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形态、膝角与纵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跳又称弹跳,分原地纵跳和助跑纵跳。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对完成某些动作极为重要。一般说原地纵跳能力强的运动员、助跑纵跳能力也较强。而纵跳能力的强弱又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运动员下肢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下肢形态结构的材料已有很多记载,下肢活动中足的特点也有不少报道和研究,引起下肢活动的肌肉及其作用也有过研究。而在纵跳时膝关  相似文献   

2.
跳跃练习的方法很多,原地纵跳、助跑纵跳是最基本的方法。在各种测定中常采用原地纵跳(摸高)以评价弹跳的能力。关于原地跳跃方而研究已有过报导。作者也曾对人体下肢形态、膝角与纵跳关  相似文献   

3.
原地起跳即垂直向上的起跳,又称原地纵跳,对它的研究具有普遍的、基础性的意义。 起跳能力取决于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人体起跳是在各器系协调配合下进行的,其中下肢起主要作用。一般认为由下蹲到下蹲起,力作用到地面,地面反作用力推动人体以一定速度腾起,并达到一定的腾空高度。 关于下肢形态、下肢肌的机能,在经典教科书上均有记载①—③。研究蹲跳时腿部肌肉的机能,提出膝关节运动幅度愈小,  相似文献   

4.
原地纵跳在体育运动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对原地纵跳动作的研究是各种运动起跳动作研究的基础。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人体动作的计算机模拟提供生物学依据和参数,探寻适宜经济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弹跳力,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探索和揭示人体运动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索人体重心与下肢各关节在原地纵跳中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为人体动作的计算模拟提供生物学依据和参数。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法,按原地纵跳能力把受试者分为优秀组和一般组,研究不同组间受试者的身体形态指标和原地纵跳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相对跟腱长和原地纵跳能力成反比,组间只有大腿围、小腿围和原地纵跳能力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跟腱相对较短而腓肠肌相对较长者,有更好的原地纵跳能力;跟腱长Ⅱ相对长反映原地纵跳能力可能更合适;初级选材用形态学指标推断运动能力,可能只在特定的年龄、人群中适用,同时还要考虑运动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纵跳摸高或助跑起跳摸高练习对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动作的速率和灵敏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田径、球类,体操运动专项训练中不可缺少的辅助练习手段之一。广东省中学体育试用课本高一高二年级四次出现纵跳摸高,助跑摸高教材。笔者在具体教学中过去采用在墙上钉板方法,让学生纵跳手摸木板,留下痕迹再丈量高度。但丈量高度较繁琐。经常出现学生在对起跳动作掌握不正确时往往会形成手臂和膝关节皮肤擦伤的现象。后来经过多次反复设计制作制成一种简易摸高器。其性能使纵跳摸高,助跑起跳摸高都能适用。高度表示明显,学生练习兴趣性又较高。现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一、固定式简易摸高器  相似文献   

8.
原地纵跳测试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原地纵跳是一项易测的人体机能指标,它反映了肌肉快速协调用力的能力,常被作为测定人体爆发力的主要手段。纵观以往纵跳测试方法多是采用《人体测量学》中测量纵跳摸高的方法,或采用腰间系皮尺的测试方法,我们发现这些方法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所测成绩往往比  相似文献   

9.
体育运动的许多项目中,弹跳力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虽然各种运动项目的专项弹跳能力有所不同,但其起跳动作而言,一般可简单地分为原地起跳和助跑起跳两种类型。对于原地和助跑两种起跳动作能力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已做过一些研究,普遍认为:“原地起跳是助跑起跳的基础,两种起跳动作的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同一个运动员来说,助跑起跳要比原地起跳的腾空高度多10%左右。”[1]还有研究结果指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地发展跳高运动员的下肢专门素质,是对提高跳高成绩有直接作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有不少运动员的一般弹跳力(立定跳远、原地纵跳等)都很好,但不能在跳高时充分反映出来,如果加快助跑,往往就难以完成起跳动作。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除了技术不合理外,主要是下肢专门素质跟不上需要,素质训练的针对性不强。  相似文献   

11.
跳远动作技术主要是由助跑、踏跳、空中姿势和落地4个部分构成,其中踏跳技术对完成动作、决定成绩好坏影响最大,而踏跳这一主要环节又与助跑速度、起跳的支撑时间、角度、力量有重大关系。所以,以此标准确定跳远项目的特征,即“高速助跑下的快速起跳能力”。针对主要特征中的有关因素,在选拔运动员时应以此为重点,把速度发展潜力大和下肢爆发力强的运动员作为选拔的重点,提高选材的准确性。跳远运动员选材包括以下内容:1·身体形态选材:对于跳远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一般要求身体瘦长,上下肢比例协调,下肢较长,小腿相对长些,跟腱长,足弓高,脚长…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中,有些教练员和运动员,采用跳深练习作为提高起跳能力的手段,但跳深对于提高起跳能力究竟有什么作用,还有待证明。本文通过跳深和原地纵跳的起跳阶段某些下肢肌积分肌电图的变化,探讨跳深能否提高起跳能力的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对体育系男生10人,采用表面电极引导,记录跳深(高度70厘米)和原地纵跳的缓冲阶段和起跳阶段股外侧肌、胫骨前肌、比目鱼肌和趾长屈肌积分肌电图  相似文献   

13.
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青年男篮、哈尔滨体育学院男篮为研究对象,采用CybexNorm多关节等速测力仪和运动录像相结合的方法,对运动员的原地纵跳、上步纵跳及下肢等速肌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专业队和非专业队篮球运动员膝关节伸肌的退让收缩能力、下肢弱侧肌力及下肢左右同名肌存在一定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对篮球运动员双脚同时起跳时的弹跳力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现代排球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具体表现在对球的反应,移动速度和纵跳能力,纵跳能力尤为重要。据有人统计,一场紧张激烈的排球比赛,运动员纵跳最多达300次左右。国外已有不少技、战术意识较强的队,由于纵跳高度不够,而影响到他们攀登世界排球运动的高峰。因此,目前人们已把提高运动员的纵跳能力,作为重要的问题来解决。许多资料表明,纵跳能力与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坐高比下肢短,小腿长而细,踝围较小,跟腱清晰易见  相似文献   

15.
一步纵跳测试 目的:一些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爆发力,甚至拥有优异的原地纵跳能力,但在足球比赛中,原地起跳的次数较少。相比之下,这些运动员缺少跑动中减速、相应力量、灵敏性及其他有助于运动员跑动中起跳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检验运动员在跑动中纵跳的能力水平,在测试中可增加一次助跑,增强其在对抗条件下争顶球进攻或防守的水平速度或跑动中垂直起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纵跳是跳跃运动的基础之一,在体育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切借助下肢运动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必备的运动素质,目前在国外已受到广泛和高度的关注。在我国,对其有关方面的专门报道研究尚不深入和完善。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对国内外有关纵跳训练文献研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构成纵跳运动能力的组成因素分析、归纳出提高纵跳能力的最佳训练方法,并以此制定出发展纵跳训练的周期性训练模式,挖掘人体潜能,提供科学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7.
跳高是一项需要高功率爆发力以及合理、正确技术的田径项目之一,关于如何更有效地去发展对跳高专项有直接作用的下肢专门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是重视的。然而我们有不少的运动员,他们的一般弹跳力很好(如:立定跳远,立定多级跳、原地纵跳),可惜的是这些弹跳素质不能在跳高时充分地反映出来,尤其是助跑一快就几乎无法完成起跳的动作。例如我组过去有一位跳高运动员(该运动员已于1981年分配了),他的一般弹跳素质很好,立定跳远3.44米,立定三级跳9.98米,原地过竿1.72米,但这些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简析 跨越式跳高是通过快速助跑与有力起跳越过一定高度横杆的运动,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点教材。开展此项运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跑、跳组合的基本活动能力,发展下肢、腰腹和足底的叽肉力量,培养勇敢、顽强、果断、敏捷的优良品质以及观察力、目测力和时空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学段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助跑与起跳动作的结合上,让学生初步体会助跑与单脚起跳相结合的动作方法,使学生有跳得高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运用Vicon运动影像捕捉分析系统,对运动训练专业二级运动员原地纵跳、半蹲跳及不同高度下落跳深动作进行采集与三维重构,运用V3D系统完成身体质心位置坐标计算。依据肌肉收缩理论,借鉴前人对肌肉弹性能利用的计算方法,对受试者不同高度下落跳深的弹性能利用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水平的运动员跳深练习中肌肉弹性能利用率,随着下落高度的增加,表现出"增大—峰值—下降"的单峰波特征,最大利用率大约出现在40 cm的下落高度;原地纵跳练习的肌肉弹性能利用率与跳深练习的最大利用率相接近;仅就肌肉弹性能的利用方面,原地纵跳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福建省青少儿7979人原地纵跳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原地纵跳高度与年龄,性别关系密切,9—11岁女生和13—14男生纵跳高度提高最显著,17岁男女生达到高峰期;沿海学生一般比山区学生跳的高;从9岁女生,14岁男生和17岁男女生的三十项形态结构进行最优筛选提出相应的回归方程,并制定福建省青少儿原地纵跳高度的五级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