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学校体育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兰馨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3):69-69,72
本文阐明了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个性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引起了众多的关注。通过对农村高中学生个性心理的调查,揭示农村高中学生个性心理存在的普遍问题,以期为《体育与健康》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6PF和SCL-90量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独立性与躯体化的相关性非常显著;敏感性与躯体化、忧虑性与敌对、恃强性与恐怖、兴奋性与恐怖、忧虑性与偏执成显著相关。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应完善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运用16PF和SCL-90两个量表对武汉理工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独立性与躯体化的相关性非常显著;敏感性与躯体化、忧虑性与敌对、恃强性与恐怖、兴奋性与恐怖、忧虑性与偏执呈显著相关。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应完善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运动锻炼、人格特征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采用集体问卷测试,分析了运动锻炼及其相关因素对中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能力知觉与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相关,运动锻炼的水平与中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关系。中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水平和努力程度对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个性人格特征影响锻炼的兴趣,而努力方式受性格的制约,心理健康与运动锻炼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个性心理因素的测试,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在稳定性、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4种个性特征总体状态良好,心理健康水平总体高于普通人群;男女生在稳定性与忧虑性两个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年级之间个性心理健康表现出“两头好、中间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张昕 《体育世界》2009,(12):92-9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有助于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从运动中获得的良好心理效应可与标准的心理疗法效应相媲美,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预防心理疾病,对有轻度及中度情绪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运动能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并提出了体育运动引导大学生个性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兴趣、情绪、意志、注意力等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承受运动生理负荷,而且还要承受运动心理负荷,这是由体育运动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运动心理负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完美个性的必要条件.冰上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形成冰上课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冰上课教学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提高教学效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运动心理学     
G804.82 20034503体院大学生自尊、个性、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ofsome psychological factors with mental health instudents[刊,中,A]/谭先明,王玉昕(广州体育科研所、运动解剖教研室)//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44-46表3 参10(SJ)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研究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中介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以271名体育学院学生(平均年龄为20.4±1.19岁,男216人,女55人)为研究对象,以心理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发现:(1)大学生之自尊、个性、应对方式及心理控制源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比较突出的因素有个性结构中的”情绪稳定性”、自尊、应对策略之”解决问题”及”求助”、心理控制源之”内控性”;(3)情绪稳定性、自尊、解决问题及内控性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存在着交互作用。结论: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要特别重视心理中介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身心、个性的发展,增强人们对心理卫生教育的认识,开展多方面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是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师范类、医科类和理工类大学生,并存在性别差异(新生除外)和年级差异,但无专业差异;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体育运动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它有助于智能的开发,积极情绪的培养,人格精神的塑造。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应把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作为重要目标,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密切结合,二者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体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情绪、认知、人格品质和社会适应性四个方面分析研究了健身气功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机理,希望能够为大学生通过练习健身气功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调查法、测验法和实验对比,旨在探索儿童在参与不同项目锻炼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心理特点的儿童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也不相同;反映儿童共同天性的娱乐性、竞争性的运动项目。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儿童心理调节,增进儿童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休闲体育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文章从促进身体健康;健全心理、发展个性;改善人际关系、增强道德规范;利于社会安定等方面论述了休闲体育对生活质量的贡献。指出开展休闲体育活动,有益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女运动员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心理健康测量量表(PHI)》,对河南省几个重点项目的女运动员进行测试,并与其他职业青年女性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女运动员与其他职业青年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等方面症状明显;部分女运动员存在着某些心理问题和人格缺陷。影响女运动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有身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文化程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师人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献资料法和访问调查法,对体育教师的人格心理构成与培养进行了深入研究。体育教师优秀人格的培养,应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人格思想、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人知识学习和与人建立正常的交往等方面加强修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成教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成教学员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人格特征。由于成教学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其心理状态和普通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压力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各种困惑,学校加强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力度和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身体锻炼的心理效益已经被国内外大量研究所证实,而健美操运动与心理效益的关系尚未被具体清楚阐述。通过近年来国内健美操与心理效益的研究回顾和总结,结果发现健美操运动对人格、身体自我概念、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也发现国内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对研究结果应该谨慎推论。为今后研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休闲体育开展存在的弊端,探讨高校休闲体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使休闲体育成为大学生实现身心健康、人格完善、追求人的生命意义需求中一条有效、健康、科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