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新中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阶段与现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回顾新中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历程并将其分为初创、严重破坏、恢复发展与多元化阶段。同时对现阶段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体系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羽毛球业余训练出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余体育训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不论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还是增强广大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培养群众体育骨干,业余训练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四章第25条专门就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立法条款中写到:“国家鼓励、支持开展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然而,近年来我国的业余体育训练却面临着不少困难,其中“经费短缺,文化学习差”是困扰业余体育训练的两大重症,并由此而导致生源不足,人才匮乏,直接影响到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整体水平.从最近几次羽毛球全国比赛情况看,仍然没有表现出根本性的转变,专家评估的结论依然是:尖子少,基本功不扎实.  相似文献   

3.
对河北省中小学足球业余训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小学的足球业余训练曾经在河北省足球业余训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了输送人才的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深入,足球训练承办主体逐渐由国家转向社会,中小学的足球业余训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提高河北中小学足球业余训练的水平,本文分析了河北省中小学足球业余训练的现状,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开展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在长久的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业余体育训练机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变现有的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且需要立法的不断完善,来保障业余运动员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主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三方面对调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临汾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正处于结构转型时期,业余体校学训矛盾依然突出,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且在训运动员流失;教练员队伍的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较合理,但教练员的待遇偏低,岗位培训机会缺乏;经费短缺;训练场地设施不足;比赛机会较少,形式单一。  相似文献   

6.
经过课题组全体人员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了解了海南省中小学目前实施创新教育的现状,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了结论,采用专家座谈论证法对海南省中小学中今后实施创新教育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与建议,为海南省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决策提供了量化依据:为进一步改进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计划、方法和手段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中学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业余训练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在分析业余训练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为河南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更好地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排球运动业余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调查与文献研究的方法,揭示了我国青少年排球业余体育训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因难;指出主要原因首先是体制内容各方利益冲突(学训矛盾、竞训矛盾和学员进出矛盾),青少年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协调发展最主要的矛盾之一是时间的冲突;其次是急功近利而导致训练效益低下的现象;第三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有限的社会资源之间的矛盾对排球业余训练的影响;最后指出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独办青少年排球业余训练的弊端。从调整有关各方面利益和满足人们需求,建立健全青少年排球业余训练体系及建设高素质排球教练员和广开就业渠道等角度作了一些探讨,为排球后各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积极开展业余体育训练”,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业余体校处在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最基层,为各级体育训练机构输送人才,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近年来,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体育蓬勃发展,对体育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致使体育资源突现紧缺。业余体校需要利用有限的训练资源为上级单位输送更多的体育优秀人才,因此业余体校的投入效益最大化就显得异常重要。通过层次分析法研究广州市业余体校评估指标体系权重,为业余体校训练工作的评估提供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估促使广州市业余体校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同时也为其他省市业余体校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及访问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9个贫困县的214所初级中学的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体育教学设施现状、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运动训练情况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为有关部门提供客观和有价值的信息,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发展目标,从根本上推动辽宁农村教育向纵深方向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外学校课余体育竞技目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余体育训练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提高运动能力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以及为运动队伍输送后备人才都有重要意义。如何搞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充分发挥课余体育训练的功能 ,值得学校体育工作者去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甘肃省随机抽取6个市州的所有中小学学校体育管理现状进行调查,重点对学校领导参与体育管理的情况、学校体育经费的投人情况、课外体育活动列入教学工作量的情况、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为甘肃省中小学学校体育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近20年涉及学校体育的主要法规、政策文件,按学生体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安全、运动训练、体育比赛、体育教师、体育设施等8个方面进行收集和梳理.认为:第一,我国学校体育法规、政策出台是应各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第二,我国学校体育法规、政策的指导性强,对化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三,我国学校体育法规政策在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中尚有局限性,各级学校在执行中的随意性较大.解决方案为:第一,通过提高法规政策的预警能力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完善我国学校体育法规、政策体系;第二,通过推行法规、政策落实“问责制”与强化执行监督机制,提升执行力.  相似文献   

15.
粤港澳台学校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粤港澳台四地区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发展现状及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地区之间的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开展各有特点并存在不平衡现象。广东、台湾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香港、澳门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论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瓶颈,应充分利用分布在社区中相对集中的学校体育资源.在目前的条件下,实现学校体育资源的整合及社会共享,对缓解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量的普查和典型案例调查的基础上,从农村学校参与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角度,总结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有:1)农村学校为当地村民提供体育服务的模式。包括农村学校场地设施免费向校外村民开放的模式、农村学校义务为附近村民提供人力服务的模式、体育俱乐部模式和学校体育场地(馆)市场化经营模式。2)农村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模式。包括自建(自制)非标准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模式、开展非标准体育项目模式、"特定项目人人会"模式和利用校外资源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对8所省级示范高中阳光体育工程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中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对策。研究发现:多数学校仍然存在师资薄弱、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忽视学生健康、家长观念陈旧、教师与学生的体育观念认识不足、器材不足、监管乏力等矛盾。正确导向,减负增效,把课外体育活动课程化,让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参与目的成为主导;采取社会募捐、学校投资、发展体育产业等形式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立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登记及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管理;发挥地方传统的优势,开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是省级示范高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博茨瓦纳两国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组织管理和活动内容等方面对中国和博茨瓦纳两国中小学课外体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博茨瓦纳中小学课外体育以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为主。并以体育俱乐部为单位来开展课余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活动。这种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体育的兴趣和能力以及提高课余运动训练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之下,我国中小学现行的课外体育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形势的需要。未来我国有条件的中小学应开展“体育俱乐部”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教学模式通过将学校体育运动队和学生体育社团这两种当前国内高校的主要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课程化,并且将其统一纳入到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统筹发展,从而拓宽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形式,强化了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之间的延续性和互补性,完善了学分制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的构思,实现了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学分制人才培养理念,多途径实现了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