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学生个性的张扬是德育实效性的保证,所以德育创新模式构建应该以此为重点。学生不是被动学习的客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德育的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生个性品质、个性素质、个性信仰等不断内化与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个性不断被唤醒,不断被培养,主体道德人格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培养和张扬是德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应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它对我国德育具有启示性意义:德育应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德育应注重方法创新;道德评价上应引导学生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应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它对我国德育具有启示性意义:德育应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德育应注重方法创新;道德评价上应引导学生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心理需求,如何正确地评价和引导学生,如何张扬学生的个性并培  相似文献   

5.
在德育过程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关系德育的实效性。一是要体现对学生生命价值和个体需要的高度关注,实现国家、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价值需求的有机结合;二是要体现对学生在德育结构中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实现德育的主体回归;三是要着力于学生个性、创造性的培养,实现全面发展与张扬个性的有机结合。这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思维方式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人,这也是素质教育培养人的核心理念。读新课程标准.我认为通过激趣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关注学生,发现个性,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也就是个体化教育,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玲 《文教资料》2011,(10):119-120
新课改高举张扬学生个性的大旗,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已是现代教育的重大变革。新课改的推进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的出现.如何引导学生,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制订一个有效可行的德育评价标准越来越显得重要。面对这样的问题该如何推行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和重视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8.
李玉良 《考试周刊》2014,(73):173-174
中职教育的宗旨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能够满足自我个性要求的教育,全纳教育理念是与这样的理念相吻合的。全纳教育倡导教育要容纳所有学生,主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强调在实现班级学生统一目标的同时,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本文在全纳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探讨中职德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呵护青春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自制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处理好性心理和性冲动与学习和友谊与爱情这两个重要矛盾。有效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覃鉴晖 《广西教育》2013,(29):46-46,60
如今的学生个性张扬,使班级管理工作充满了挑战性。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德育、自我管理、激励教育、家校教育四方面,探讨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一、管理班级的前提是重视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抓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高校开展环境美德教育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内容创新的必然要求。顺应时代潮流,转变环境美德教育观念,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挖掘新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环境美德意识,对于塑造具有环境美德的新型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德育思想体系包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反映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德育原则方法,加强青少年教育的德育重点,指导德育创新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采取有效科学的途径与方法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规范化建设、德育与心育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制、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调研等方面是新时期深入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atients want to receive sexual health services from their physicians, doctors often lack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discuss sexual health with their patients. There is little consistency among medical schools and residency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garding comprehensiveness of education on sexual health. Sexuality education in U.S. medical schools and residency programs is reviewed, highlighting schools that go beyond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sexuality education.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sexuality instruction provided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andardizing sexuality education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school and residency programs, incorporating different learning models, establishing means of consistently assessing and evaluating sexualit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creating national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the practice of sexual medicine a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5.
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填充性道德领域真空状态的需要,是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加强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应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二是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三是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贞操观。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6.
从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揭示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围绕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探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高校传媒等,高师院校应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相应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出。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方法要立足于时代要求和国际视野,研究与借鉴西方学校德育方法的有益成份,以我国学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征为现实基础,走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把传统方法、借鉴方法、创新方法有机结合,促进我国学校德育向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全新背景下,高校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德育理念、德育模式、德育途径和德育内容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四求"创新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优化发展的必经之途。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德育"四求"创新的紧迫性、基本要求、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研发现: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专业师资队伍缺口大,目标德育化、辅导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完善专业教师内培外引制度、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心理测量和筛查体系以及心理咨询及跟踪评价体系、普及和完善网络咨询模式、建立家校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