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课程情况介绍 1、教学大纲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培养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投影知识,建立一定空间思维能力,获得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树立起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观念,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教师语言是一种职业语言,是教师的行业用语。尽管它与其他行业用语有许多共性,但也有其自己的特性。如:它是一种带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口头语言;带有会话语言色彩的独自语言;带有态势语言色彩的有色语言,也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庄重语言。从教育专业用语来看,教师语言是一种以教育教学为目标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它一方面具有明显的教育性,一方面又具有某种规范性。它既是教法、教态与教学语言的统一,也是一位教师身教与言教的统一。广而言之,教师语言一般包括教师在从教过程中运用的所有语言表达形式,既包括教育性语言,也包括教…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整体趋势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中国高等教育工程技术人才的职场能力培养成为紧迫性的命题.联系21世纪欧美工程教育设立的CDIO教学目标,在分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特点、市场需求及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技术方案设计能力、可行性分析能力和项目组织实施能力的培养探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技术人才职场能力培养途径,以实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这种以企业为依托、以产品为目标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了从书本理论知识到企业实践能力的转化,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工程技术人才职场能力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工科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中级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因此,各专业设置的课程及其进行的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与该专业有关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以致用,从事工业技术工作.化学课是工科学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1化学教学的任务l.1本课程自身的“双基”教学任务.化学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工科学校的化学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职业技术工作所应具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即学以致用,用到各专业职业技术中去.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知识,能力无法培养;只有知识,没有能力,学了也用处不大,两者紧密结合,同等重要,学习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目标.普通化学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这些都是人才能力素质不可缺少的.1.2为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工科学校各专业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原则和顺序来设置课程,化学课是基础课,为专业基  相似文献   

5.
机械制图作为一门工科技术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员掌握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空间构思能力。“读图”是培养这一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公差”则是机械图样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下面就这两个问题的教学,谈谈我们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爱的本质是给予”。教师热爱学生是天职,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性质与特点以及教育过程中的特殊规律决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离开了“热爱”,教育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教师的爱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古今中外,所有的阶级在教育上的代表人物都重视“爱”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是父母爱的逐级延伸,是更高层次的,对学生是个动力,也是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的一个重要源泉,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不仅是对教育信息化“适应性”新需求的必然回应,也是对就业市场“泛信息化”新形态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本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新变革的高效呼应。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职教本科在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方面面临着各主体协同共培发展受阻、教学管理评价重视度不足、专业设置与实际发展脱节等一系列现实困境。面向教育信息化,挖掘并拓展职教本科人才“技术适应性”培养创新路径,助力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促进多主体合力升级,构建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新格局;助推“三教”改革落实地,培育智慧课堂提质培优新动能;洞悉智能化技术逻辑,构筑职教本科管理评价新生态;抢占专业布局制高点,打造产业导向专业设置新引擎。  相似文献   

8.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随着师范专业教师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形态语言美的职业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形态语言又称形态语,是指通过人们的各种举止、行为、形体、形象、仪表等方面的外在表现,来展示人们内在精神世界和素质修养的一种无声的语言.人类的语言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口语表达出来的有声语言,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有一类是无声的语言,它应包括“态势语”和“形态语”.态势语“是口语交际活动的辅助手段,是通过体态、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的一种言语辅助形式,又称为体态语.”(《教师口语》第149页)形态语与态势语是有一定联系的,但又有所不同.在表现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无声语言,都是人们非言语因素,又都是通过人们的形体动作和非言语手段来表现.二者仍有本质区别:态势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口语交际活动的辅助手段,它是用来交际的;形态语不是用来交际的,没有明确的内容或语意模糊,它主要是自我形象表现的一种外在  相似文献   

9.
小学段基础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其首要目的是“育人”,这与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不谋而合。而这一“育人”目的又是由美育的方式实现,因此,音乐教育的过程是审美过程,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通知》,提出中央电大人才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此项工作是教育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电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实验。《意见》明确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为总课题,1999年开始的专科试点专业为水利水电工程、教育管理、金融专业。同时,园艺学、药学专业先按课程进行开放教学试点,并在条件成熟时开设专业。1999年开始的本…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仅从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围绕教师“专业化”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理性的教师形象的确立、教师教育制度的创新、教育科学的改造与发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面临的挑战与教师教育制度创新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一、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面临的挑战(一)教师教育理念尚待进一步到位教师的“专业化”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技能熟练模式——主张教师职业同其他专业职务一样,把专业属性置于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成熟度。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受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所制约的。在这种模式中,“教学实践”被视为学科内容的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与技术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2.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体育教师的职业准入也将随着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更加严格.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背景下体育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教育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相对偏低,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有待加强,学生的专业教学实践能力亟需提升;学生的专业“人文素养”与“基本能力”较为薄弱,相应的培育方式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设置“体育教师职前教育”核心课程模块,加强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强化学生运动技术与专项技能的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建立紧密联系,加强学生专业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育;设置“通识教育类”必修课程模块,完善学生专业“人文素养”与“基本能力”的培育方式.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教学生态的重塑,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字素养关乎教育数字化进程与教育高质量体系的有序推进。通过随机抽样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4 510名教师,分析了教师的数字素养现状。结果显示:一是教师数字素养呈现中等水平,表明近几年组织实施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学历、任教学段、任教地点、教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相关培训次数等是影响教师数字素养的显著性因素;三是教师对于《教师数字素养》关注度不高,并且教师更多使用数字化设备、软件或平台来服务便利自己,而将其应用于学生多元评价以及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的较少;四是各维度的发展依旧不平衡,尤其在“数字化应用”“专业发展”“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三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从“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持续鼓励教师学历提升”“持续强化义务教育培训体系”推进数字时代教师数字素养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ESP教学是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一种教育路径,它强调整合各专业知识于语言教育过程,以培养专业化外语人才为目标;EGP教学强调语言共核部分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外语基本知识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外国文化鉴赏力为主要目标.当前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必须强调遵循语言教育的规律和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ESP和EGP教育理念融入外语教育过程,它也将是未来我国职业院校外语教育发展的两大平衡支点.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性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分析了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的意义,探讨了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宿州学院机械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工程教育认证和硕士点建设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标要求,通过分析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综合性实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机械专业两大需求驱动的综合性机械实验课程建设对策: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建设“双轨融合”的机械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实验项目,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多维度综合性实验考核体系,为综合性实验教学开展提供保障;通过“柔性引进”和“政策倾斜”,加强综合性实验教学团队建设。通过综合性机械实验课程建设,提高学生实验过程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推进机械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和硕士点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更为隐蔽的语言暴力,不尊重语言之自然规律与和谐原则而生嵌硬镶的语言现象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多有所见.原因一:一些诗人的语言功力不够;原因二:一些诗人在观念上追求语言暴力;原因三:一些诗人们过分相信读者的理解力.诗歌创作也要遵守人类语言的和谐之约,诗人要和语言“商量”,诗人对语言应该“顺从”,然后“笔补造化”.诗人无权对语言行使任何暴力.  相似文献   

18.
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设置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结合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应用类专业20年来的专业建设实践,对专业设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应该落实“应用”性、突出专科层次的“针对”性、注重“工程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通识课程,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高职数学课程经历过本科“压缩型”和职业教育“模块化”的阶段,也曾经有过“类别化”教学的尝试。“双高计划”背景下,分析高职数学课程的定位问题;指出今后高职数学课程应该注重内涵式教育,采用“素质化”教学模式以实现“为专业服务”的目标,其中数学建模教育是支柱,“课程思政”是灵魂;提出基于“素质化”教育理念的高职数学课程“三教”改革设想,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翻转课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为教学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通过在渤海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利用单组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