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人文素质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人文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关键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新课程下地理教学应加强人文教育,实现人文追求。  相似文献   

2.
沈致远教授在《科学与人文》的演讲中指出:“科教兴国,人文导向。”他说,光有科学,有技术,光是重视教育,还不够。所有这些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而这个方向只有人文才能够指出来。21世纪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的世纪。面对新的世纪,我校提出“和谐共进,人文见长”的办学方案,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全面发展,必然会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教育又有了创造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一个互动共进的过程,是时代赋予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普通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一种内在情感,是对人内在要求的指认,是一种社会价值。思想政治工作倡导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主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含量,在关注人政治素养提高的同时,还要着眼于情商指数、人性品格的培养,重视内在潜能的发挥和个体价值的实现。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理解和掌握人文关怀的教育意蕴将为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相似文献   

5.
人文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古今中外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理解不尽相同,但都与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密切相关.在奉科学为圭臬的当今世界,追寻生命的意义,传承人类的文明,实现人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无疑需要人文教育来扶正失衡的天平,充当“基石“的角色.人文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主要体现在为科学教育启迪方向,为人格建构奠定基础,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整个社会的人文素质担负引导、示范和提升责任.必须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高度来加强人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相融的世纪。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到“人文见长”,这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培养要求,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更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学语文同时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因此,语文教学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个性和人文思想。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黄绍丽  黄萍 《现代教育》2003,(20):11-11
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大都没有定位到人的发展上来,是人力的教育,而非人的教育。重视了对学生的精心塑造,忽视了让学生自我发展: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能力的培养;重视了专业教育,忽视了人文熏陶。在以人为本的21世纪,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但决定着自身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注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简而言之,即重视人的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化进程中所呈现的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以及对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它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社会系统运转的加速器,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作保障.整个社会系统的运作将会大打折扣。在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实现“和谐”的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人文关怀.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但是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资源的失衡。  相似文献   

11.
张艳云 《成才之路》2009,(13):44-44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观平天文以察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人类的教育要与天地协调,符合人的本性。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认为“人文”是一种使个人的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从本质上说,人文教育是指弘扬人性、重塑人的尊严,强调人文精神的教育。当代人文教育是应理性主义的科学教育而生,试图呼吁把人从机器文明中解放出来,还人以人本身。联合国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圆桌会义报告指出:“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提高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当前迫切需要回到具有关心特征的早期时代的价值观。”在物欲膨胀,人的精神萎缩的今天,反思教育,解悟“人”字,就显得更加必需了。  相似文献   

12.
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是教育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对人文关怀教育重视不够,实践领域中人文关怀教育不足。因此,教育必须以人文关怀为首要的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价值的研究和挖掘,提升人的人文修养;在教育中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构建人的精神家园,将人的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人们总是骄傲地将21世纪定义为知识经济的世纪、数字化的世纪、竞争全球化的世纪,却每每忘了它首先是"人的世纪",是要求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人被教育所"奴役",人在教育中"消失",这也许是当今教育的最大悲哀。直面21世纪的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最首要的都是把被"奴役"的人解放出来,把失落的人找回来,让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整合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精心策划、积极运作“两种教育”的整合,促进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还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两种教育”的整合,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里,没有高度人素质的民族,将会丧失民族精神。要强化人科学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就要用传统人精华强化道德教育,采用人渗透教育促进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代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着不同的特征。现代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浪潮迅猛发展的时代,正处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个性要求解放、社会和人的终极关怀得到重视的信息网络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主要表现出开放性、多元性、网络性和融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历史是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其实质就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过程本身,就是一部特殊的环保教育教材。环保教育在历史新课程中的比重显增加,历史新课标将“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命运”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孙增海 《河北教育》2009,(10):38-38
学校管理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两个基本理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想出发,强调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治理学校,前者重视人文关怀,突出的是人的发展与需求,而后者强调的是规范和秩序。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文教育受到冷落,高校毕业生人文素质不高,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了不利影响。21世纪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如何从更深层次、更综合、更合理的角度增强教育的完整性、有效性,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培养适应于21世纪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人文”一词在词典上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自古就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易·责》说:“放小利有收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现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指自然…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人文的互补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必要条件,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态势,符合科技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文章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研究生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方法,旨在培养既能献身科学事业又有高度人文关怀的现代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