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跳跃练习的方法很多,原地纵跳、助跑纵跳是最基本的方法。在各种测定中常采用原地纵跳(摸高)以评价弹跳的能力。关于原地跳跃方而研究已有过报导。作者也曾对人体下肢形态、膝角与纵跳关  相似文献   

2.
纵跳是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均有的一种动作。纵跳可分为原地纵跳和助跑纵跳。对同一个人来说,助跑纵跳要比原地纵跳高度增长约10%左右,然而原地纵跳是助跑纵跳的基础。纵跳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和动作效果,而纵跳能力的强弱又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特别是下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曾对下肢形态、膝角与纵跳关系进行探讨。人体结构的变化和机能的提高又决  相似文献   

3.
跳高是一项需要高功率爆发力以及合理、正确技术的田径项目之一,关于如何更有效地去发展对跳高专项有直接作用的下肢专门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是重视的。然而我们有不少的运动员,他们的一般弹跳力很好(如:立定跳远,立定多级跳、原地纵跳),可惜的是这些弹跳素质不能在跳高时充分地反映出来,尤其是助跑一快就几乎无法完成起跳的动作。例如我组过去有一位跳高运动员(该运动员已于1981年分配了),他的一般弹跳素质很好,立定跳远3.44米,立定三级跳9.98米,原地过竿1.72米,但这些  相似文献   

4.
运用体育测量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沙滩和硬地原地纵跳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期望从女排运动员弹跳力及下肢主要关节肌群肌力变化的角度发现沙滩排球训练对弹跳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沙滩和硬地的原地纵跳起跳用力方式相同,但主要动力学指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这是沙滩排球训练后弹跳高度提高,弹跳主要关节肌群等速向收缩力有显著性增长的重要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步纵跳测试 目的:一些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爆发力,甚至拥有优异的原地纵跳能力,但在足球比赛中,原地起跳的次数较少。相比之下,这些运动员缺少跑动中减速、相应力量、灵敏性及其他有助于运动员跑动中起跳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检验运动员在跑动中纵跳的能力水平,在测试中可增加一次助跑,增强其在对抗条件下争顶球进攻或防守的水平速度或跑动中垂直起跳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力学原理,本文建立了不同运动员间进行原地纵跳运动生物力学指标同步比较的方法。三名不同弹跳能力的运动员其原地纵跳进行了测力与录相同步分析。研究表明,能力强者在技术上表现出髋、膝、踝关节处极强的协调发力能力,而能力差者均出现滞后或超前的不协调性发力;不同能力的运动员在膝关节处发力较为接近,肩关节均是提前发力。但能力强者具有较强的肩关节发力能力,能力最差者则在肩、踝等关节处发力能力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7.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篮球运动员的弹跳高度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密切关注的重大课题。据统计,在篮球比赛中原地双脚起跳的动作最多,约占总起跳次数的67%;助跑双脚起跳动作其次,约占24%;而助跑单脚起跳动作的比例最小,只占9%。再从44名男篮运动员原地纵跳与助跑单脚起跳模高成绩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动作的起跳腾空高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555(P<0.001)。由此说明,篮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体育运动的许多项目中,弹跳力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虽然各种运动项目的专项弹跳能力有所不同,但其起跳动作而言,一般可简单地分为原地起跳和助跑起跳两种类型。对于原地和助跑两种起跳动作能力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已做过一些研究,普遍认为:“原地起跳是助跑起跳的基础,两种起跳动作的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同一个运动员来说,助跑起跳要比原地起跳的腾空高度多10%左右。”[1]还有研究结果指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地发展跳高运动员的下肢专门素质,是对提高跳高成绩有直接作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有不少运动员的一般弹跳力(立定跳远、原地纵跳等)都很好,但不能在跳高时充分反映出来,如果加快助跑,往往就难以完成起跳动作。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除了技术不合理外,主要是下肢专门素质跟不上需要,素质训练的针对性不强。  相似文献   

10.
运动训练中,有些教练员和运动员,采用跳深练习作为提高起跳能力的手段,但跳深对于提高起跳能力究竟有什么作用,还有待证明。本文通过跳深和原地纵跳的起跳阶段某些下肢肌积分肌电图的变化,探讨跳深能否提高起跳能力的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对体育系男生10人,采用表面电极引导,记录跳深(高度70厘米)和原地纵跳的缓冲阶段和起跳阶段股外侧肌、胫骨前肌、比目鱼肌和趾长屈肌积分肌电图  相似文献   

11.
纵跳摸高能力是优秀篮球运动员比赛争抢板球和原地起跳投篮的重要专项素质之一,纵向摸高素质的提高与多种跳跃素质(如助跑摸高、五级蛙跳、连续快速起跳等)可能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假说)。男子篮球运动员纵向摸高素质与跳跃素质的相关关系和科学训练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以山西省体育职业学院20名男子篮球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测试法测出:原地纵跳摸高、助跑摸高、立定跳远、30秒单摇跳绳、五级蛙跳、立定三级跳各项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青年男篮、哈尔滨体育学院男篮为研究对象,采用CybexNorm多关节等速测力仪和运动录像相结合的方法,对运动员的原地纵跳、上步纵跳及下肢等速肌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专业队和非专业队篮球运动员膝关节伸肌的退让收缩能力、下肢弱侧肌力及下肢左右同名肌存在一定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对篮球运动员双脚同时起跳时的弹跳力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伟  袁鹏  许贻林  王然 《体育科研》2021,42(6):78-85
本文旨在研究青年篮球运动员变向能力与直线速度、力量和爆发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对3 1.名青年篮球运动员(男子1 7.名,女子1 4.名)进行传统5-0- 5.变向测试和2 0.m冲刺、深蹲最大力量、垂直纵跳、助跑摸高等测试,并计算变向赤字。结果:男子篮球运动员变向赤字占比显著高于女子篮球运动员 ;男子、女子篮球运动员5-0- 5.测试时间与变向赤字均呈正相关 ;男子篮球运动员5-0- 5.测试时间、变向赤字与体重呈正相关,与深蹲体重比、垂直纵跳及助跑摸高净高度呈负相关 ;女子篮球运动员5-0- 5.左侧测试时间与垂直纵跳及助跑摸高净高度呈负相关,5-0- 5.左侧变向赤字与助跑摸高净高度呈负相关。结论: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变向能力与体重呈正相关,与下肢相对力量、下肢爆发力呈负相关,而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变向能力仅与下肢爆发力呈负相关,且呈现出左右侧肢体差异。此外,对于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来说,仅用5-0- 5.测试可能无法准确评价其变向能力,推荐使用变向赤字作为其变向能力的评价方法 ;对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来说,5-0- 5.测试与变向赤字均可以作为其变向能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对跳高运动员下肢肌的承受能力进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①跳深纵跳练习可以作为提高跳高运动员起跳能力的专项练习;②跳高运动员起跳腿的承受能力直接影响缓冲和蹬伸过程,并最终影响起跳效果;③膝关节和踝关节,尤其是踝关节是二级跳高运动员下肢承受能力的薄弱环节。同时膝关节是最大缓冲时刻的“关键性环节”;④二级跳高运动员产生最大反跳高度的适宜高度为(35.0±4.56)cm,最大反跳高度为(48.00±3.78)cm;⑤适宜高度跳深的冲击载荷与摸高成绩、适宜高度跳深纵跳的反跳高度与助跑摸高成绩均呈高度相关,两者均是评价运动员起跳能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体育科技》2018,(3):243-245
沙滩排球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由于比赛场地的特殊性,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及专家建议,明确该项目运动成绩的体能维度与指标,并进行针对性测试。研究认为,山西省沙滩排球后备运动员在15个测试指标中的身高、BMI指数、下肢长、手长、60m成绩、1 000m成绩、原地纵跳摸高、助跑纵跳摸高这8个指标上与优秀现役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山西省女子沙滩排球后备运动员需要在身高、腿长、手长这3个关键因素上提升选材成功率,同时要在训练时注重运动员耐力与爆发力的训练比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法,按原地纵跳能力把受试者分为优秀组和一般组,研究不同组间受试者的身体形态指标和原地纵跳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相对跟腱长和原地纵跳能力成反比,组间只有大腿围、小腿围和原地纵跳能力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跟腱相对较短而腓肠肌相对较长者,有更好的原地纵跳能力;跟腱长Ⅱ相对长反映原地纵跳能力可能更合适;初级选材用形态学指标推断运动能力,可能只在特定的年龄、人群中适用,同时还要考虑运动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沙滩足球训练对足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沙滩训练方式对足球运动员体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足球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素质为对象,选取了40 m冲刺跑、原地纵跳摸高两项具有代表性的下肢爆发力指标,以山东体育学院部分足球专项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17周(5次/周)的分组教学实验,并得出如下结论:通过对实验前后40 m冲刺跑和原地纵跳摸高成绩的比较和统计学检验证明,与传统足球练习相比,沙滩足球练习提高下肢爆发力的效果更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沙滩足球的场地特点和比赛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试双摇跳绳练习前后受试者原地纵跳过程中产生的动力学、运动学参数,分析双摇跳绳对受试者下肢及髋、膝、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产生的影响.方法 招募日常身体活动低于1.5METs的受试者40人,于训练前后测试其原地纵跳动力学、运动学参数,计算纵跳过程中受试者下肢及下肢关节受力、产力情况.结果 与训练前及对照组相比,训练...  相似文献   

19.
原地起跳即垂直向上的起跳,又称原地纵跳,对它的研究具有普遍的、基础性的意义。 起跳能力取决于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人体起跳是在各器系协调配合下进行的,其中下肢起主要作用。一般认为由下蹲到下蹲起,力作用到地面,地面反作用力推动人体以一定速度腾起,并达到一定的腾空高度。 关于下肢形态、下肢肌的机能,在经典教科书上均有记载①—③。研究蹲跳时腿部肌肉的机能,提出膝关节运动幅度愈小,  相似文献   

20.
跳远动作技术主要是由助跑、踏跳、空中姿势和落地4个部分构成,其中踏跳技术对完成动作、决定成绩好坏影响最大,而踏跳这一主要环节又与助跑速度、起跳的支撑时间、角度、力量有重大关系。所以,以此标准确定跳远项目的特征,即“高速助跑下的快速起跳能力”。针对主要特征中的有关因素,在选拔运动员时应以此为重点,把速度发展潜力大和下肢爆发力强的运动员作为选拔的重点,提高选材的准确性。跳远运动员选材包括以下内容:1·身体形态选材:对于跳远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一般要求身体瘦长,上下肢比例协调,下肢较长,小腿相对长些,跟腱长,足弓高,脚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