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素质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现代科技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新时期培养广大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其创新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提高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保障我国“科教兴国”战略顺利进行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基于上述认识,我校自1996年开始,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创设科技育人环境,搭建科技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科技兴趣,构建科技教育模式,全面提…  相似文献   

2.
1.1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培养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走科教兴国之路,既要重视科技创新,也要重视教育创新。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与时俱进,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为人先的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综合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5.
走科教兴国之路,既要重视科技创新,也要重视教育创新.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与时俱进,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为人先的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6.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核心,是一种发现问题、探求问题的方式,是一种综合素质。在小学英语中要掌握基础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创新教育创造环境;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梁其畅 《考试周刊》2008,(10):202-203
教学中教师要倡导求异式的教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敢于思想,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锐意进取、敢于怀疑、敢于向书本和权威挑战,不墨守成规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人的刨新素质的重要阵地,小学数学教育想要体现“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力、想象力,初步地获取知识的能力,简单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的品质;学会科学地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述自己的见解。一、重视教学氛围,孕育创新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心理情绪对认知创新活动具有扩展、强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要刊要点     
《教育》2012,(1):8
创新教育是课堂改革的关键《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年第24期发表侯延法文章指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  相似文献   

10.
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  相似文献   

11.
我校把科技教育做为自己办学的特色目标,实施了以科技教育为主的三大工程,取得实效。一、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工程科技教育环境氛围的营造是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激发他们投身科学热情的隐性工程。在创建科技教育文化环境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精心筹划和设计,比如:我们把校门...  相似文献   

12.
营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锤炼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疑、制造“悬念”,为学生提供乐于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的教学情境,是调节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悬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 ,是安邦兴国的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 ,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而神圣的责任。小学教育是这项工程的基础 ,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让他们能动地去学 ,独立地去思考 ,自主地去选择 ,积极地去创新。一、发扬民主 ,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要尽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 ,使…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法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智力水平、行为习惯、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教师提出不同的想法。教师要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  相似文献   

15.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把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设计成创造性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一、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意识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问和师生间相互讨论的多向交流。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能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如在讲《分子》这节课中,在演示“酒精…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并将科技创新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设计不仅要注重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关注高职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高职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高职学生科学技能和科学品质的培养;要鼓励高职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高职学生营造自由探索的环境,促进高职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实现人生目标的需要。主动思维的培育必须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予以充分的关注、扶持和积极的推进。首先,全社会要营造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培育的氛围;其次,学校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再次,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实验教学,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科技活动为载体推进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有利于探索创新教育新模式,而且有利于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学科的教学应当渗透创新的理念,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而宽松、舒适的课堂环境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活跃度。在初中课堂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或者表扬等方式让学生们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基本上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方法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