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显微镜维修二例湖北房县一中陈立富显微镜是生物学教学和科研的常用仪器,只有保持显微镜的良好性能,才能保证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然而显微镜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一些“毛病”,其中最常见的“生病”是镜筒自动下滑和倾斜关节失灵,这就需要及时进行修理。下面谈...  相似文献   

2.
一、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二个一”:一是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  相似文献   

3.
高二生物实验,有四个实验要用到生物显微镜。作为一名生物实验员,除了能正确使用生物显微镜外,其中的一些常见数字也应了解清楚,这对于提高自己使用显微镜的能力会有帮助。1 物镜上的主要参数物镜上通常标有“40/0.65”,“160/0.17”等主要参数,其中“40”表示放大倍数,“0.65”表示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简写为N.A),“1601/0.17”分别表示镜筒长度  相似文献   

4.
镜筒自动下滑是显微镜的常见故障,而农村中学专业教师缺少,使这一常见故障得不到及时修理,影响了正常教学使用,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开展。现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谈谈普通生物显微镜镜筒下滑的维修方法。1 故障原因大多数普通生物显微镜镜筒下滑原因主要是粗调的故障,一是粗调过松,二是粗调过紧,学生使用时用力过大,使齿条磨损造成的。2 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从事实验工作已多年,发现学生使用显微镜常常出现下列一些错误。1 玻片标本未移到通光孔中央,找不到标本 玻片标本是否移到通光孔中央要凭肉眼观察,由于观察误差或标本太小,在移动镜筒观察时,可能观察目标仍未位于视野中央,找不到观察目标。有的同学可能会重新调整玻片标本,下降镜筒再次观察,还是观察不到,以  相似文献   

6.
显微镜的操作目标及其评价安陆市实验中学(432600)王国武一、显微镜的操作目标1.安放(1)取送显微镜的正确姿势是右手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或者是左手握住镜臂,右手托住镜座。(2)将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上稍偏左一点的地方。2.对光(3)把目镜放在镜筒...  相似文献   

7.
小经验三则     
小经验三则松滋县一中黄元雄(434200)如何临时处理显微镜镜筒自动下滑现象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常常出现部分显微镜自动下滑现象,这种现象出现后,在课堂内很难一下子较完善的处理,临时解决的办法是:在镜筒的齿条上均匀撒上一层经过充分研磨的松香粉末,加上适量...  相似文献   

8.
初二《生物》实验一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通过实验 :使学生认识人体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组成结构 ,并能辨认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为能达到实验目的 ,并使学生通过实验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实验观察 ,就要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要做到四个“三” ,即 :“三净”、“三轻”、“三一”、“三中”。“三净”是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 ;在“漱净”的口腔中刮几下 ;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三轻”是 :一是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二是将盖玻片“轻轻”地盖在水滴上 ;三是使用显微镜要“轻拿…  相似文献   

9.
普通复式显微镜是一种比较精密的光学放大仪器 ,是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最基本的仪器之一。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正确熟练地使用显微镜 ,自己还要懂得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原因及对策。问  题原  因对  策镜筒在纳受槽中摆动1 固定压板螺丝松动2 压板与纳受槽壁磨损 ,接合不严1 取下齿条 ,拧紧压板螺丝2 取下镜筒、齿条、压板螺丝用平油石稍研磨压板 ,槽壁镜筒调好后自行下滑1 固定滑条两端的螺钉松动2 齿轴与齿条磨损 ,齿距过大3 齿轴与齿条牙齿损坏1 抽出镜筒 ,将固定滑条的螺钉…  相似文献   

10.
观察“布朗运动”是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一章中的重点演示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效果,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布朗运动”的真实过程,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实验,我们采用了电教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实验器材 除传统实验要求的器材外,还要准备摄像机一台,液晶投影仪(或电视机)一台,自制遮光筒一个.遮光筒制作方法如下: 用包装用的泡沫(5 cm × 5 cm,厚度适当)一块,硬纸板一张.将泡沫削成直径4.5 cm的圆盘,中心打孔,其孔径与显微镜镜筒直径相同;再将硬纸板卷成直径为 4.…  相似文献   

11.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课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仪器.由于广泛的使用,镜筒自动下滑现象非常普遍,往往导致实验无法进行,甚至全镜报废.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镜筒与粗准焦螺旋中的螺纹间隙增大.我在此介绍一种方法,不用1分钟便可排除此病.办法是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至最高点,将镜筒拨出.然后剪取一段生胶带(五金店有售,用于接合自来水管的那种白色软垫带)压于其上.  相似文献   

12.
普通生物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不可缺少的常用工具。学习使用显微镜,也可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能力。一部显微镜若能正确使用,善于保养,是不容易损坏的。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往往只注意观察使用,忽视保养,而导致显微镜过早的损坏。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显微镜的保养知识教育。显微镜的保养应注意以下环节: 1.从镜箱内取出显微镜时,应左手扶住镜箱,右手握住镜势将显微镜从镜箱内平稳地拖出。当显微镜离开镜箱,便以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安放在适当位置。如果要拿走,则应将镜臂平贴胸前,稳步缓行。 2.显微镜的各部件应经常保持清洁。如机械部分有灰尘、污垢、汽水等,应及时用干净的软布或绸布轻轻擦拭;光学部分受了污染,应用专门的擦镜纸或脱脂棉细心擦拭,切忌用其它纸张或织物等擦拭。因油汗和水分会沾在透镜上使镜片发霉,损伤玻璃,擦拭时手指不可直接沾抹透镜。 3.观察安置液体较多的临时装片时,不能让镜体倾斜。切忌水、酒精或其它药品浸损镜头或载物台,如有沾污应立即用纱布醮清水擦洗,再用清洁纱布擦干。 4.转动镜头转换器时,应缓慢地旋转圆盘,不得推动物镜的镜筒,以免损坏螺旋和造成物镜光轴不正。接物镜的前镜头除在擦拭时  相似文献   

13.
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是生物学学科的实验基础。本文对运用显微镜过程中出现的实验操作不熟练、材料选取不得当、材料处理不规范等“异常”现象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在显微镜使用的实验课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实验指导的“讲解、示范;检查、指导;鼓励、总结”。另外,还设计了显微镜实验考核表,通过考核表对学生显微镜实验技能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15.
迅速而正确地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对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困难比较大.学生常常会因物镜提升过快,忽略了清晰物像,继续无休止地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镜提升过高;有时又小心过分,不敢转动细准焦螺旋,结果也找不到清晰物像.有个别学生还因违反操作规则而压破了载玻片.学生多半是在以后一次次应用显微镜的实验中逐渐熟悉高倍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有的学生甚至到高一还不能熟练地使用高倍镜.七年级生物学的第一个实验是“练习使用显微镜”,能否改进呢?  相似文献   

16.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仪器之一,也是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常用仪器之一,正确使用显微镜是生物类专业学生的一项必备技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刚进校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虽然对显微镜有了一定的接触,但不同学生对显微镜的接触程度不一样,有些在高中阶段没选修生物课程的学生对显微镜的接触非常少。因此,在大学低年级对生物类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显微镜操作训练十分必要。为此,我们在编写实验教学大纲时,专门将“显微镜的构造、使用与保养”列入其中,作为第一个实验来对学生进行显微镜操作技能的系统训练。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并探索出一套以“预习 测试”一“讲解 演示”一“训练 评价”为内容的“三段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致宁 《科学教育》2007,13(2):58-58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较为精密的光学仪器,是学生认识微观生物世界的有效工具,初、高中许多生物学实验都离不开它。如“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等等。通过显微镜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科学探索精神。但是在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有时会遇到障碍,显得有些困难。一种情况是:假如某学生已经正确地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而且找到了所需要的视野,但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例如:某学生在…  相似文献   

18.
镜筒自动下滑是显微镜的常见故障,而农村中学专业教师缺少,使这一常见故障得不到及时修理,影响了正常教学使用,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开展.现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谈谈普通生物显微镜镜筒下滑的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一年级学习使用显微镜的时间只有1节课。学生只能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名称,了解成像原理和初步学习使用规程,还没有练习使用就下了课。这样学生在分组实验课上因不会独立操作,又急于做实验,往往出现操作错误,甚至发生损坏仪器现象。因此,很有必要再安排适当时间,将使  相似文献   

20.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所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但紫色洋葱呈紫色的部位仅仅是鳞片叶的外表皮,并且只有二三层;而撕取外表皮对于学生来说较困难,因为操作不当,将会撕取两层以上的细胞,造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重叠,影响实验效果。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