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数字政府时代,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承担着信息发布、解读回应、办事服务、互动交流、数据开放等多重功能,安全是功能实现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面临着数据泄露、侵犯隐私、黑客攻击等多种安全问题。对已暴露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安全保护水平及推进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的良性发展。[研究方法]选取省级政府发布的190份《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通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当前面临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措施,基于BMIS模型对政府已采取的措施进行优化提升,结合风险治理思想为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的安全发展提供建议。[研究结论]信息内容运维不善、监管责任缺失等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集中在人员、流程、技术三个层面,已引发各级政府重视并采取规范内容运维制度、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等相应措施,但各省水平参差不齐且均有较大提升空间。据此结合BMIS模型提出了一系列的安全防御策略,具体包括运用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图评估当前风险态势、打造专业人才队伍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聚焦流程管控提升风险治理水平、不断更新技术科学防范风险等。  相似文献   

2.
马超  余辉  夏文蕾  管为栋 《现代情报》2009,40(3):157-168
[目的/意义] 研究政务微博评论中的情感极性分析方法,为政务微博情感倾向判断提供依据并为未来情感分析研究指出方向。[方法/过程] 基于字典的情感分析方法构建情感极性分析模型,以上海公安机构微博为实例,验证模型的可用性,并分析微博已有属性信息在情感分析中的作用。最后对微博的这些信息以及情感极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 本文的情感极性分析模型具有可用性,微博评论量和转发量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性,并且在转发量较低时,评论量与情感极性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当微博点赞量大于评论量时,微博内容自身带有正向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3.
朱红灿  李建  胡新  肖诗依 《现代情报》2019,39(11):137-145
[目的/意义] 从满足视角探讨线上线下整合环境和信息爆炸对政务新媒体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为政务新媒体发展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探讨感知整合对公众政务新媒体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并结合感知过载构建公众政务新媒体持续使用意愿概念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感知整合通过对公众感知使用政务新媒体的内容满足、社会满足、过程满足的积极影响,间接积极影响公众的政务新媒体持续使用意愿;感知过载对公众的政务新媒体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消极作用,进而与感知整合共同影响公众对政务新媒体的持续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4.
任宋洁 《情报探索》2022,(1):98-105
[目的/意义]旨在为提高政务新媒体整体影响力,促进媒体间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上海发布”“北京发布”的新浪微博及抖音账号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媒体平台用户的互动行为特征。引入互动h指数对内容的质量进行对比,并引入主题关注度概念对不同平台及城市发布内容的主题关注度进行对比。[结果/结论]提出树立用户意识,提升用户黏性;激发爆点引流,打造精品账号;探索平台差异,提高传播效能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我国高度重视政务数据共享开放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问题,针对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政策文本进行评价研究,旨在为今后我国政务数据安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2015—2023年省市级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挖掘政策核心要素,构建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政策PMC指数模型,对9个专项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结论]我国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政策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但仍存在提升空间。建议加强政务数据开放相关规定,明确政务数据授权细则,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短期预期目标,提高资金保障,推动试点建设与外包合作,促进政策客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赵盼盼 《现代情报》2019,39(6):156-167
[目的/意义]政务微博与政务新媒体的发展问题是一个新的社会热点与学术议题,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梳理,有利于厘清政务微博未来的研究方向,从而推动政务微博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不断变化的今天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方法/过程]文章基于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绘制出政务微博研究科学知识图谱,并结合文献的深度研读,归纳出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已有研究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演化链条:"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新媒体",在时间上可划分为较清晰的3个阶段。整体研究呈现出研究对象内涵的不断拓展、研究内容的逐渐丰富、研究方法的更加多元等特征与趋势。未来,就如何构建政务微博制度文化、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务微博的服务功能、如何形成与发展微博矩阵或新媒体矩阵、如何搭建政务新媒体政策体系等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国内外医学期刊新媒体传播现状,探索提升国内医学期刊新媒体传播水平的策略.[方法]通过文献调研,结合媒介可供性理论,以国际四大医学期刊为主体,以国内4种医学期刊为参照,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医学期刊新媒体实践情况.[结果]国内医学期刊新媒体传播渠道略显单一,内容缺少示意传情的情感元素,与用户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借助知识图谱对区域政务微博内容进行知识组织与可视化展示,能够提升用户的知识阅读及获取效率。[方法/过程] 首先,基于LDA模型对区域政务微博进行主题建模,通过依存句法分析对微博内容进行语义三元组抽取。其次,构建了区域政务微博知识模型,形成了知识图谱的语义架构。最后,借助图数据库Neo4j及D3.js插件实现了区域政务微博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及关联化保存。[结果/结论] 经理论构型与实际验证,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主题划分的区域政务微博知识图谱,为社交媒体内容的知识图谱构建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旨在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现阶段地方政务短视频的运营效率进行科学测度,并探索改进措施,以期为后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过程]以江浙沪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官方政务抖音账号为样本,构建相应的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超效率DEA模型进行评价分析,进而探索地方政务短视频运营的优化路径。[结果/结论]地方政府对政务抖音账号的建设投入了一定的关注与支持,但运营效率不佳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未来需健全管理制度,保障有序运营;优化内容品质,满足用户需求;强化沟通互动,提升用户服务水平;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运营团队;深化各平台的协同融合,构建传媒矩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旨在提高各级媒体对政务微博的管理能力.[方法/过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河南暴雨事件中@人民日报新浪微博文本内容进行分类、分时段和主题关键词分析,总结重大公共事件中政务微博的信息特征.[结果/结论]在事件发展的不同时期各类微博的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网友互动情况略有差异,关键词分析体现国家主流媒体对重大公共...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能够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碎片化分割,加速公共服务提供单元下移,回应公民的个性化需求和参与热情。政务新媒体已成为释放政务正能量的新模式,是政府对外的窗口,更是拉近普通市民与管理部门之间距离的桥梁。各地的政务新媒体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弊端,可以从构建政务新媒体的人格形象、完善组织构架和管理方式、探索各政务平台间的互动合作机制等多个角度探索促使政务新媒体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胡剑  戚湧 《现代情报》2023,(9):85-97+164
[目的/意义]数据要素作为当前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安全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对数据的安全治理能够促进数据真实完整记录、安全实时开放共享以及高效交易运用。政务数据是数字政府建设和政府数据开放的核心资源,当前政务数据在运用、共享等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和需求,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和时间戳、密码学、智能合约等功能特性能够为政务数据安全治理提供新的路径。[方法/过程]针对政务数据安全治理的需求和技术契合,基于区块链跨链机制,从体系要素、体系流程等角度构建了基于区块链跨链机制的政务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并基于6个核心业务在交通运输政务领域展开应用实践。[结果/结论]本文构建的体系能够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背景下提升政务数据安全治理提供理论与实践价值,提升数字经济时代的政务数据价值,让政务数据活起来、用起来、动起来,提高数字政府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分析跨类型政务媒体的情感传播特征及用户的情感体验,为政府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提出一种新型情感分析框架,同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对COVID-19疫情下不同类型政务媒体的情感传播特征展开分析,并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构建LSTM情感分类模型进行用户情感体验研究.[结果/结论]不同类型政务媒体都偏向于传...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究学术用户使用移动视觉搜索(Mobile Visual Search, MVS)持续意愿的影响机制,为改善学术新媒体搜索服务和提升用户体验提供数据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整合UTAUT2模型和ECT模型,结合IDT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ping分析法,探讨了感知期望(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用户需求(互动需求和内容需求)如何通过满意度和相对优势,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影响,以及个人创新能力在上述影响路径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社会影响是提升持续使用意愿的最关键因素,努力期望对用户满意度的提升效果最明显,互动需求和内容需求则是相对优势的重要前提,个人创新能力增强了互动需求、内容需求、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将数据故事化思想应用到政民互动数据中公众诉求的分析方面,为政务部门从海量政民互动数据中高效洞察诉求信息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方法/过程]首先,在剖析政务工作者对诉求信息认知需求的基础上,引入三幕式结构构建公众诉求信息的故事化描述框架,包括集成概览、聚合重构、总结叙事三个环节;其次,从元素组织视角、语义探测视角、价值传递视角搭建公众诉求故事化描述的技术框架;最后,采集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政民互动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并呈现诉求故事化描述的原型页面。[结果/结论]提出的故事化描述思路及方法具有可行性,不仅拓展了数据故事化的应用场景,也为政务数据的洞察与认知提供了实践方案,有利于发挥数据的决策赋能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对突发事件情境下的舆情引导能力进行成熟度诊断,揭示影响舆情引导效果的关键因素,有助于政府提升舆情引导能力成熟度,避免网络舆情危机。[方法/过程]首先构建政务微博舆情引导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账号基本信息、信息发布、议题设置、互动和博文影响力5个维度共17个特征组成。然后以沈阳市、大连市、长春市和石家庄市的政务微博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间的博文和评论数据。最后确定舆情引导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能力成熟度诊断。[结果/结论]政务微博舆情引导能力成熟度诊断模型有第一级(混沌—有意识)、第二级(萌芽—有规范)、第三级(发展—有效)和第四级(成熟—高效)4个级别,议题设置维度对舆情引导能力成熟度等级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发布维度和博文影响力维度,为政府部门引导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用户生成内容有用性评价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一种融合领域情感词典与信息熵的评价方法,对体验型产品的用户生成内容有用性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基于领域情感词典抽取用户评论语料的情感特征,并以信息熵作为信息量特征,以随机森林和梯度下降树分类模型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研究假设。[结果/结论]证明了体验型产品用户生成内容的有用性评价效果可以利用领域情感特征得到大幅提升,扩展了领域情感词典的实践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文章跟据影响力定义融入信息受众情感特征指标构建了高校新媒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扩展了传统影响力评价体系,突出了以信息受众的情感与行为表现作为高校新媒体影响力的核心评价目标。[方法/过程]以118个高校官方微博为例,对高校微博影响力评价的情感表征指标和行为表征指标进行处理与量化,并结合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进行评价实证。[结果/结论]情感表征与行为表征得分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情感指标为高校新媒体影响力评价提供了更细粒度的参考单元。因子得分指出高校微博影响力得分整体差距较大,大部分集中在低数值区域;采用层次聚类法以情感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聚类可以将高校微博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针对单纯使用统计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社交网络上产生的短文本数据进行意向分类时存在的特征稀疏、语义模糊和标记数据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心理语言学信息的Co-training意图分类方法。[方法/过程]首先,为丰富语义信息,在提取文本特征的同时融合带有情感倾向的心理语言学线索对特征维度进行扩展。其次,针对标记数据有限的问题,在模型训练阶段使用半监督集成法对两种机器学习分类方法(基于事件内容表达分类器与情感事件表达分类器)进行协同训练(Co-training)。最后,采用置信度乘积的投票制进行分类。[结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融入心理语言学信息的语料再经过协同训练的分类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从数据层面探索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之间的关系,为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政务微博为研究平台,选取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典型案例,聚焦病例信息公开及评论数据。使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信息公开特征,基于SnowNLP模型计算社会情绪,结合焦点诉求分析舆情演化趋势。引入政府危机管理系列理论,探讨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的双向作用机制。[结果/结论]信息公开不足会导致消极的社会情绪。随着信息公开工作的改进,公众诉求的态度和内容从一开始的强硬、笼统变得温和、具体。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在周期上具有同步性,二者相互影响,这对于政府把握舆情规律,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