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知识的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训练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甚至下降的现象.中学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高原现象",笔者就中学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原现象"是一个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暂时性的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例子也客观存在着.  相似文献   

3.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暂时性的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例子也客观存在着.  相似文献   

4.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甚至下降的现象。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工作热情下降,前进动力不足,甚至出现个性萎缩、职业倦怠,工作和自身发展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笔认为,要突破“高原现象”,就必须强化教育科研意识,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角色由“教书型”转向“专家型”。  相似文献   

5.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但在“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的继续上升。同样,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高原现象”。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应关注教师的“高原现象”,及时分析教师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并积极寻找克服的对策,增强教师战胜困难的信心。这样才能帮助教师突破“高原”现象,实现其专业的持续发展。一、正视教师成长过程中“高原现象”的成因教师成长过程中“高…  相似文献   

6.
论高考复习后期"高原现象"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所称的"高原现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竭尽全力而又提高很少的一个水平相对稳定的阶段.高原现象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乒乓球练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有进步,练习者非常刻苦却收效甚微,有时甚至有退步的感觉,这就是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plateau phenomenon)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但在“高原现象”之后,曲线仍然可以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8.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在“高原现象”之后,曲线又继续上升。当今,教师发展也出现程度不同的“高原现象”,表现为教师的专业德性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处于相对停顿、甚至稍有退步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记得2009年9月21日<美术报>的一位作者写了一篇这样的文章--<美术高考生应对"高原现象"策略谈>,文章分析了"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这里我要阐述的是在教育教学中观察到的.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由这种"高原现象"而引发的平台期的构成情况,以及如何缩短或尽量减少这种平台期.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平台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暂时的停顿或有所下降的现象的时间段.  相似文献   

10.
造成教师"高原现象"的原因很多,教师出现高原现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高原现象,一个学校的发展出现高原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这个学校的领导(更多的是一把手)自身出现了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11.
周哲 《甘肃教育》2011,(11):22-22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继续上升。笔者以为,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12.
高原现象是一个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暂时性的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例子也客观存在着。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学习阶段,有一些同学可能会遇到几次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中出现时而进步时而退步的波动起伏,甚至持续出现进步暂停或下降,难于提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学习阶段,有一些同学可能会遇到几次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中出现时而进步时而退步的波动起伏,甚至持续出现进步暂停或下降,难于提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所谓素质教育的"高原现象",是指素质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处于徘徊或原地踏步状态,不仅无法深入下去,甚至还有倒退的可能."高原现象"虽是事物发展进程中的暂时现象,但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就会拖长"高原现象"的逾越期,从而阻碍事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开始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现象。本文将对这种现象如何形成,哪种成因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克服英语中的"高原现象"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英语过程中,即英语技能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阶段性的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状态,在教育心理学上被称之为“高原现象”。本初探了“高原现象”产生的四种原因和克服“高的现象”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相当多的考生在中考、高考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其实这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称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客观存在,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是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  相似文献   

19.
“高原现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学习、训练到某个阶段,个体进步的幅度减慢或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短日寸间成绩倒退的现象。青年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中也会出现“高原现象”,主要表现为:使用效率下降,由“我要用”变成“要我用”;使用信息技术参与非教育教学项目,如:网络PK(player killing),在线聊天、上网炒股、网上漫游;  相似文献   

20.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所谓教师的"高原现象",概指教师在教师生涯中达到一定的发展高度后,由于种种原因,处于徘徊瞻顾的困惑期和停滞不前的无为少为状态.教师这一时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趋势,相对于其前期发展,无疑是走上了一条窄径,其发展空间相对狭小,于是乎,便截留了诸多的人生发展契机,也改变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