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量统计法对31个省市区的竞技体育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省城竞技体育事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较好,两者有非常显著性相关关系(P<0.01).建议:区域竞技体育与经济发展之间需互动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竞技体育事业经费投入;竞技体育发展较好的地区,需要完善竞技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竞技体育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发挥竞技体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助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运用GIS空间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岭回归等方法,对我国各省域竞技实力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我国各省域竞技实力时空演化的非衡特征较为明显。在时间演化维度上,基本呈递增趋势;在空间演化维度上,东、中、西部地区呈依次递减趋势,且非衡特征趋于严重。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受高等教育水平、居民体质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对各省域竞技实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居民人口水平对竞技实力发展具有不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建议从加大优势区域对弱势区域的精准帮扶力度、畅通竞技体育各层次人才的有序流动等方面促进各省域竞技实力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作为主要维度,基于2018年截面数据构建省域体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熵值法、聚类法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体育竞争力进行排序、评价、分层。研究发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在省域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体育竞争力强省和弱省之间的鸿沟已经初显;体育竞争力的强弱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省域体育竞争力由强至弱的三个梯队在地理区位上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延伸之势。由此,需要对中西部省份的体育竞争力建设问题高度重视,避免因省域间体育竞争力差距的扩大阻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第11届全运会各省获取金牌的项目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我国全运项目现实竞争格局,为我国各省备战全运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市竞技体育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第一集团"大都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第二集团"大都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竞技体育强省优势和潜优势项目数量特征十分明显,而"第二集团"优势项目分散;第一集团在体能与技能主导类项群优势明显,而第二集团在此两类项群上竞技实力均明显较弱,以技能类更甚。上述两个不均衡现状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中西部地区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的提高,导致在综合实力上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经济对体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体育对经济的依赖关系以及区域经济与区域体育相适应几个方面,探讨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竞技体育发展受国家经济实力的影响,群众体育的发展受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制约.从历年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与经济发展曲线图趋势比较,可见我国体育与经济发展是相协调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和人民对竞技体育的需求程度,对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决策起到制约的作用,还影响了竞技体育培养体系的建设。为促进我国各省市、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竞技体育的经费支持、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重视基层体校的建设,建立竞技体育的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本文选取14个省级行政区已出台的154份体育产业政策文本,依据TOE理论框架划分政策工具类型,运用实地调查法、LDA主题模型和QCA方法揭示政策工具组合与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研究我国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研究表明:省域体育产业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技术要素类、组织要素类和环境要素类3种;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仍较为依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同时需要数字体育技术、体育科技创新、数字体育服务等多种政策工具的有机组合与协同联动;政府支持下的技术主导型、环境引导型、“技术-环境”协同型路径是我国省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路径。建议:优化体育产业政策工具体系,注重政策工具的要素匹配;加强统筹引领与顶层设计,推动省域体育产业多维度、协同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研发,助推省域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分理论与实证两个阶段,在广泛借鉴相关研究结果及指标数据可获得的基础之上,采用多种方法构建了我国省级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域2016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隶属函数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31个省域2016年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8个协调,4个基本协调,11个弱协调,8个微协调。在19个弱协调和微协调的省域中,有11个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落后其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要求,有8个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超过要求。中部地区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不协调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9.
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分理论与实证两个阶段,在广泛借鉴相关研究结果及指标数据可获得的基础之上,采用多种方法构建了我国省级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域2016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隶属函数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31个省域2016年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8个协调,4个基本协调,11个弱协调,8个微协调。在19个弱协调和微协调的省域中,有11个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落后其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要求,有8个省域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超过要求。中部地区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与经济不协调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层归类比较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华东地区"六省一市"近年来的竞技体育发展状况和竞技体育实力水平进行详细统计并归类对比分析,旨在得出该地区各省市竞技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各自今后的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相应的发展策略、参考依据和理论借鉴,以此来推动和促进华东地区各省市以及我国竞技体育实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回顾与总结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形成、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是特定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而竞技体育的发展可以脱离一定时期社会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实现优先发展。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了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但在相当程度上又阻碍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济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这是勿庸置疑的。经济的基础作用并不就是决定作用。唯有经济发展,竞技体育才能发展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决定竞技水平的不是经济基础,而是上层建筑。应当重视上层建筑对竞技体育的重大影响和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现阶段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条件下 ,只有选择“强政府 ,强市场”的政府主导型的竞技体育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基础作用 ,对现行的竞技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 ,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的环境变化 ,才能稳定和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 ,才能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借鉴相关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竞技体育事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2009年竞技体育事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协调发展回归评价模型对31个省市区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有19个省市区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是协调或基本协调的,有12个是弱协调或微协调的,在12个弱协调或微协调的省市区中,有7个是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5个是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超过经济发展水平,从区域分布来看,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协调状况中部比西部好,西部比东部好,东部是竞技体育事业与经济不协调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冬奥项目事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认为冬季运动项目竞争整体实力尚且不足、冬季运动项目市场发展不均衡与资源利用与开发不合理、经费不足、缺少冬季运动项目体育产业人才等是影响冬季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处理不好冬季全民健身运动和冬季竞技体育运动的关系、管理体制落后是冬季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基本矛盾。提出采取继续深化冬季运动项目的改革,主动面向社会、依托社会去谋求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我国冬季全民健身,使群众体育与冰雪旅游融合为一;加强冰雪运动指导人员的培养和社区性冰雪运动的组织管理;继续深化冬季项目训练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大冬季运动项目的科学研究等措施与对策,促进冬季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浪潮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出现了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国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也进入了一个空前改革时期。着重对我国体育管理改革中的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出现的多元化现象进行社会学分析,并依据“拐角理论”对我国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的发展走向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竞争环境将更加复杂化,要想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防止经济产业沦陷,民营经济投资体育事业还需要突破很多障碍性因素,其中制度环境是决定性的。结合现阶段民营经济投资体育产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分析其阻碍民营经济进入的原因,并探究如何创新制度让民营经济更好更快的促进和优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使之产业布局合理并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进步,竞技游泳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蓬勃发展起来,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年来,中国的竞技游泳在逐渐取得优异的成绩与突破,但与西方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竞技游泳的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文章将主要分析中国竞技游泳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全运会奖牌数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济学方法,建立赢得奖牌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第十届全运会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和历史成绩对奖牌总数有显著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影响着不同地区竞技体育的均衡发展;应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赢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体育领域所追求的一种高度理想化的发展模式,其首要任务便是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未来发展和评估。依据科学的指标选取原则,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以非奥运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体育经济支持子系统、体育管理支持子系统、体育环境支持子系统和体育人口支持子系统4个方面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出各个指标权重及综合评判系数。研究结果表明:4个一级指标中体育经济支持子系统的权重最大;二级指标中权重较高的依次是国家经济投入指标、社会组织管理指标、市场经济投入指标、体育科技管理指标、政策环境指标等;三级指标中的非奥运项目经济投入总额、体育事业活动经费投入总额、非奥运项目管理体制完善度、非奥运项目社会赞助总额、非奥运项目政策制定数量等指标的权重位于前列。据此有针对性地对我国非奥运项目的发展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加以改革,以期为实现我国非奥运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