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湖南省的体育赞助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加强体育产业机构调整、体育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扩大体育赞助机构的对外交流等措施来发展湖南的体育赞助事业,使体育赞助更好地为湖南体育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科学视角分析了体育赞助系统的构成要素、体育赞助系统的演变,并基于系统的构成,提出了体育赞助发展策略;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在体育赞助的效益评价中的应用,为体育赞助机构提供了一种实用而有效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赞助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存在短期行为较多,市场开发过多、过乱等问题。赞助企业和体育行政机构、体育赛事组织机构要积极协调、沟通,通过建立赞助目标、诚信市场体系、多维评价体系等方式,将体育赛事的人文理念与赞助商的企业品牌融合在一起,积极有效地实施并实现赞助合作,保障赞助商的合法权益,使体育部门与赞助商的共同利益得到协调有序的发展。更快的使我国体育赞助市场走向一条良性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奥运赞助的起源入手,分析了我国体育赞助的发展和现状,找出我国体育赞助市场发展不稳定、赞助规模偏低的原因。同时提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我国体育赞助事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惟有练好内功,体育赞助市场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育赞助营销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使赞助的品牌走向世界,深入千家万户的有效平台和桥梁。体育赞助营销是建立品牌资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体育赞助营销对品牌资产的潜在影响主要表现为体育赞助动机、体育赞助传播度、体育赞助活力影响力、被赞助活动的偏好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赞助的发展现状、高校体育赞助的短期和长久效益的分析和阐述,从而了解到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活动和体育赞助开展情况不是很理想。针对高校体育的未来的发展状况和我国高校体育赞助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为高校体育赞助的快速发展提出几点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赞助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1  
胡利军 《体育科学》1999,19(6):9-12
对体育赞助的概念和作用,我国体育赞助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我国目前体育赞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赞助工作总体状况一般,赞助规模相对较低,赞助对象单一,地区差异大等。对如何发展和规范体育赞助业提出对策建议:健全有关体育赞助的规章制度、加强对体育赞助的宏观规划和调控、加强体育赞助的市场化运作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体育赞助的发展和现状,找出我国体育赞助市场发展不稳定,赞助规模偏低的原因。同时指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我国体育赞助事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唯有练好内功,体育赞助市场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并从中国体育资讯网数据库搜集相关数据,对我国的体育赞助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体育赞助的基本内涵、特征、功能;然后总结了我国体育赞助成功与不足,针对我国现阶段体育赞助工作中存在的总体水平低,市场疲软,发展不稳定等问题,本文提出要依靠体育赞助的市场导向,加强政策支持,提高体育单位自身功能,来推动我国体育赞助工作的成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体育赞助内涵的界定、体育赞助体系的构成、体育赞助的产生和发展、企业对体育赞助不惜重金的原因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体育赞助市场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体育赞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角色分析来进一步明确体育赞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职能.主要从体育赞助市场与政府体育组织的联系、我国政府行为对体育赞助市场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体育赞助市场中政府体育行为的角色定位三方面展开论述.结果认为现阶段我国政府体育组织对体育赞助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对体育赞助所产生的效益以及体育事业的推动尚未得到充分的认同.对体育赞助市场过多的行政干预,而在赞助市场方面又缺乏系统的、完备的立法来促进其社会化、市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赞助市场诚信缺失的原因及维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赞助市场诚信缺失的原因入手,全面分析我国体育赞助市场诚信缺失的表现,并对我国体育赞助市场诚信缺失的行为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体育赞助市场中的诚信缺失行为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研究认为我国体育赞助市场法制建设落后于发展需求,体育赞助市场各关联方对诚信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需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强有力的道德约束机制,才能有效改进我国体育赞助市场的诚信环境,不断促进我国体育赞助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体育赞助营销的风险识别与管理是体育赞助实现双赢的关键.体育赞助营销风险的体现主要是赞助商的风险、来自被赞助方的风险、高额赞助体现更大的风险以及中介机构力量薄弱给体育赞助营销带来风险.对体育赞助营销中的风险识别应从体育赞助的内部、外部环境识别风险,体育赞助营销中的风险防范主要从体育赞助风险的避免以及减少体育赞助营销中的风险两个方面展开,对体育赞助营销中风险的管理主要从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完善监控系统,健全信息交流平台,提高经营者的风险和法律意识等几个方面展开,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归纳,防范措施的制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旨在为企业实施体育赞助营销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从而促进体育赞助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体育赞助的文化冲突和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主要的跨国公司利用体育赞助的多功能特性来提高他们在新兴的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得体育赞助所扮演的角色拓展到围绕着企业在投资体育的战略投资价值上。本文通过对5家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体育赞助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揭示出体育赞助是一项战略投资。企业赞助商反映建立起与被赞助的体育机构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取得长期利益的关键。虽然文化冲突在现存的体育赞助关系中表现不明显,但是这些跨国企业所采取的文化整合策略值得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美国青少年体育赞助的发展概况、体育赞助对美国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的作用、美国青少年体育赞助机制给我们的启示、对今后做好我国青少年体育赞助工作的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 美国青少年体育赞助的发展概况现代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赞助产生于上个世纪的 6 0年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的赞助活动。 1 990年美国企业用于体育赞助的总金额高达 2 4亿美元 ,1 991年飙升至 35亿美元。1 989~ 1 991年全美体育赞助金额以 4 0 %的惊人速度增长。1 998年 ,全美共有 4 5 0 0多家企业参加体育营销和赞助 ,总金额高达 4 6亿美元 ,远远超过…  相似文献   

16.
简要分析了体育赞助的兴起和发展,指出体育赞助效益的最大化取决于赞助活动策略应用。并以三星为例研究其在曼谷亚运会和悉尼奥运会中的活化活动,最后指出体育赞助者应围绕体育赞助效益的4个方面,开展赞助活化才能使体育赞助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赞助的困惑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龙  陈中林 《体育学刊》2004,11(6):29-31
我国体育赞助市场面临的困惑是:1)国内企业对体育赞助的魅力认识不够;2)赞助企业以及体育组织者对体育赞助的“三赢”尚未认识清楚;3)缺乏良性、公平的体育赞助市场;4)缺乏相应完整的体育法规。要促进体育赞助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以及政策的优惠,要努力发展和壮大体育赞助的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企业内部营销手段、营销部门和企业外部参与方多重配合的角度讨论了体育赞助过程中,要达到赞助效益的最大化,各种营销手段、部门和参与方配合执行的重要性,并初步构建了配合运作的具体模式。营销手段配合运作包括平面广告和电视广告、促销手段、代言人、内外部公关等配合;营销部门配合运作包括赞助部的建立和广告部、推广部、公关部的配合;参与方配合运作包括被赞助方(体育赛事组委会、体育俱乐部、体育官方机构等)、媒体、体育经纪公司等机构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何以调动我国体育赞助者的热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体育赞助主要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向体育系统内的组织机构、体育活动或个人提供资金、实物、劳务或技术支持,而被赞助者转让自己的部分权利作为回报,双方平等合作共同获益的一项经济活动①。1999年,全球体育赞助总额已超过200亿美元②。在我国,作为体育组织部门重要收入来源的体育赞助,却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相对缓慢,甚至有下滑趋势。如1994~1997年我国体育系统赞助额分别为:5.5599亿元,6.7216亿元,6.8429亿元,4.7975亿元。1997年比前三年的平均水平6.3748亿元少了1…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赞助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利用体育赞助树立自己企业的品牌形象,各大体育赛事和体育俱乐部如何利用体育赞助把体育产业搞得更为成功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体育赞助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分析我国体育赞助的现状及赞助市场、定位、国家的税收及体育法规等存在的七大问题,提出相应的目标定位、赞助策略、利用明星效应、吸引外资、完善中介机构和培养体育经纪人等对策,为我国体育赞助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