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高校培养高水平田径竞技人才可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现阶段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培养模式做了分析,对借鉴国外的培养体制把高校做为培养高水平田径竞技人才基地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以2006年7月参加第四届全国师范院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师类院校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师范类院校培养田径高水平运动员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2006年9月参加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我国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院校培养田径运动员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美国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比较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运用实地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分析比较等方法,对美国、中国两国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遴选制度、训练培养形式、运动员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于学习、借鉴美国成功经验,改革完善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以2006年9月参加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转型时期我国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院校培养运动员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三级跳远运动员江进行个案研究分析,认为在学校提供良好平台的前提下,在教练员科学合理的训练理念指导下,经过多年的训练,运动员可以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风格,总结出在训练中,要抓住运动员训练的主要矛盾,协调次要矛盾,以培养出有个人特色的在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影响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体育人才梯队的战略举措,开辟了一条为我国培养更多高水平运动员的新途径.田径运动是我国高校开展最早,最具代表性的竞技体育项目.自高校建立高水平田径运动队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培养出许多高素质、高水平的运动员,极大地促进了高校体育活动的普及与开展.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当前影响我国高校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入分析.通过研究分析认为:生源质量、田径运动员的成才周期、膳食营养、训练恢复、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训练理念等因素是制约我国高校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全面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之策,希望为我国高校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不同培养模式对提高国家竞技体育水平和推动高校体育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以清华大学的田径运动员胡凯,中国人民大学奥运跳水冠军郭晶晶,北京体育大学奥运举重冠军张湘祥为案例,对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模式进行研究,为高校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促进我国高校成为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中、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实地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分析比较等方法,对中国、美国两国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遴选制度、训练培养形式、运动员管理体制、培养目标等方面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于学习、借鉴美国成功经验,改革完善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冠军,崔丹凤赛前训练所采用一系列训练方法与手段的说明与分析;揭示了高水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更好地适应体育特长发展和综合素质教育双重需求,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未来体育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但是,当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过程中,运动员磨洋工,总体成材率偏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研究探索如何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长效培养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经济学的视角切入,利用博弈论的相关模型分析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过程的困难和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正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时期。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从发展宗旨、组织体系、法规制度、人才来源、队伍规模、经费投入、场地条件、训练竞赛体制、运动技术水平等方面对中美高校高水平田径的发展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与美国存在全面而显著的差距。讨论了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逻辑归纳等方法,对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比赛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本届世锦赛世界田坛奖牌格局大变,其总体成绩逊色于上届,奖牌的地域归属特征日趋明显,表现在:欧洲、北美洲两强争霸;非洲的优势项目中长跑整体上无人可敌;南美洲、大洋州实力略有提升;亚洲整体依然低迷.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总体成绩有进步,尤其是男子短跨、女子投掷、女子马拉松都有亮点,但中国队国际大赛失常、阴盛阳衰、竞争实力不强等老毛病再次凸显.建议中国队从提高队员比赛能力、实施洋务运动、狠抓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组建高水平科学训练基地、体育科技创新和田径运动训练一体化这几个方面加强备战,力争避免08奥运会"失田径却得天下".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田径迎战北京奥运之峻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法,对中国田径优秀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中的表现,特别是从2004年雅典奥运的成绩剖析了中国田径竞技运动的发展现状,并以雅典奥运会参赛选手(我国重点项目北京奥运的主要对手)为背景资料进行针对性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田径只属起步阶段,整体水平不能令人乐观.经过与世界同项目优秀运动员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后,把我国田径竞技运动规划为优势、潜优势项目(高栏、链球、中长跑、竞走)、待发展项目(女子长投、全能等)进行积极备战,并对这些重点项目进行针对性的科学化攻关训练.在训练实践上,教练员、科技服务攻关团在训练理念、方法、手段上要勇于创新,对于成功的经验要进行科学的总结与推广,完善与发展田径竞技运动训练、参赛的理论体系,力争把脉田径竞技运动的训练规律;加大资金与科技力量的有效投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与科技服务的宏观控制,调动一切资源为奥运备战,确保最大效能产出.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以2009年江西省少年田径运动会参赛运动队的体育主管领导、教练员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江西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练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运动员出路问题成为后备人才招生工作的"绊脚石";后备人才选材的科学化程度较低;部分县、市场地器材陈旧,有关部门及领导对竞技体育的忽视,导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财政投入少,经费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江西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十运会江苏田径项目国内实力定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江苏省田径竞技一线与二线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江苏省田径项目在十运会上夺取金牌、奖牌数、全国排名做出实力定位;提出加大后备力量培养工作力度,搞好人才引进,努力提高教练员队伍素质,狠抓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不断更新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尿儿茶酚胺监控田径运动员训练负荷适应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训期间,对上海田径队4名400米健将级运动员于每周一晨、大运动量训练后及第二天晨收集尿样,进行尿儿茶酚胺的检测。结论:(1)对于400米田径运动员,尿儿茶酚胺是一个较好的训练负荷适应性监控指标;(2)赛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应基本恢复到赛前训练初的基础水平,而多巴胺含量应有所提高,这有助于比赛中竞技水平的发挥。(3)在用尿儿茶酚胺评价训练负荷适应性时,应注意个体化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影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成长的若干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影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成长的运动员心理、科学化训练、运动专项能力、训练保障等因素展开探讨,通过调查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绩现状,进一步剖析影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成长的内因,为今后我国田径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培养高水平的田径裁判员队伍,使我国田径裁判工作更好的与世界接轨,是高等体育院、系的重要职责之一。而培养高水平田径裁判员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才能切实抓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