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色游戏活动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要依照幼儿的意愿进行。教师到底如何组织角色游戏?一直是幼教界争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经过学习和实践,我的体会是: 一、以孩子为主体,教师进行启发指导和影响。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及游戏规则的制定,都应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独立确定。幼儿喜欢玩什么就让他们玩什么。角色游戏的内容、动作、对话,都应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发现有不妥时,教师可采用提问、反问、惊讶的口吻,采用提议的口吻及提供玩具和有关材料等方式,去间接地指导和影响幼儿,使游戏活动正确进行。例如:游戏开始了,许多小朋友一下子都拥到“娃娃家”,互不相让,影响了游戏的正常进行,怎么办呢?我就用提议的口吻问:“你们这儿有几家人家啊”“谁和谁是一家?”……较灵活的孩子就马上会意识到:“我们赶快分成两家或三  相似文献   

2.
李晓燕 《教师》2019,(1):88-89
玩具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玩伴,每个幼儿都有很多玩具,这些玩具有趣、新颖的特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玩耍中快乐成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制玩具开展户外活动,通过教师制作和幼儿制作两种方式来获得玩具。在户外游戏中玩这些玩具,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户外游戏活动有效进行,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玩教具是指在幼儿教学中的教具与玩具,学生通过玩教玩具既能开心游戏也能学到知识。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常常喜欢用玩教具引导幼儿游戏。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玩教具时,如果能适当引导幼儿用玩教具学习,幼儿会在游戏中受到初步的教育,否则玩教具可能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不大。现以几个教师利用玩教具引导幼儿学习的例子说明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一、使用玩教具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4.
在领导角色游戏的方法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教师包办代替,从确定主题、分配角色到分派玩具材料,都由教师包办,幼儿在游戏中只能被动地摆弄玩具,做一些模仿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另一种是教师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无计划,无组织,无指导,幼儿拿着玩具,喜欢怎样玩就怎样玩,失去教育作用。针对上述倾向,在领导游戏的过程中,我试着采用“放”与“导”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做到既不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幼儿,但也决不放任自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对幼儿管得多,许多该由幼儿学着做的事情都由我包办代替。每天早上晨间活动多数是室内桌面游戏,幼儿按小组坐好,由教师发玩具,不管幼儿喜欢不喜欢这种玩具,不管本组的同伴是否合得来,都要在组内玩,不许离位,不许大声说话,玩后也在往由教师收拾玩具。结果,有的幼儿宁愿坐在位置上,什么玩具也不玩;有的幼儿则在组内哄闹。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造成了幼儿心情不愉快,对活动不积极,个性受到了压抑,人际关系得不到发展,自理能力得不到培养。这学期改变了做法,晨间活动前,我把各种各样的玩具放在每组的桌子上,然后再让幼儿自己挑选喜爱的玩具,自己组织几个合得来的小同伴,  相似文献   

6.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游戏.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的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测定规则,发挥创造性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但过去对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认识不足,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包办代替,由教师编导角色游戏,确定主题、分配角色、分派玩具材料,幼儿在游戏中只是按教师的要求被动地摆弄玩具,模仿成人的生活和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另一种是放任自流,教师无计划、无组织、无指导.幼儿拿着玩具想怎样玩就怎样玩。失去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根据幼儿园的教育任务,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角色游戏,我在指导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在放手开展角色游戏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综合活动:《我喜欢的水果》设计理念:小班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游戏化的情境和直观形象的感知以及丰富多彩的环境创设和多样化的材料准备。使每一个幼儿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得。因此本次活动的设计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积极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真正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幼儿园管理的行政法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其精神。下面谈谈我们在学习《规程》有关体育活动方面的内容时的几点想法: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的游戏活动内容和活动的组织方法,必须是能使不同年龄幼儿产生兴趣的。幼儿一般都喜欢大家一起同时玩的游戏,但他们又喜欢自己玩自己的。例如,大家一起玩球时,实际上他们仍是自个儿玩,而不会与别人协作玩。他们喜欢自己创造性地玩,却不喜欢老师规定活动的方法和次数,长时间地排队,轮流等待,一个一个地出来做规定动作。因为这样无法使幼儿产生兴趣,更谈不上  相似文献   

9.
整个活动给人一种“教师操控安排活动,幼儿被动参与”的感觉。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作品协调的情景与氛围,才有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情境。教师可事先布置好音乐场景,直接导入主题:“孩子们,你们听,咚锵锵,咚锵锵,小玩具们要做游戏了,他们在玩什么游戏?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主动创编角色动作。如“谁会用动作来表现小木偶、小狗、小马、洋娃娃和小鸽子?”“看,玩具们玩得多开心,让我们也跟着玩具们一起玩吧。”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的…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园里孩子最喜欢玩的就是区角活动,但语言角孩子们都不太愿意进去玩,因为孩子们认为不好玩。因为枯燥的识字游戏和翻看多遍的图书让他们觉得毫无新意。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但要使游戏能深入,高质量的开展起来,使幼儿的创造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各方面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教师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即为幼儿开设一个开放性的游戏环境。我认为在语言角内创设一个幼儿喜欢的游戏环境可以帮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教育幼儿爱护玩具、珍惜玩具,知道使用玩具的正确方法。准备:1.布娃娃、羽毛球拍、积木、玩具小汽车及图书若干。2.用损坏的玩具、图书等布置成“玩具医院”。3.纸、剪刀、胶布、胶水等。过程:(一)组织幼儿玩新玩具。1.出示新玩具,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2.教师特意与个别不爱护玩具的幼儿一起玩。3.活动后谈话:你们喜欢这些玩具吗?为什么?有一个地方的玩具  相似文献   

12.
活动要求: 1.让幼儿知道幼儿园的玩具和图书是给大家玩和看的,小朋友要爱护玩具和图书,轻拿轻放,玩完看完后要放回原处,摆放整齐。2.让幼儿懂得玩具、图书来之不易。3.教育幼儿互相谦让。活动准备: 1.新玩具、新图书及供幼儿玩角色游戏的材料各若干。2.为参观印刷厂、玩具厂等作准备。3.与家长取得联系,要求他们配合主题进行教育。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样爱护图  相似文献   

13.
《福建教育》2014,(9):46-49
近期,在教室外的走廊空出一块大的场地,教师开设了自发游戏医——“好玩区”。在这个区,幼儿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在这个区,教师没有提供精心设计和准备的玩具,也没有规定区域主题和活动规则,一切由幼儿自主、。一次谈话活动后,教师让幼儿在这个区自由游戏,幼儿顿时傻了。不知道要玩什么、怎么玩。、和当初新设立的活动区轰轰烈烈的“抢位大战”相反,来“好玩区”玩的都是在“热门区”没位置的幼儿。就这样,“好玩区”默默地开放了,第一次来了8名幼儿,他们很自觉地分成4组,坐在椅子上聊天,不知道是真聊还是假聊,看着他们好像挺无聊的.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玩沙游戏是幼儿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力的象征。丰富多彩的玩沙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强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本文针对目前幼儿玩具日益科技化、电子化、价格高昂化的现状,特别指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幼儿玩沙玩具的意义和作用,详细介绍了玩沙工具分类、制作方法以及在玩沙活动中利用废旧物品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在创造性游戏的准备工作中,教师常常将玩其按游戏主题归类存放:娃娃家的放一箩:理发店的放一筐:医院的放一箱……分散放置于活动室较固定的地方,在游戏开始时由“经理”或“院长”把相应的箩筐搬到本组的活动区内。这种玩具存放法,幼儿在游戏时只能在本组的箩筐里选择玩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因为创造性游戏是一种自由度、随意性较大的游戏,教师很难全面地预计幼儿游戏中所需的全部玩具而为之做好准备。当幼儿突发想到出乎教师意料的游戏情节时,很可能会由于玩具材料的供不上而中断或消失新的游戏。鉴于此,我们不妨改变一下玩具的存放方法,改按主题存放玩具为按玩其的性质存放。即将工具、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区域游戏做出了明确的解释,"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途径之一,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幼儿自选游戏。"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玩不是随意的,而是要在教育要求下玩,使孩子们在玩中有所发展。区域游戏正是满足孩子们在玩中学的一种有效方式,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置区域游戏,采取何种游戏方式来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养成呢?  相似文献   

17.
所谓混龄游戏就是由幼儿自主选择玩伴、自主选择游戏和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共同玩同一个游戏的活动形式,这种游戏形式打破了常规的同一级的幼儿在一起由教师统一组织玩同一个游戏的模式,让游戏真正回归到幼儿手中,让他们自主游戏,不再使幼儿在教师的监督下,限制在一个游戏里无聊地、机械地在玩自己不喜欢的游戏。这种新型的游戏模式让学前教育的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前的由教师说"来玩这个游戏",发展到幼儿说"我要去玩那个游戏",真正意义上让幼儿做了游戏的主人,让学前幼儿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幼儿教学实践活动中,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玩具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科学有益的教玩具,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促进幼儿较快适应在园的学习和生活,为其终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为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决定了游戏和教玩具是他们认识世界、实现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过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幼儿园教师总是支配受教育者,充当了一个指挥员的角色。但在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如果以“同伴”的角色参与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是否有着积极的意义呢,我经过四个方面的实验研究表明,结果是肯定的。1.随机抽取8名大班幼儿,玩跳房子游戏,每次20分钟。结果发现,教师在游戏中角色发生变化以后,对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2.随机抽取10名中班幼儿,用大型积木搭建公园,每次25分钟。结果证明,教师在活动中角色的变换,对幼儿创造性的发挥有积极意义。3.选取基础相当的两个班进行比较,开展题为“圆的和方的”的计算活动,结果实验班的掌握速度、程度明显优于对比班。4.对中班25名幼儿进行测验,问:你喜欢哪个老师?为什么?结果100%的幼儿喜欢经常与他们一起游戏的那个老师,理由是那个老师经常和他们一起玩。  相似文献   

20.
《走进游戏走近幼儿》编著:徐则民洪晓琴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只要保证游戏时间,没有哪个幼儿不会玩的。如果说玩具是幼儿的教科书,幼儿在使用玩具的游戏中学到了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那么幼儿游戏则是教师的教科书,教师在与幼儿互动的游戏中学到的是关于幼儿心理、幼儿发展的知识。因为游戏展现的是幼儿的内心世界,是幼儿小步递进式地自我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