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在民间和学校体育中传承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从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方式与学校体育师生教学模式的差异中寻求结合点,对促进学校体育中传统武术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身心素质差的问题,如何促进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传统武术是我国健身文化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在帮助大学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武术的重要价值,将传统武术精神纳入体育教育中,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决于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对社会做出贡献,武术运动不仅仅是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促进心理健康,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近年来,中国传统武术已被规定为高等学校体育必修课程,并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欢迎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学、教育学、国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国内和学校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及目前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中国传统武术的现实环境,重点讨论了中国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战略中的独特优势的分析,认为传统武术的健身作用迎合了全民健身战略的需求,传统武术运动的大力开展可以壮大群众体育队伍,减轻国家的体育投资。为加快传统武术运动的发展.使传统武术运动能更好的满足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需求,应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大力宣传传统武术健身养生功能.加强传统武术健身的科研工作和社会指导工作,提升传统武术运动娱乐审美功能。搞好传统武术在教育体系中的落实,促进学校传统武术运动与终身体育的接轨。协调发展竞技传统武术和传统武术.加强传统武术科研和民间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李金元 《武当》2024,(2):64-66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将武术项目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还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武术文化。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传统武术进校园还存在学校对武术项目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武术教师资源,武术与体育教学项目融合程度不够,以及传统武术教学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障碍。因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传统武术顺利进入小学体育课堂,使其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在强身健体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武术教学在高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本文在分析传统武术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予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中开展传统武术教学的价值取向,同时提出了高校武术教学的一些策略和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示。然而在西方体育文化霸权的笼罩与撞击下,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武术正在'渐行渐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武术要想在西方体育文化霸权的襁褓中走出来,应坚持其'五位一体'的发展空间,即学校化、...  相似文献   

8.
晚清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体育方面:促进中国近代体育文化形成、晚清体育会的相继成立与发展以及基督教青年会在华体育活动事业推展;学校体育方面:推进体育纳入学校课程中,开始重视体育师资的培养以及促成教会学校"以学辅校"推展近代体育;体育思想方面,促进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尚武精神以及促使国粹主义体育思想的新发扬;传统武术方面:促使传统武术的基础崩溃,并入教育与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运动既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政治革命,也是中国近代社会重要的文化革命,它不仅带来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而且对当时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而又巨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辛亥革命运动对近代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梳理。研究发现:辛亥革命时期对于武力革命的提倡,极大地提振了社会的尚武之风;尚武之风的盛行又使得民间武术团体和体育学校在城市中大量涌现,改变了武术的传承方式,开始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体育化之路;武术进入学校教育领域,成为学校体育课的重要内容,是民国初年军国民教育思想的产物,也是辛亥革命提倡和推行武术的重要成果。由此开始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活动与社会体育活动的衔接点,对学生终身体育活动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设更是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终身体育行为,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对丰富高校体育、教育内容,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对传统武术项目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相关研究,不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与认识,而也助于传统武术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校武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等对学校武术教育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学校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研究表明:学校武术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困境;学生对蕴涵深厚民族传统文化的武术兴趣较低,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中丢失严重;师资匮乏,难以满足教学之需求;教材更新滞后,与时代节拍发展不相符;教学方法呆板,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武术专业的学生就业难,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部分,可谓源远流长。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的方法,综合考察我国近现代学校武术的发展历程,结合检索法,调查分析法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全面考察,以及目前普通学校武术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为今后如何开展普通学校武术提供一点绵薄之力。希望中华武术通过学校教育可以发扬光大,树立中华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对全国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入选的武术论文分析和内容提炼的基础上,在竞技、传统、农村、学校、传统养生、国际传播等方面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研究,同时指出研究中显露的不足,如核心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够深入,对于国际传播的实践涉足不多。并提出未来武术研究的走向的设想:加快构建武术学科的体系并逐步完善,对于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参与率将有大幅度提高,更加关注国际传播,同时加强国际学术合作。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传统社会中武术发展的“尚抑”之律进行梳理阐析,发现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权变动的历史进程中总是隐现出对“武”的“尚抑”之律,即政权建立初期对“武”抑制,随着政权的稳固逐渐尚武,从而又推动政权更替的历史规律。而民国时期却对这一规律进行了完全的颠覆,在建立初期就呈现出强烈的尚武之风,表现在:武术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武术社团组织掀起尚武高潮;在杀敌救国的战场上成为抗敌利器和强心之剂;对国术理性科学的研究成为一时之尚。这给当代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带来启示:关注“武”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助力学校教育、服务军队建设等最关键、最根本的价值和作用——以武健文,上升国家文化战略高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武术力量;以武育人,汲取历史经验助力体教融合,为学校体育事业注入民族基因;以武铸魂,弘扬新时代尚武精神,顺势应时铸造强军之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学校武术传播相关资料的查阅,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学校武术在传播过程中快乐功能丧失的境况,在借鉴快乐体育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快乐武术这一概念,并对该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结论指出:快乐武术是学生天性健全的需要,是终身体育意识建立的需要,是武术自身发展的需要,并进一步得出快乐武术是一种武术教育思想,而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法,快乐武术不是对现有武术的否定,而是功能上的完善,快乐武术的发展应该引起管理者的重视,而不只是流于口号。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一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职院校开展武术运动的教育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较为全面地阐述和论述本研究的观点,在高职院校开展武术运动,把一些优良传统和尚武精神运用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去,使武术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以此来推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发挥高校武术课程的"育人"价值,以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高教版《武术》教材为研究蓝本,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教学实践法等研究方法,重点挖掘提炼了其课程思政元素,并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进行了具体解析。研究结论如下:武术课程思政元素包括民族精神、尚武崇德、文化自信、科学精神、规则意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以人为本8个方面;在武术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在武术的概念及分类章节解析武术基本理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在学校武术开展方面提供近邻日本、韩国武道的国际视野,在武术的内容及特点章节阐释武术技术所体现的文化自信,在武术与传统文化章节讲解学校武术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对立德树人的实践、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武术的评判与欣赏章节剖析武术比赛对规则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关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价值思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武术的变革,孕育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有着多方面的差异,但是导致诸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其社会价值的差异性。文章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同时,更主要地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价值体系展开了详细具体地比较研究。结论认为:我们要扬长避短,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吸收对方的优点使其为我所用,应挖掘其教育、健身、竞技、审美等价值,迎合社会需要,促进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