响主体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认识初中生自我评价的形成与特点,井采取相应的对策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试从教师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