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题 已知函数f(x)=(x+1)ln x-x+1.(I)略;(Ⅱ)证明:(x-1)f(x)≥0.对(II),参考答案给出的方法有较强的技巧性,思维重心显得偏高.笔者给出下面的简解,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8高考山东卷第21题第二问是这样的: 已知函数f(x)=1/(1-x)^n+ln(x-1),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当x≥2时,有f(x)≤x-1.  相似文献   

3.
题目 设函数f(x)=1-e^-x. (Ⅰ)证明:当x〉-1时,f(x)≥x/x+1; (Ⅱ)设当x≥0时,f(x)≤x/ax+1,求a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4.
1.引例 f(x)和9(x)是定义域为(-∞,0)∪(0,+∞)的可导奇函数和偶函数,当x〈0时,f′(x)9(x)+f(x)g’(x)〉0,且g(-3)=0,解不等式f(x)g(x)〈0.  相似文献   

5.
题目 已知函数f(x)=(x+1)In x—x+1. (Ⅰ)若xf′(x)≤x^2+ax+1,求a的取值范围; (Ⅱ)证明:(x-1)-f(x)≥0.  相似文献   

6.
题目 已知函数f(x)=ax+b/x+c(a〉0)的图象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x-1. (Ⅰ)用a表示出b,c; (Ⅱ)若f(x)≥In z在[1,+∞)内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题目:已知函数f(x)=1/√1+x+1/√1+a+√ax/ax+8,x∈(0,+∞),(1)当a=8时,求f(x)的单调区间; (2)对任意正数a,证明:1〈f(x)〈2。  相似文献   

8.
2006年高考四川卷(理)压轴题为: 已知函数f(x)=x^2+2/x+alnx(x〉0),f(x)的导函数是f'(x),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数x1、x2,证明:  相似文献   

9.
利用导数容易证明我们熟知的不等式: 定理当x〉-1时,ln(x+1)≤x(当且仅当x=0时等号成立).  相似文献   

10.
甘志国 《考试》2011,(8):36-38
1.压轴题(即第22题)(Ⅰ)设函数f(x)=ln(1+x)-2x/x+2,证明:当x〉0时,f(x)〉0;(Ⅱ)从编号1到100的100张卡片中每次随即抽取一张,然后放回,用这种方式连续抽取20次,设抽得的20个号码互不相同的概率为p。证明:p〈(9/10)~(19)〈1/e~2(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下同)。  相似文献   

11.
文[1]指出,标题中函数方程的解不仅有f(x)=1/1+x,还有f(x)=2x+1/x+3.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第22题为: (Ⅰ)设函数f(x)=xlog2x+(1-x)log2(1-x),(0〈x〈1);求f(x)的最小值.(Ⅱ)设正数P1,P2,P3,…,P2^n,满足P1+P2+P3+…+P2^n=1,证明:P1log2Pl+P2log2P2+P3log2P3+…+P2^nlog2P2^n≥-n.本文给出此题的一个推广:  相似文献   

13.
题目 设f(x)是定义在区间(1,+∞)上的函数,其导函数为f′(x).如果存在实数a和函数h(x),其中h(x)对任意的x∈(1,+∞)都有h(x)〉0,使得f′(x)=h(x)(x^2-ax+1),则称函数f(x)具有性质P(a).  相似文献   

14.
文[1]阐述了函数f(x)=ax+b/x(a,b〉0)的高考复习设计.本文与之不同的是,提供一个在高中起始阶段,讨论类似问题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全国高考全国卷Ⅱ文21) 设a∈R,函数f(x)=ax^3-3x^2. (1)若x=2是函数y=f(x)的极值点,求a的值; (2)若函数g(x)=f(x)+f'(x),x∈[0,2],在x=0处取得最大值,求a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6.
沈虎跃 《中学教研》2009,(10):34-36
2009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试题第20题: 题目设函数f(x)=3ax^2-2(a+b)x+b,其中a〉0,b为任意常数.证明:当0≤x≤1时,有|f(x)|≤max{f(0),f(1)}.  相似文献   

17.
郝红宾 《高中生》2011,(5):28-29
例1 已知函数f(x)=x^2·e^ax,x∈R,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a∈R.若对于任意的a〉0,都有f(x)≤f'(x)+x^2+ax+a^2+1/a·e^ax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8.
1问题提出 (2012年湖北省高考文科压轴题)设函数f(x)=ax"(1-x)+b(x〉0),n为正整数,a、b为常数,曲线y=f(x)在(1,f(1))处的切线方程为x+y=1.  相似文献   

19.
有一类抽象函数,它的单调性可以通过函数方程及附加条件来进行证明.这类抽象函数的附加条件大致可分为两类:第Ⅰ类是当x〈1或x〉1时。f(x)〉a或f(x)〈a;第Ⅱ类是当x〈0或x〉0时,f(x)〉0或f(x)〈a.判断与证明这两类附加条件下抽象函数的单调性,一般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文[1]通过证明,给出了不等式|f(x1)-f(x2)|〈|x1-x2|(或〉)恒成立问题的导数解法,提出“必须检验所得范围中区间端点是否符合题意”的做法.受文[1]启发,一个自然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些问题中端点取不到,有些问题中端点取得到,取得到时对应切线的切点在函数图像的什么地方,有没有规律?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