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如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很严重。针对考试,老师整天讲题目、提问题,“讲”和“问”代替了学生的“读”,学生读的太少。不读书,知识无由丰富,视野无从扩大;不读书,写作无所借鉴,语言无由多彩;不读书,知识无法提高,智力无能发展。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读书,读中理解、吸收、转化为能力。因此,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研读方法,进一步发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要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应该以读为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书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读说结合,有声的组合。二、在读中结合思维训练。三、在读中进行表演。四、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们教师就应该着重从阅读形式上做文章,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读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学生不仅爱读书,而且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读书方法,阅读能力不断提高,而且写作水平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4.
任志军 《课外阅读》2010,(12):207-207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才能保证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6.
学语文要多阅读,善阅读。要让学生有读书时间;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读书既有"有用之用"还有"无用之用";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有趣、好玩,而不是用考试逼迫学生,用"有用""利诱"学生。教师的推荐阅读最好和所学课文结合起来,显得不刻意,效果会更好。善阅读,应该包括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阅读的选择,需要眼光,所以教师推荐的书一定要是高品质的,做到语言规范、境界高。怎么读不仅指阅读方法,还包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很多地方农村留守学生阅读名著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阅读面窄、谈书单一,近一半农村留守学生喜欢读漫画卡通书籍,30%左右的学生喜欢读故事书,而需赏析品味的经典名著对学生的语青感染力履得太过贫乏。二是学生的读书时间没有得到保证,多数留守学生无读书计划,尤固定的读书时间,从而造成学生年阅读量不达标。  相似文献   

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小学语文教育,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是读者与文章产生互动性和建构性的过程.班级读书会的"读"不需要像课内阅读那样"透彻",但也不是随意浏览,它要求学生用心去了解与吸收书本的知识.这个学期我尝试与学生一起开展"阅读整本书"的班级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想扩大阅读面,读整本的书,就必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现实中很多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却不感兴趣,不愿意读书,却把有限的一点时间花在电视上、网络上。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笔者在多年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积累了点滴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因此,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各项训练活动为辅。  相似文献   

12.
卓嘎 《西藏教育》2008,(11):35-36
好读书就是自主阅读。教学生好读书就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读好书就是在好读书的前提下,选择健康向上的书读。那么作为教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呢?  相似文献   

13.
城郊地区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低、阅读量少,课外阅读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可通过补充资料、创设情境、调动感官、模拟剧情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实现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本书共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发出过这样的质疑——"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由此可见,整本书共读不仅是势在必行,更是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的训练,养成  相似文献   

15.
“开卷有益”,优秀的读物,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与完善。作为教师,我们应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重读书方法,做到博览、熟读、深思、勤学,提高读书实效。面对学生阅读兴趣不高、不善阅读、阅读面窄等现实问题,我们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阅读环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指导他们科学的阅读方法,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扩大他们的阅读面,提倡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6.
好读书就是自主阅读.教学生好读书就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读好书就是在好读书的前提下,选择健康向上的书读.那么作为教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呢?  相似文献   

17.
滕秀平 《农村教育》2006,(12):56-5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朽,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想扩大阅读面.读整本的书,就必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现实中很多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却不感兴趣,不愿意读书.却把有限的一点时间花在电视上、网络上。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笔者在多年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积累了点滴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高伟叶 《中学文科》2007,(10):125-12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下面想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国家前任总理温家宝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也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儿童时期是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应该从小学生着手抓起。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为我们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展开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广泛阅读的能力,应该把课外阅读当作每个中学生的必修课。但是无庸讳言,当前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从根本上忽视了课外阅读。或者由于家长对课外阅读的不理解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