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健康第一"理念的引领下,体教融合旨在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记录会议发言,对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主办的"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成果进行了述评。研究认为,体教融合可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协调稳步发展。通过正确认识体教融合的全面性、整体性、协同性、特色性和战略性,可以实现对体教融合理念的深层释析与解读。通过从方法学的层面推动体教融合顶层设计的落地化支持,加快体教融合与健康促进之间的协同进程,保障体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对接条件,提升体教融合与育人效应之间的关联水平,优化体教融合与科学方法之间的支持环境,把握体教融合与政策治理之间的现实机遇,将有助于优化体教融合实践路向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2.
记得1968年,毛主席一句话“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和同班的几名同学一商量,事先没有跟父母打一声招呼.就注销了北京市户口.去陕北农村插队了。母亲含着眼泪为我收拾行装,有什么可说的呢,收音机里天天放的都是“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的歌曲。  相似文献   

3.
从融合与创新双视角,对英国拉夫堡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经验进行剖析,以期为中国休闲体育人才培养及发展提供启示及借鉴。"三大融合"包含理念融合、制度融合和资源融合;"四大创新"囊括科研创新、智库创新、模式创新和引领创新。借鉴英国拉夫堡大学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我国休闲体育在专业建设中需转变理念、优化制度、融合资源,从而实现科研智库、齐头并进,模式多元、引领社会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4.
从融合与创新双视角,对英国拉夫堡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经验进行剖析,以期为中国休闲体育人才培养及发展提供启示及借鉴。"三大融合"包含理念融合、制度融合和资源融合;"四大创新"囊括科研创新、智库创新、模式创新和引领创新。借鉴英国拉夫堡大学的"三大融合"与"四大创新",我国休闲体育在专业建设中需转变理念、优化制度、融合资源,从而实现科研智库、齐头并进,模式多元、引领社会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开始收集实寄的军邮封片筒,涉猎清代、民国、解放区和新中国几个历史时期。从收集邮票到收集实寄封,这是我集邮爱好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6.
叶文智是湖南人。不知道在湖南话里头,这“神人”究竟何解,反正在北方话当中,这“神人”其实是兼具“人而神奇者”和“人而神经兮兮者”两种含义,往好听里说是高人,往难听里说是怪人,不过这两种界定放在叶文智身上似乎都说得通。[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政和比利时邮政于2001年6月12日联合发行特种邮票《陶瓷》一套2枚,其中一枚邮票图案是中国清代景德镇定烧瓷——粉彩壶。此壶现藏于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历史博物馆,是中西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它的造型具有典型的欧洲风格,而它的装饰又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其装饰技法——粉彩,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装饰之一。  相似文献   

8.
根据《上海集邮》在《编辑寄语》里透露的第4期的作命题是“学”。按理,我应该写一篇介绍海外发行的学家或学名邮票,但我想换一个思路,不写邮票上的学,而写集邮的学修养与邮票鉴赏之间的关系。集邮的学修养有助于提高邮票鉴赏的水平,而邮票鉴赏又可以反过来促进集邮的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对象:以往成功大型综合运动会市场营运成功经验。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结果与分析:1.广州亚运会赛事营销图广告互联网销售赞助商其它资源公关媒体促销活动广州亚运会如图所示广州亚运会的整体营销,应在制定细致完善的营销策略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所有的营销资源,如销售、广告、公共关系以及促销活动等,统一服务于赛事。2.亚运会赛事的主要收入来源召开一届成功的亚运会并使之赢利,除了要广开收入来源,成功构建亚运营销的策略之外,更重要的是把握好赛会若干个类型的收入与成本费用支出的配比。广州亚运会应特别关注的收…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人从来不会想到,属于他们的篮球世界竟然被他们视为没有火性,过于优雅的欧洲男人一点点的侵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奥运会是世界体育发展的风向标和展示窗口。进入21世纪,奥运会举办成本不断攀升,让许多申办国望而却步,同时,还有许多新项目期盼能够跻身于规模庞大的奥林匹克舞台。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的演变历程和2020东京奥运会项目设置的变动特征进行梳理,探讨2020东京奥运会项目变化对我国奥运战略的影响。研究认为,2020东京奥运会项目变动具有如下特征:项目设置规模空前、注重吸纳新潮运动项目、重视利益相关者;对我国奥运战略的直接影响是既增设了一些有利于我国运动员夺牌的优势项目,也增设了一些竞争对手的优势项目。间接影响,是有助于重塑国家体育形象,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削弱但新兴体育项目拓展迎来机遇。基于此,研究从政策设计、人才选用、保障措施等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在第24到29届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据此提出我国竞技体育的战略抉择.研究认为,体育体制与奥运强国之间、优势项目布局和奥运大国之间均没有必然的联系,基础大项的成绩与奥运强国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三大球项目的成绩对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形象影响较大.后奥运时代,我国应继续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大力发展传统优势项目,努力发展基础大项和三大球项目,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3.
曹景伟  李军 《体育科学》2000,20(2):43-46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归纳法,以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田径决赛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项群特征,以揭示田径运动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在上述3指标上的量值模式及特点。结果表明;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具有鲜明的项群特征。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运动员在上述3指标上不仅差异显著,而且其量值排序具有一致性。说明上述3指标可作为基础形态指标应用于不同田径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的科学选材。建议尽快建立中国田径不同亚类项群及其分组项目优秀运动员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常模标准,以提高我国田径运动项目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The 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IPC) is "To Enable Paralympic Athletes to Achieve Sport-ing Excellence and Inspire and Excite the World" .This ambi-tious vision remains the keystone to the success of the Para-lympic Games and IPC sanc…  相似文献   

15.
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针对我国奥运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对我国是否已成为体育强围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在对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体育强国"与"竞技体育强国"和"大众体育强国"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一,但目前还称不上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和"大众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16.
奥运会媒体运行是实现奥林匹克传播目标的重要支撑体系。《奥林匹克2020议程》及办奥“新规范”与中国“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媒体运行提出了新要求,其核心是节俭办奥与利益相关方体验同等重要,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历届奥运会媒体运行经验、规范以及未来奥运会媒体体验愿景,可为深度理解媒体需求、实现精准而避免浪费的媒体运行提供参考。基于奥运会媒体运行历史溯源、2022年北京冬奥会媒体体验愿景问卷调查、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深度访谈,以奥运媒体体验为研究重点,系统考察了奥运媒体运行体系中包含媒体后勤服务、奥林匹克信息服务、新闻中心与媒体村等媒体场馆建设及服务的多个子系统的规范与创新,发现专业、便捷、温暖、实用是受访中外记者对冬奥会媒体运行体系的核心体验目标。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备战是为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准备工作。随着国际体育法治的发展和奥运会体育纠纷解决的法治化,以及近年来我国在奥运会和其他国际大赛中遭遇的体育纠纷不断增加,通过奥运会法律备战,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已经成为奥运会备战的重要需求。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就我国奥运会法律备战的必要性、奥运会法律保障周期划分、奥运会法律备战的基本内容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在我国奥运会备战中,应该增加法律备战的内容,以东京奥运会为契机建立起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法律备战机制,成立奥运会体育法律团队,制定奥运会法律保障策略,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前、奥运会中和奥运会后的一定时间段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国际象棋是体育项目,理论上一直未消除人们的迷惑,而首次亚运之行,更增加了许多人对棋类项目与体育关系问题的疑问。本文通过探讨国际象棋纳入体育范畴的原因、国际象棋的本质功能和体育的本质属性,试探性提出应明确“国际象棋不是体育项目”、“棋类等非体育项目可以成为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等观点及其意义——消除众人疑惑;规范体育范畴;更利于其他非体育的竞技性项目进入体育平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体育学核心期刊中所载的抗疫文献为基础,对体育学抗疫研究特征进行分析。结论:在这场抗议战斗中,体育人积极贡献了学术智慧,从体育产业、学校体育、运动生理、居家锻炼、体育赛事、东京奥运会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为解决疫情给体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共同推进体育研究和实践的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提出了以疫情为背景的研究有待加强;对突发社会问题关注度和核心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体育学研究与公共卫生健康联系需要进一步强化等启示。  相似文献   

20.
奥运会组织管理的新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奥运会组织管理的新构想:奥运会借助于政治等异化力量求其发展;提倡国家办奥运而非个人主办;现代科技介入奥运会,对其实施组织管理;两国或多国联办奥运会;平衡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项目;奥林匹克运动应轻竞技体育,重大众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