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四川省第一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笔者所在的成都市新都区结合区域教研开展情况,按照省级、市级比赛要求和比赛项目设置,进行了校级、片区级、区级的层层选拔和培训机制,积极组织选拔和训练,不仅帮助参赛教师在此次省级比赛中取得佳绩,也为新都区高效开展以赛促培、以赛代练的“竞赛型”教研探索了有效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赛代练":我国运动训练界需要科学认识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赛代练"不是不练,而是通过高水平的比赛来完成训练不能完成的任务,如比赛经验、比赛心理和运动员的自信心等方面。"以赛代练法"实质上是"比赛训练法"中一种典型的高水平类型,也即正式比赛的类型。比赛固然重要,但不能替代训练,"以赛代练"不能"重赛轻练",比赛是发现训练问题的途径,训练是解决比赛问题的方法。"以赛代练"同样离不开训练规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田径竞赛制度改革对运动员训练、比赛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观点,分析田径竞赛制度改革后,田径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固有模式产生其变革的必然性,并对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的心理稳定性对其成绩的影响进行剖析,认为“以赛带练”能有效提高田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1 前 言运动训练的目的是不断地对运动员身体施加负荷直至极限负荷刺激,以提高运动员身体能力的技术水平,在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而运动竞赛的目的除了为运动员提供一个创造优异成绩的时空条件,展示人类生命的运动能力外,其意义还在于通过竞赛总结训练工作中的不足和经验,进而促进赛后的训练工作。因此,练为赛,赛练结合,以赛促练,应做为我们训练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我国运动训练的经验总结,是各级运动队在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中突出了一个从实战出发。对于以上问题广大教练员在思想上基本上达到了…  相似文献   

5.
《钓鱼》2007,(6)
有点体育竞赛常识的人都会明白,平时的训练和正式比赛肯定不同,虽然可以在态度上把“练”当作“赛”来对待,培养运动员严格的竞赛精神;也可以在心态上,将“赛”看作“练”,尽量舒缓运动员在大赛中的紧张压力,发挥出更高的运动水平。但有一点则是比赛和训练必须明确区别:那就是在正式的比赛中对运动装备的使用,必须要确保运动员在  相似文献   

6.
"以赛带练"的理论基础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200-202
科学释义"以赛带练"的含义,对"以赛带练"存在的生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进行阐述.提出:在有或无重大比赛年"以赛带练"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安排要求;比赛间隔训练运动负荷、训练内容的安排要求;"以赛带练"在青少年运动员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家男子花剑队2009—2012年比赛周期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三大赛参赛方案制定与实施情况的分析与总结,对击剑三大赛竞赛的特点、差异及参赛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世界杯比赛赛期长、赛次频密、准备期较短,成功参赛主要解决赛季后期竞技状态衰退的问题;世界锦标赛有较为完整的训练准备期,参赛的重点在于准备期后期的状态调整;奥运会击剑比赛参赛人数少、比赛场次少、首场比赛难度大、运动员参赛压力大,奥运会的成功参赛,竞技状态调整以及首场比赛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混合赛制(简称混合赛)是学校和基层单位组织体育竞赛经常采用的竞赛方法。混合赛就是将循环赛与淘汰赛等方法在比赛中先后使用,最后决出比赛名次,完成比赛工作。混合赛综合了循环赛和淘汰赛的优点,弥补了两者的不足,既有利于参赛者相互交流,最大限度地减少比赛胜负的偶然性。同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国排球联赛主客场制在’96—’97年赛季的实施,传统的冬夏练、春秋赛的先练后赛的竞赛体制将被赛练相结合的新赛制取代。赛练相结合作为新的课题摆在了广大排球教练员的面前。如何安排训练是需要认真、仔细思考的。传统的竞赛体制,比赛的准备期长,比赛时间短而集中。教练员在准备期能有较长时间对比赛做充分准备。但由于比赛时间集中,又不能在临赛前对每一个对手做充分准备。即使在准备期针对主要对手制定了详尽的作战方案,但到赛区了解到对手在人员及战术等方面有新的变化后,却又难以再做充分准备。这使得作战方案有应变性…  相似文献   

10.
向明月 《桥牌》2010,(10):20-24
8月11日开始的2010年香港国际城市桥牌锦标赛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赛事,这项赛事每年一次,由香港桥牌协会主办。主要竞赛项目有公开团体赛、女子团体赛、青年团体赛、瑞士团体赛、公开双人赛、瑞士双人赛、IMP双人赛、连续双人赛等。在短短的5天内组织并且完成这么多项目的比赛,也彰显了香港比赛多样化、高效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竞赛之窗     
运动训练和竞赛工作是我院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展对促进并检验教学工作,丰富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全院共进行了12项竞赛活动。其中,参加全国性比赛6项,省市和大专院校比赛3项,院内比赛3项。院运动系在三月份参加第三届六省区足球协作赛获第三名(体育系并列第二名);男女兰球参加全国乙级赛(贵阳赛区),女队获第四名,男队胜贵州队,获第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现和培养排球新苗,提高我省排球运动水平,省体委三大球办公室对我省女排乙组的竞赛制度一改以往单一的赛办比法,采用集训比赛的新形式,在不足二十天的时间里,湾入比赛,训练、交流、观摩、测试、军练、苗子集训、教练员业务学习等多项内容,使整个集训比赛紧张而又有秩序,今全体参加集训比赛的人员耳目一新,受到了教练员和运动员们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3.
罗晓珊 《精武》2012,(22):85-86
网球赛事多,比赛频,如何处理好训练与比赛的关系是关键,合理优化地安排训练和比赛是获取比赛胜利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北京奥运积分周期为例,分析国家女子网球队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的训练和比赛安排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奥运积分周期这一特殊赛季的训练和比赛安排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如何选赛、参赛是奥运积分周期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成年男子中、长距离速滑运动员在世界比赛中,多年与奖牌无缘,直接原因是运动员比赛时后程降速较大。虽然问题出在成年,但根源却在儿少时期,后程降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速滑少年竞赛制度制定的不合理、不公平和不科学,起到了错误的引导作用。多年来实行单一的冰上速度比赛,没有进行冰陆结合、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比赛,而且把专业队代训、省冰雪分校和业余体校从员统编在一个组比赛,引发出很多问题。主要是对儿少运动员的训练过于急于求成,过早进行专业化、成人化训练,违背了从小培养、多年系统训练、打好基础、积极提高的训练原则,违背了运动员儿少时期的生理发育自然规律及特点,到成年时缺失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速滑少年竞赛制度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合格的速滑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成年男子中、长距离速滑运动员在世界比赛中,多年与奖牌无缘,直接原因是运动员比赛时后程降速较大。虽然问题出在成年,但根源却在儿少时期,后程降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速滑少年竞赛制度制定的不合理、不公平和不科学,起到了错误的引导作用。多年来实行单一的冰上速度比赛,没有进行冰陆结合、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比赛,而且把专业队代训、省冰雪分校和业余体校队员统编在一个组比赛,引发出很多问题。主要是对儿少运动员的训练过于急于求成,过早进行专业化、成人化训练,违背了从小培养、多年系统训练、打好基础、积极提高的训练原则,违背了运动员儿少时期的生理发育自然规律及特点,到成年时缺失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速滑少年竞赛制度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合格的速滑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6.
疲劳的出现是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无可避免的,通过分析说明过度疲劳对体育舞蹈选手的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过度疲劳与造成体育舞蹈选手心理影响的关系。本文从体育舞蹈的项目竞技心理特点以及竞技心理训练等角度分析体育舞蹈选手过度疲劳产生的原因、机制,结合心理训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体育舞蹈选手的竞技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7.
比赛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发展成为运动训练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但是,简单的“以练代赛”或“以赛代练”,都是违反训练学规律的。因此,在我国部分竞技体育项目取得一定突破的情况下,需要从运动训练学科的角度认真总结训练方法的科学性问题,正确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的关系,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科学理论问题,更是竞技体育技术实践与管理的指导性问题。“以赛代练”,不是不练,提法的科学理解必须明确。  相似文献   

18.
自行车场地全能赛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自行车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在连续两天内需要完成6个小项的比赛。全能赛对运动员的专项速度和耐力素质水平均有较高要求,其中速度能力对比赛成绩的影响大于耐力,速度型运动员可能更加适合从事全能赛项目。全能赛对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全面要求决定了训练的复杂性,应根据阶段训练目标和运动员的不足针对性的安排专项能力、身体力量和有氧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9.
赵明 《体育世界》2010,(7):71-72
为了使摔跤,尤其是古典式摔跤更加紧张、激烈、精彩,更加具有吸引力。2009年2月份在法国举行的男子古典式摔跤世界桥比赛,再次修改了古式摔跤竞赛部分内容。竞赛规则的改变必然会导致摔跤的对抗激烈程度,站立摔与跪撑摔的比例关系,以及在训练要求、技术、战术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对竞赛规则的变化,结合前两三年几次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的逻辑分析,阐述规则改变后给古典式摔跤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以及如何根据规则变化指导今后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20.
四、赛前训练与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 赛前训练是比赛的专门准备与训练阶段,其时间长短、目标设置、训练结构与具体安排,受多年与全年训练的制约。 (一)比赛期与赛前训练阶段 1.比赛期 比赛期分为两个阶段,即比赛准备阶段和赛前训练阶段。比赛准备阶段主要是通过模拟比赛和各种非正式的比赛(表演赛、测验赛等),对训练水平和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