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及开发利用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配置及开发利用情况,在对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情况比较后发现,有偿开放能以群众体育为主、注重服务质量,较多利用业余时问来满足大众需要,所以能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2.
四川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效益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四川12所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情况的调查,揭示了目前四川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现状,了解到影响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场馆自身的资源条件、经营思想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体调查的方法,对甘肃省普通高校体操场馆有偿与无偿开放方式异同的情况比较,得出有偿开放方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场馆管理经营机制,其更利于在现阶段提高甘肃省普通高校体操场馆利用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苏南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现状和干预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南高校中21%不对外开放,47.4%的学校实行有偿对外开放,31.6%实行无偿对外开放.无偿开放的体育项目主要是篮球,其次是足球、排球,而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因为场馆稀缺进行有偿开放.有偿开放时间主要是工作日以外的时间,晚上开放较多.影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首要因素是场馆条件,其次学校物质条件,而地理位置和校领导的观念也决定其能否开放.  相似文献   

5.
对贵阳学院体育场馆的有偿开放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合理化建议,促使我院体育场馆有偿开放尽快步入实施阶段,实现产业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对进入高校进行锻炼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用定量研究方式分析了影响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有偿开放的因素,并建立了预测模型。研究表明,不同特征参与主体对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有偿开放的运营模式态度差异很大。建议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在实施对外有偿开放的具体细节上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要,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满足群众锻炼之需。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较为优越 ,开放率很高 ,有偿开放能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运动 ;高校场馆资源的利用与场馆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以及思想意识、管理水平有关 ;资源开发的赢利效果受场馆条件和经营思想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体育场馆有偿经营模式探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分析法,对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偿开放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高校体育场馆的有偿性经营,从转变观念、加强宣传以及处理好经营与教学训练的关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探索了高校体育场馆有偿经营的模式,为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场馆有偿经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上海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理论和实际条件,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优势,寻找一条自我创收,自我发展的新思路,从而加快高校体育产业化道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天津市15所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天津市15所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15所高校的体育场馆分布状况差异较大,距教育部[2004]6号文件规定的基本配备要求有一定距离。同时,体育场馆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在服务内容、对象、时间和收入分配上也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和学校开放的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是两种不同形态的体育,但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力,只有通过学校开放,二者有效结合,才会在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独到的功能。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改变学校体育的封闭状态,通过学校开放,使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相互结合,形成全社会重视儿童青少年体育参与和促进全民健身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社团、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体育基金会三种类型的体育类民间组织向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我国体育组织架构的完善,但也存在各自的问题.在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体育类民间组织的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演进与思考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三个大阶段即恢复发展阶段、调整发展阶段和改革发展阶段的论述分析,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经验,认为:今后十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继续实施,2008年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我国群众体育也将保持一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体态势;群众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凸显,人们参与体育的程度将更加普及.我国群众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加适应群众体育发展的要求.场地设施建设、组织建设、法规建设、各种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引导体育消费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群众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生活化、社会化、法制化、产业化、科学化将成为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4.
苏南作为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开放年限久、效果较好且试点单位较为集中的地区,其开放模式较具代表性,通关过实地调研,进行系统研究;苏中及苏北地区研究发现中小学虽然具备了开放的客观条件(场地器材先进、齐备),但对外开放率较低。将苏中及苏北地区中小学场馆调研结果与苏南地区中小学校开放情况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其差距与开放瓶颈,更好地推进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主要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包括非介入性研究方法、专家访谈法、历史学、社会学等,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审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几十年来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现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发展过程和多元内容进行详细的挖掘,力图从新的视角解读和探索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研究认为:1)竞技体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积累与逐步深化的改革发展过程。2)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形成;政治、经济发展体制决定了体育发展的模式。中国足球协会脱离国家体育总局,标志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化。3)通过研究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管理新体制,以及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并分析各体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从体育发展规模的绝对量、相对量、发展速度逐年和长期变化趋势规律四个方面,对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构建了体育可持续发展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与时间的回归方程,并对我国体育将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竞技体育的年均发展速度快于群众体育37个百分点;反映群众体育发展状况的两个指标均在下降,群众体育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为实现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速度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7.
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经验表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对培养动机、兴趣、意志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分析,阐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才是全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