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原地纵跳摸高的学练方法学生在进行原地纵跳摸高的练习中,教师可注重情境诱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观看排球扣球、篮球原地跳起投篮、羽毛球扣杀等视频,理解原地纵跳摸高的技术结构,再有针对性地练习技术和体能。1.原地纵跳摸高的技术练习原地摆臂练习:让学生将双手放在背后,先练习无摆臂纵跳,再练习摆臂纵跳,通过这种练习对比,让学生体验摆动双臂能增加纵跳高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法,按原地纵跳能力把受试者分为优秀组和一般组,研究不同组间受试者的身体形态指标和原地纵跳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相对跟腱长和原地纵跳能力成反比,组间只有大腿围、小腿围和原地纵跳能力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跟腱相对较短而腓肠肌相对较长者,有更好的原地纵跳能力;跟腱长Ⅱ相对长反映原地纵跳能力可能更合适;初级选材用形态学指标推断运动能力,可能只在特定的年龄、人群中适用,同时还要考虑运动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纵跳是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均有的一种动作。纵跳可分为原地纵跳和助跑纵跳。对同一个人来说,助跑纵跳要比原地纵跳高度增长约10%左右,然而原地纵跳是助跑纵跳的基础。纵跳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和动作效果,而纵跳能力的强弱又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特别是下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曾对下肢形态、膝角与纵跳关系进行探讨。人体结构的变化和机能的提高又决  相似文献   

4.
纵跳摸高能力是优秀篮球运动员比赛争抢板球和原地起跳投篮的重要专项素质之一,纵向摸高素质的提高与多种跳跃素质(如助跑摸高、五级蛙跳、连续快速起跳等)可能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假说)。男子篮球运动员纵向摸高素质与跳跃素质的相关关系和科学训练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以山西省体育职业学院20名男子篮球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测试法测出:原地纵跳摸高、助跑摸高、立定跳远、30秒单摇跳绳、五级蛙跳、立定三级跳各项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下肢形态、膝角与纵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跳又称弹跳,分原地纵跳和助跑纵跳。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对完成某些动作极为重要。一般说原地纵跳能力强的运动员、助跑纵跳能力也较强。而纵跳能力的强弱又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运动员下肢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下肢形态结构的材料已有很多记载,下肢活动中足的特点也有不少报道和研究,引起下肢活动的肌肉及其作用也有过研究。而在纵跳时膝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福建省青少儿7979人原地纵跳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原地纵跳高度与年龄,性别关系密切,9—11岁女生和13—14男生纵跳高度提高最显著,17岁男女生达到高峰期;沿海学生一般比山区学生跳的高;从9岁女生,14岁男生和17岁男女生的三十项形态结构进行最优筛选提出相应的回归方程,并制定福建省青少儿原地纵跳高度的五级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试双摇跳绳练习前后受试者原地纵跳过程中产生的动力学、运动学参数,分析双摇跳绳对受试者下肢及髋、膝、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产生的影响.方法 招募日常身体活动低于1.5METs的受试者40人,于训练前后测试其原地纵跳动力学、运动学参数,计算纵跳过程中受试者下肢及下肢关节受力、产力情况.结果 与训练前及对照组相比,训练...  相似文献   

8.
运用录像拍摄和三维测力同步测试的方法研究原地连续纵跳动力学信息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缓冲结束瞬时力值、蹬伸力峰值、蹬伸平均功率和冲量都随着原地连续纵跳运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P<0.05);不同频率原地连续纵跳缓冲结束瞬时力值和蹬伸力峰值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60次/min频率作用下缓冲结束瞬时力值和蹬伸力峰值明显大于40次/min和50次/min两种频率(P<0.05),而起跳效果却较40次/min和50次/min两种频率差(P<0.05);3种频率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运动前期的恢复系数都大于1.  相似文献   

9.
运用Vicon运动影像捕捉分析系统,对运动训练专业二级运动员原地纵跳、半蹲跳及不同高度下落跳深动作进行采集与三维重构,运用V3D系统完成身体质心位置坐标计算。依据肌肉收缩理论,借鉴前人对肌肉弹性能利用的计算方法,对受试者不同高度下落跳深的弹性能利用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水平的运动员跳深练习中肌肉弹性能利用率,随着下落高度的增加,表现出"增大—峰值—下降"的单峰波特征,最大利用率大约出现在40 cm的下落高度;原地纵跳练习的肌肉弹性能利用率与跳深练习的最大利用率相接近;仅就肌肉弹性能的利用方面,原地纵跳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跳跃动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认为跳跃的动力是蹬地反作用力。本文从力学角度、原地纵跳时头和髋向上运动的体位变化和作用于足的垂直分力的测定结果否定了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跳跃起跳阶段身体总重心获得向上运动的速度,只能由躯干和起跳腿的三个关节发生的由屈到伸的伸展运动引起。跳跃的动力只能是参与这些运动的肌肉在足固定条件下发生收缩产生的力矩。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三维测力台,对我国12名沙滩女子排球运动员进行了沙滩和硬地2种介质上原地起跳的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沙滩原地纵跳和硬地原地纵跳的起跳用力方式相同,但动力学机制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是沙滩训练弹跳力的重要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笔者发现在提高投掷能力方面,横向跳跃练习的效果比纵向跳跃更显著。众所周知,投掷项目的腿部发力动作是蹲、转、伸。而提高投掷能力的传统作法是纵向跳跃,如蛙跳、跨步跳、原地纵跳等,其腿部动作只有蹬和伸,没有转的动作。针对传统练习的不足,我们将其跳跃的方向旋转90°即横向跳跃,这样就有转的动作,符合专项用力特征。 安排练习时,根据个体差异按能力将学生分为两组,水平低者在地上画两条间隔60公分的直线,左右来回跳跃;水平高者在两条直线的中间再放置高30公分的橡皮筋,左右来回跳跃且越过橡皮筋。 动…  相似文献   

13.
运动训练中,有些教练员和运动员,采用跳深练习作为提高起跳能力的手段,但跳深对于提高起跳能力究竟有什么作用,还有待证明。本文通过跳深和原地纵跳的起跳阶段某些下肢肌积分肌电图的变化,探讨跳深能否提高起跳能力的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对体育系男生10人,采用表面电极引导,记录跳深(高度70厘米)和原地纵跳的缓冲阶段和起跳阶段股外侧肌、胫骨前肌、比目鱼肌和趾长屈肌积分肌电图  相似文献   

14.
功率包含有力和速度两个因素,在运动学中常称之为“爆发力”。纵跳是美国的 Sargent(1921)设计的,后来发展成为测定肌肉爆发力(musolePower)的一种常用方法,以纵跳的高度作为爆发力的指标。虽然有研究证明爆发力与跳跃高度之间有高度相关(Gray,1962),但跳跃高度本身并不是爆发力(功率)。Margaria 等认为,测量纵跳时如不考虑体重和速度就不能认为是功率。本研究试图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纵跳功率的测量方法来估测纵跳时的起跳功率。  相似文献   

15.
国家倡导中学生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体育教师应该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做好体育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跳跃类项目是重要的基础项目,而提升学生下肢爆发力是跳跃类项目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抓好初中体育的教学工作,从连续蛙跳、纵跳摸高、台阶交换以及原地单脚跳四个方面展开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一步纵跳测试 目的:一些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爆发力,甚至拥有优异的原地纵跳能力,但在足球比赛中,原地起跳的次数较少。相比之下,这些运动员缺少跑动中减速、相应力量、灵敏性及其他有助于运动员跑动中起跳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检验运动员在跑动中纵跳的能力水平,在测试中可增加一次助跑,增强其在对抗条件下争顶球进攻或防守的水平速度或跑动中垂直起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原地纵跳测试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原地纵跳是一项易测的人体机能指标,它反映了肌肉快速协调用力的能力,常被作为测定人体爆发力的主要手段。纵观以往纵跳测试方法多是采用《人体测量学》中测量纵跳摸高的方法,或采用腰间系皮尺的测试方法,我们发现这些方法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所测成绩往往比  相似文献   

18.
原地连续纵跳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原地连续纵跳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运用录像拍摄与三维测力同步测试的方法对其研究发现,不同频率作用下的时间参数存在一定差异,随着纵跳频率的增加,时间参数都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贽.同一频率作用下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支撑时间逐渐增人.蹬伸力峰值随着连续纵跳运动时间的延长呈现明显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频率原地连续纵跳蹬伸力峰值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缓冲冲量和蹬伸冲量随运动时间的延长,也都呈现出明显的逐渐减小的趋势,并且运动前期的恢复系数人于1.  相似文献   

19.
在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过程中,一般分为第一跳、第二跳、第三跳,每一跳又可分为起跳、腾空、着地等几个环节,根据各个环节的动作要领,进行针对性训练,将会取得很好的训练效果。一、第一跳主要训练方法1.双脚起跳的训练方法大力量提踵,中等力量半蹲,小力量蹲跳起,原地纵跳,原地抱膝跳等。2.腾空动作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足部不同外源性生物力学手段,即穿着两种不同防震功效的运动鞋与裸足状态下对原地纵跳时足底压强分布区域特征、MMP(mean maximum pressure)平均最大压强值特征、MVP(mean value pressure)平均压强值特征、纵跳落地缓冲压力值变化的时间差异性、X轴与Y轴向压力的合力特征的比较研究,探究运动鞋的不同防震系统设计在人体进行原地纵跳时,对足底的缓震功效的形成机制,从而指导设计运动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人们对防震运动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