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同课异构"是几个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立足于各自教学经验,通过各种教学构想来进行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间"背靠背"的教学设计——"手拉手"的集体备课——"面对面"的教学交流,达到认知优化与重组的建构过程。但同课异构在信息技术课堂并未得到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同课异构活动的观察与思考,寻求推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理念研究成果,也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下,展示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分析,同时更能反映出各位教师不同的教学思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分析了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分析了同课异构的优势,希望可以以此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微课教学模式运用在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辅助小学信息技术老师课堂教学。微课模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对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小学信息技术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按照教师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实际的教学条件等展开具体的教学互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研究课是开展课题研究的一种有效载体。近期,我们以"小学数学概念课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主题,由两位扬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于老师和杨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流程,力求体现"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的课堂模式;教学内容,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概念课入手,确定的课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认识面积"。两位执教教师的课堂,虽风格迥异,但精彩纷呈,均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陈贵均 《四川教育》2014,(11):44-44
以上分别是来自树德中学光华校区的两位老师就“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进行“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展示.其中,梁昌健老师设计的课堂主要采用“情境式”教学模式,而朱琨老师则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课后,评委老师程雪琴分别就梁昌健、朱琨两位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现场点评,着重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同课异构”这种新型教学研讨方式,可以引导参与者不断深度思考教学过程,可以相互反思借鉴,明显地提升课堂教育实际教学效果。本文以具体课例探讨了“同课异构”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师范生教学实践性知识欠缺的问题,将"同课异构"引入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探讨其教学模式及其给英语教学法课程带来的新变化,并提出实施建议,以期能为"同课异构"在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中更为有效地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向课堂要效益,这是新课改发出的呐喊。笔者结合自己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从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探讨在同课异构教学中看美术课堂教学效益这一问题。本文从两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对两节同课异构的小学美术课的思考;二是对于合理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其被广泛应用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本文将分析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的意义,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微课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1.
陈小花 《考试周刊》2014,(92):58-58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主题内容,由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教学班级进行的教学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不同优势,从而提供不同的课堂呈现模式。同课异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同一课程不同的教学构成和过程,在现实的教学中,同课异构主要运用于探究和研究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对比,探究出更适合学生,并且使课堂教学更高效的一种探索和研究的方式。本文就此探讨了同课异构这一方式在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微课教学逐渐地应用到了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开展微课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小学的教学现状以及微课教学的特点,对微课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个领域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面对当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而言,以微课为基础的教育形式逐渐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使用,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给我国更多小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课堂体验,同时也丰富了传统形式下小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全面应用的背景下,立足于小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研究在当前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目的是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化发展,为构建属于现代化背景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43):83-8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微课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老师想要有效的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复习水平,就要重视将微课复习方式融入实际的数学知识复习中。微课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复习的质量,而且老师使用微课带着学生复习有助于学生在复习中得到新的知识,所以各数学老师要重视使用微课进行教学。而老师使用微课教学应用在初中数学复习课堂中,可以更好地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利用微课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复习的重点,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基于此,本文将对微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深入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
"同课异构"是一种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教师合作的研究,基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营造良好师生互动与交流空间的有效的行动教学研究。笔者基于高中政治"同课异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课堂生成等方面进行了评述,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模式高效生成的原则,并提出了"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开展不同教学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同课异构《桥》的三堂课,无论课堂设计如何迥异,但都以生动的教学细节体现了相同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演绎了智慧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完善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始广泛应用微课的形式进行现场教学。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获得高效教学的效果。微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所以,将深入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进行探究分析,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加到课堂中来,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人,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一、课堂回眸:"同课异构"的课堂引射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为了让课堂更有效、更高效,我们教育者常常通过"同课异构"这样的教研活动,相互切磋、学习研讨。在一次"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的同课异构"观摩研讨活动中,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这一课,李老师和王老师的执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通过校内的"同课异构"活动,对于两位老师任教同一教材内容,从情境导入、教学重难点、学生的课堂参与以及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此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42):131-132
"SPOC+翻转课堂"是依靠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技术整合了慕课和微课等现代化的教学资源的特点,同时又不断地和传统的课堂相结合,让学生一方面能够享受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够不断地获得来自老师的指导,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高等教育中,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定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