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1998年DMCA中确立的“避风港”规则,即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限制的相关规定,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被很多国家借鉴。因此,在详细分析其基本内容和适用条件的前提下,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存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避风港"规则对于我国来说还比较陌生,各学者对其也有着不同的解读。"避风港"规则是一个"舶来品",国内理论上尚不成熟,但社会的发展已迫切需要法律对之加以规制。该规则应在何种情况下适用,又以何种形式避免其滥用,为数不多的法条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操作是我们目前必须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通知删除规则在网络侵权认定与责任分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适用方式不明确以及利益冲突等原因使得该规则在适用上仍存在错误通知频繁难以规制、必要措施采取不当以及反通知后的合理期限难以确定等问题.针对现行法律规制不足,应对错误通知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对必要措施的采用以柔性规则解释以及在等待期上设定上限并...  相似文献   

4.
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研究众多,但大都没有突破现有《反不正当竞争法》所列规制路径之范围.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网络直播带货乱象频发,互联网直播平台"避风港"规则已不合时宜,应赋予其相应审查直播商家以及直播人员之义务.现有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下之民事责任过于原则化,无法适应网络直播带货各种形式之演变.应充分利用高效率解决方式之行政方式,克服目前行政手段单一化不足,构建先行赔付制度,以保护消费者利益.此外,还应从经济法责任角度,对网络直播带货不正当竞争行为施加信用惩戒.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著作权侵权中,网络服务提供者大多出于第三方的地位,其承担的是间接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对于网络侵权责任认定作出了规定,然而由于该规定的粗糙、落后,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认定做出了更加全面、细致的规定,这些规则已经成为间接侵权责任认定的一般规定。尽管如此,我国现行规定尚存在主观过错认定标准模糊、"未获利"和"标示"条款缺乏实际作用等诸多不足,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涉及未经许可的网络转播体育赛事节目的民事纠纷时有发生,如何保护体育赛事节目制作者的网络转播权,我国司法实践对此存在较大分歧,基于对我国相关案例不同观点的归纳与梳理,争议焦点集中于体育赛事节目的法律属性认定和对应权利的选取。独创性问题是体育赛事节目的法律属性认定的难点,适用何等权利保护体育赛事节目网络转播权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我国应当以《著作权法》为主体构建良性法律保护体系,采用著作权与邻接权相结合的二元保护机制,通过修订《著作权法》,扩充著作权客体,增加信息网络传播权、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组织权权能内容,从而有效保护体育赛事节目制作者权利。  相似文献   

7.
论诚实信用原则及其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同时又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理论中被称为"帝王条款"和"最高行为准则",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这就以法律的明文规定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本文在借鉴我国法学界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如何在具体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等进一步加以阐述与探讨,以期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完善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体育赛事网络直播节目的性质使其无法完整嵌入著作权制度的保护框架,在原《著作权法》中邻接权和著作权保护模式均存在适用困境,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用视听作品取代电影作品和类电作品,将网播行为纳入广播权和广播组织者邻接权规制的范围,为体育赛事网络直播节目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与可能性,但依然存在适用不畅问题。通过确立“有无”的独创性标准,扩大广播组织者权的主体,创设向公众传播权,可进一步优化体育赛事网络直播的著作权法律适用,促进体育赛事直播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1988年1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企业破产法》(试行)。《企业破产法》的颁布实施为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提供了必要的操作规则,也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以及保护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全面审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对涉外侵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的规定,从理论上深入反思意思自治引入涉外侵权领域的理性基础,综合分析国际私法的意思自治规则、最密切联系规则、有利于受害人利益保护规则三者的相融规律,并针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涉外侵权领域意思自治规定存在的三处问题,相应地提出在涉外侵权领域意思自治采用关联限制、附属扩展和弱者主导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为界,2011年4月1日生效的《法律适用法》标志着我国国际私法立法迈入了法典化的轨道。其中,在自然人属人法上,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住所"被"经常居住地"完全取代了。  相似文献   

12.
《民法典》在环境侵权领域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功能分析法等对《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确定的适用规则进行阐释,分析该制度在适用方面有待完善的问题,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法条的理解适用问题,包括适用的条件不清晰、适用的情形不具体、适用后获得赔偿的归属不明确;另一类是该制度缺乏具体的适用规则。通过研究国外相关制度,比较借鉴后结合对《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进行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得出惩罚性赔偿适用情形不应包括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应当归属被侵权人且范围还应当扩大的结论;对该制度的具体适用规则提出相应完善建议,包括以倍率式方法构建惩罚性赔偿金适用标准、与公法责任并行以及提高证明标准等,以提高该制度在环境侵权领域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推定作为证据规则中一种不可替代的证明方法,对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反兴奋剂规则体系日益完善的趋势下,《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中推定规则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对推定规则基础理论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中推定规则文本设置以及其具体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中推定规则偏向为反兴奋剂组织提供更多的证明便捷,未能充分保障运动员权益,导致两者之间利益过度失衡。通过对规则文本和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发现推定规则分别在设立条件、产生效果、适用范围、适用主体、反驳条件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这些问题为推定规则的完善奠定了基础,以此为契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细化推定规则的设立条件,明确推定规则的适用范围,平等推定规则的适用主体,降低反驳推定规则的障碍,加强对实验室操作失当行为的监督和规制等。  相似文献   

14.
《民法典》第1176条使自甘风险从一般理论上升为我国的民法规则,使体育领域的人身侵权纠纷处理有了更明确的法律依据,也从尊重意思自治的角度保障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但老人穿越篮球场案的判决与媒体对案件适用自甘风险规则的解读,以及白银事件发生后个别有关参赛选手行为是否适用自甘风险规则的观点,均不符合第1176条对自甘风险适用范围的限定,陷入了主体泛化、混淆损害与侵害的认识误区,对人们准确理解《民法典》自甘风险规则适用产生误导。为使公众树立正确的自甘风险规则法律意识,须通过活动、主体、主观、客观4个方面研判第1176条适用条件,只有同时具备这4个方面的条件才属于《民法典》自甘风险适用范围。活动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则应依据相应条款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在反兴奋剂工作中运动员(即竞技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权利保护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及协调是反兴奋剂规则制定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反兴奋剂工作中对运动员权利进行干预的合法目的是:保护运动员的健康权;维护体育赛事中的公平竞争;以最小程度干预运动员权利来实现反兴奋剂工作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世界反兴奋剂条例(2021年版)》新修订条款加强了对运动员个人权利的保护:一是将健康促进与运动员权利保护列入了体育功能;二是新修订条款对"受保护人员"的界定体现了对未成年运动员在反兴奋剂工作中的特殊对待;三是新修订条款更强调兴奋剂违规纠纷案的听证程序和审判的公正性;四是新修订条款使兴奋剂违规处罚与兴奋剂违规行为更符合相称性原则;五是新修订条款确保了运动员权利在反兴奋剂工作中受到同等保护。由此,中国政府应当在《世界反兴奋剂条例(2021年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兴奋剂检查程序;与世界反兴奋剂工作接轨,进一步完善国内的兴奋剂违规处罚规定;对中国运动员加强反兴奋剂教育,深化其对反兴奋剂工作的认识;要加强保护未成年运动员在反兴奋剂检查中的权利并要进行特别规制。  相似文献   

16.
刑事制裁涉兴奋剂犯罪第一案判决的作出,标志着《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成为兴奋剂犯罪案件的审理依据。但兴奋剂犯罪拟制规定在补强反兴奋剂规则治理效果、衔接反兴奋剂规则处罚规定的同时,也存在致使兴奋剂犯罪处理结果失当的风险。如何规范适用该解释中的兴奋剂犯罪拟制规定,成为后续审理兴奋剂犯罪案件的关注重点。为避免兴奋剂犯罪行为处置陷入规范冲突,在适用兴奋剂犯罪拟制规定时,应遵循兴奋剂违规处理程序的前置适用,并保持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的体系协调。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带给人们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变革,同时也在催生着法律制度的变革。《侵权责任法》36条的规定在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于网络侵权责任作出规定,对侵权主体范围和责任承担等问题做出了初步规定。本文通过对侵权责任立法理念的再认识,阐释了当前我国侵权责任立法理念的不足之处。其次通过对现有法律规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法律规定与事实之间的紧张关系。最后,从司法实践出发,提出独到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规则完善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8.
WTO规则如何在国内适用?是直接适用?还是间接适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学者,它的解决直接关系到WTO规则在国内的实施.WTO规则是调整政府间行为的国际条约体系,它与国内法的关系是国际法与国内关系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弄清两者的关系是解决WTO规则在国内如何适用的前提.分析WTO规则的特性,探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WTO规则与国内法新型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阐明WTO规则在国内间接适用的理由,尝试性提出WTO规则在我国内间接适用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诸如电影《搜索》中的故事天天在我们生活中发生。实行网络实名制是监管的需要,但因涉及到言论自由和隐私权保护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其中,隐私权的保护最受关注。对此,笔者针对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使我国人身权制度更加完善,推动我国司法制度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20.
对《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进行了全面审视,在肯定《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现实作用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是否为我国的“国际义务”、奥林匹克标志权利属性认定、《奥标条例》融入我国法律体系、标志和权利人有关疑问、奥林匹克标志侵权救济途径等问题。认为《奥标条例》需要完善。但从现实需求和有关理论发展水平方面考虑,目前并非修订《奥标条例》的最佳时机,2012年或2016年奥运会之后考虑修订《奥标条例》才比较实际。在此之前应密切关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知识产权法的发展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加深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逐步积累奥林匹克标志保护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