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文龙 《上海教育》2008,(14):51-52
时下,课程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上海的二期课改也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如何提高学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实现课改既定目标的关键,而基层学校课程教学的实践成效是最终考量上海二期课改成果的主要指标。因此,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引领者、管理者和实践者,中小学校长必须走进学校课程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2.
进入课改已经4年了。作为一所省实验小学的校长,一方面笔者感觉到教师对课改已经不再陌生,但另一方面也感觉到理论与实践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进一步深化课改、提升学校内涵?笔者以为,首先必须正视以下几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俊 《文教资料》2006,(14):7-8
新课改是实现教育转变、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性选择,任何的观望和疑虑,所有的彷徨和退却,都将在新课改的漫漫征途中演化为历史的泡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课改、融身课改,才能在新世纪的讲台上找到实现自身价值、不负历史使命的生长点。而作为一名校长,更是要将提升校长职能与促进课改进程结合起来,只有在推进新课改、创造新教育的不懈努力中,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处于一个崭新的基点之上,才能实现校长的个人抱负和学校的共同理想。而要在新课改的特定背景下,实现校长职能、创办优质教育,必须依托新课改、实践新课改、深化新课改,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08,(2):46-52
校长的核心竞争力是课程领导力,这是2007年的主题词。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和校长这个特殊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2007年,上海市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二期课改的主力军,上海市中小学校长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这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二期课改的深入、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校长自身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强校长对新课程领导能力和作用的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有效开发校长人力资源的便捷途径。教学课程改革是全球性趋势。我国当前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谋求课程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促进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改革不仅是教科书的改变,而是教育理念、学校管理与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教学体系、学校资源利用与开发,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变革。作为校长,处在课改的前沿,明确自己的任务和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是推动学校课改的关键,加强校长课改培训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对学校课程改革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自2001年启动以来,试点地区的经验不断引起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从教育行政、专家、教授到普通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为了切实推进课改进程,国家拨出专款培训了一批又一批骨干校长,其目的就在于把基层课改搞得扎实有效,能通过各地的校长反映课改中出现的真实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利课改的继续推进。然而,有的校长参加培训仅仅为自己镀了一层金,并没在返校后有实质性的作为。不少学校…  相似文献   

7.
很多教师特别害怕每周的学校例会,即使是特别热爱教育事业、诚心想提升自己干出业绩的教师也会如此.纵观多所学校,见其共性.下文就摘录某校校长几次例会语句初窥教师在课改中的地位. 例会一:落实课改精神十分重要 校长:课程改革,关系到民族的命运,每位教师理应全身心投入课改.但很多教师教学理念特别陈旧,不能领会"三维目标",不能"以生为本",只会采用"题海战术",这有愧于教师职业.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积极回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学校作为课改实施主体,必须牢牢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要在共同的基本要求下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这只能且必须在学校中通过主动积极的意识与行动才能达到。也就是说,校长要非常明确在课程实施中的学校定位,在认识和行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校的特点来实施课改,这种能力就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进发出极大的热情,更新教育观念,进行了许多有创作性的工作。作为学校校长,是课程改革的前线"指挥长",是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对校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校长必须明确自己是课程改革的组织者、推进者 作为校长,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立课改的目标、方案和评价体系,为教师实施新课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对校长来说,是一个探索、创造和挑战的教育实践过程。校长对课改改革的领导力直接影响着学校推行新课程的质量与水准。校长必须在新课程实施中提升课改领导力。  相似文献   

11.
蒋东标 《上海教育》2008,(14):48-49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堂,在课改背景下,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如何让变革真正在课堂中发生,是当前学校管理的着力点,也是学校最高管理者——校长的第一责任。在学校中,校长是课改理念的最先承接者,是课改理念的最重要传播者,也应该是课改推进的引领者与实践者,当先进理念与传统行为发生碰撞、改革要求与教师现状存在反差之时,  相似文献   

12.
王晓菁 《考试》2014,(12):39-40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对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项充满探索、创造的系统工程中,要把理想的课程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落脚点最终在学校,学校层面上的实施至关重要。作为学校宏观管理的决策者,校长的思想观念、角色行为是学校推进新课改、新课程的关键。校长必须从观念、素质和方法各个层面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正确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统领学校课改是校长的工作职责。在学校课改工作中,校长要用"四心"即静心、潜心、耐心和恒心做课改,唯有这样,才能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行,最终通过课改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4.
统领学校课改是校长的工作职责。在学校课改工作中,校长要用"四心"即静心、潜心、耐心和恒心做课改,唯有这样,才能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行,最终通过课改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5.
董爱华 《教书育人》2013,(23):22-23
一、校长要担起课改引领者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在课程改革中,校长要引领全体师生走进新课程,实现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能力,在课改中承担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下半年,上海市将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课改的主力军,校长必须清楚于课程领导的意义,清醒于学校课程实施的现状,清晰于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路。对课程的领导力应作为校长的首要能力,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和校长这个特殊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不可模糊,更不可忽视和漠视。如何有效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本刊将邀请优秀校长以及专家等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林 《辽宁教育》2014,(6):84-85
正陶行知曾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想把学校管理好,就要通晓管理艺术,拥有管理智慧。但校长的成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新课改背景下校长应如何对学校进行管理,我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勉。一、确立全新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是新课改下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  相似文献   

18.
蒋志明 《上海教育》2009,(21):37-39
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校长必须明确课程领导力的意义、学校课程实施的现状、课程改革的思路。校长只有具有课程领导力,才能增强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效应,从而促进轻负担、高质量课程改革。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是进一步推进二期课改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当前课程改革深化有困难的大背景下,校长必须整合学校政策、环境、人员等各项资源,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以有效推动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各种新的挑战。校长作为学校课改的引领者、推进者,如何带领师生走进新课程,如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走进课堂,先必须走进学校,而校长又是新课程得以走进学校的关键。李岚清同志曾说过,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老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在全面推进和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校长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它首先需要校长观念的转变,理念的重塑,课改的认同,意识的更新;它还需要校长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