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尽快地发展我国女子冰球运动,提高技术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参加女子冰球比赛的运动员年龄大小不等,所以在比赛中的竞技水平也不相同.建议在今后的女子冰球比赛也应和男子  相似文献   

2.
目前 ,女子冰球发展较为迅速 ,技、战术也越趋男子化 ,提高运动员的个人对抗能力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通过中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速力训练和辅助训练器材的改革以及加强培养运动员的对抗、反对抗的心理意识 ,使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的对抗能力在短期内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女子冰球发展较为迅速,技战术也越趋男子化,因此提高运动员的个人对抗能力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通过中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速力训练和辅助训练器材的改革以及加强培养运动员的对抗、反对抗的心理意识,使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的对抗能力在短期内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就第12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女子冰球比赛而言,除哈尔滨队外,其他地方球队水平提高幅度较低,缺乏优秀运动员的涌现,未能使我国女子冰球整体实力得到有效提高。如何振兴我国女子冰球运动,重新回到亚洲霸主地位,走向奥运,是我们冰球界人士关心的大事,是值得我国冰球届人士探讨和认真思考的问题。认为运动员编制、经费和运动员转业安置的政策,赛事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难,女子冰球没有形成梯队建设,运动员过早退役,专项发展资金短缺,缺乏职业化和民间的普及程度的降低等是阻碍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采取敢于加大投入,打好基础、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建立国家型的人才培养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女子冰球运动向职业化、社会化发展等多项措施促进我国女子冰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减少比赛犯规行为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凯  李庆明 《冰雪运动》2010,32(1):30-34
正确认识比赛中运动员犯规带来的危害,对加强和规范技术动作合理性,强化合理阻截意识,减少比赛中运动员犯规行为,提高比赛的胜出率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世界女子冰球运动员犯规的特征,我国运动员犯规与失分的关系,提出采用强化针对性技战术训练、加强心理训练、学习现代冰球理论、提高抗裁判员失误判罚的能力等措施减少与预防比赛中运动员的犯规行为。  相似文献   

6.
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我国女子冰球发展概况的分析,揭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显示缺乏独立建制的女子冰球职能管理部门、缺乏资金支持、球队比赛机会少、队员退役安置差、后备人才匮乏等因素是阻碍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冰球运动人口、设置独立建制的女子冰球职能管理部门、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运动员退役保障机制等相应对策来推进我国女子冰球运动的发展,使中国女子冰球重铸辉煌。  相似文献   

7.
女子冰球运动员运用身体阻截技术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红  朱立东 《冰雪运动》2008,30(4):39-41
合理运用身体阻截技术,可以使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既不造成犯规,又可以很好地阻截对方的进攻。在训练与教学比赛发现,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在防守时,经常盲目利用自己的身体去阻截对方队员的进攻,既控制不了球权,又形成了自己的防守犯规。提出在训练中正确理解比赛规则、合理的运用身体阻截技术,加强合理的、科学的心理素质训练,加强体能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等措施提高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合理运用身体阻截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如何对女子冰球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调控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在女子冰球训练和比赛中,重视心理训练、重视赛前的心理调控,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调整好自己的竞技状态,争取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女子冰球项目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刻认识女子冰球项目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的规律,对提高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理论设计与实验对女子冰球运动员的训练结构及负荷特点进行研究,试图完善女子冰球运动年周期训练结构理论,揭示女子冰球运动训练负荷的规律及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年周期训练结构和训练负荷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提出训练周期由年、大周期、中周期和小周期等构成,不同类型的训练周期由多个训练阶段与不同的训练时间组成;以小时、分钟、公里、公斤以及心率负荷的量度指标并分为最大、次大、中等和小4个等级建立负荷与训练评价体系。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设计在国家女子冰球队的应用表明,掌握女子冰球运动周期训练结构与练负荷动态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实现训练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0.
冰球比赛中运动员行为犯规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0  
李美霞 《冰雪运动》2007,29(1):34-36
探究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的原因,对提高教练员、运动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在比赛中合理运用规则,减少行为犯规和获取比赛的最终胜利,以及促进冰球运动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论述了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的消极作用与危害性,从运动员行为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寻找产生犯规的原因,试图能够更客观地认识和解决比赛中的犯规问题。认为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通过训练、教练员的严格要求和运动员自身的努力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  相似文献   

11.
于亮  尚久华  高航  王亮 《冰雪运动》2009,31(5):33-37
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导致其不能出现好成绩,甚至过早结束运动生命的重要原因。对中国国家女子冰球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显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腰部扭伤和腰肌劳损是主要运动损伤,比赛与训练中的致伤动作依次为身体阻截、球杆阻截、对方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等,疲劳、带伤训练、意外伤、身体局部负担过重等均是女子冰球运动员常见的致伤因素。建议应结合女子冰球运动的特点进行医务监督,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 现代女子冰球运动,比一百年前开始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为盛行并受到重视。但女子冰球一直沿用男子冰球的竞赛规则;1992年在芬兰坦佩雷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中,国际冰联制定了比赛实行无身体阻截的规则。这一特殊的比赛方式首先出现在女子冰球比赛中,主要是为了强调传球、滑行、射门和组织进攻的艺术性及保护女子队员的人身安全。本文对女子冰球比赛中易出现的身体接  相似文献   

13.
女子冰球技术同男子一样,具有多元、对称和组合变异的特点.无论是滑行速度、射球力量或是身体接触,当速度和速度力量增长,滑行速度和射球力量指标也相应提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通过对2014-2015赛季国家女子冰球队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总结女子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显示的特点和身体训练同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别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身体训练的水平,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世界锦标赛有关资料的技术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女子冰球运动员滑行的速度和比赛积极性指标不亚于任何队,而强行突破、强行阻截、近身对抗的能力明显低于其它队。可以说,对抗能力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女子冰球运动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谈冰球运动员的团队意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团队意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旨在加强冰球运动员团队意识的培养,从而有效保障冰球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以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6.
今年德国将举行首次女子冰球锦标赛.这样,男子运动的最后一道防线也被女子运动员冲破了.在参加比赛的女子冰球队中,将有来自靠近奥地利边境的巴伐利亚地区的弗尤森队.有关女子冰球运动的消息比男子更引人注目.例如,弗尤森的姑娘们可以通过阅读当地的报纸得知她们的训练时间.她们的训练时间通常安排在晚八点钟.如果训练时间改为晚七点,没有看到当天报纸的运动员就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冰球比赛充分证明团队凝聚力对战胜对手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培养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团队凝聚力尤为重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科研方法,对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团队凝聚力培养的作用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青少年冰球运动员中存在着不断增强的自我意识导致团队观念淡化、团队合作意识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在冰球教学与训练中加强协同配合能力的培养,在激烈的比赛中通过提升技战术水平培养默契配合的精神,构建良好的冰球运动队体育文化氛围等提升途径,为有效提升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团队凝聚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吕景富 《冰雪运动》2002,(4):25-26,52
通过国际、国内冰球比赛分析,找出我国冰球比赛中争球问题与国外相比之间的差距,指出提高我国冰球运动水平的关键是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女子冰球运动员生理和心理及训练特点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论述女子冰球运动员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强调女子冰球运动员在训练时应注重力量素质,短传配合技术及经期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量法等分析我国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使教练员对冰球运动员的体能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理论层面上达到指导训练的作用。通过与世界优秀女冰运动员比较得出: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身高、体重普遍较低,体脂重水平较高,宽度与维度指标偏低,个别运动员肺活量较低,核心区域力量薄弱,身体稳定性不高,力量不够全面,力量耐力较弱。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教练员对体能的认知水平是导致运动员身体功能失衡的主要原因,训练中不重视监控及训练后不采取恢复措施是导致运动员伤病多发的重要原因,运动员的选材面小,难以形成竞争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