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太极拳起源辨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极拳起源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有:太极拳始于张三丰、陈王廷创造太极拳、太极拳为陈卜首创等等.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认为太极拳不太可能由某一两个人根据什么原理而一下子有新悟而发明出来,必然有一个历史继承,它是历代拳家和拳术爱好者在继承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发展所获得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小其技能,大其文化——太极拳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动作技能传习而忽视其文化内涵的倾向,提出"小其技能、大其文化"的观点,对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学拳者应理解的若干理论问题作简要阐述,呼吁从文化传承的视角来看待太极拳的传习,避免只教授动作技能,而忽视太极拳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理取“太极”,暗合“阴阳”,哲理深邃,奥妙无穷,处处折射出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子,己成为风靡全球、享誉中外的“哲拳”.而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思想体系,是人类文化的核心.文章通过对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阐述,认为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时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易林 《体育博览》2011,(7X):218-218
太极拳是历代武术家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吸取道家思想的精华,使武术运动符合"道"的原理而创新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因此,老子所阐述的"道家学说"对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以及功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我们在教授太极拳的动作中结合"道家学说"能使学生由练拳而悟道,从中体会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胡明华 《武当》2013,(7):14-15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据专家考证,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先贤曾说过,"打拳打个理","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一、太极拳具有哲理性太极拳的拳理源于《老子》和《易经》。因此,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便把太极拳与中国古典哲学联系在一起,认定太极拳是哲学拳。太极拳与哲学的关系源远流长。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古典哲学,也不会有当今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依据道家哲学和易理建立起来的拳种.将道家传统信仰、精神、理论融合于拳技之中,是既满足武技,又兼悟道、内练、养生、怡情的道家文化流派.所以外同人称太极拳是"哲学拳".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与道教文化体系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刘德增 《武当》2007,(11):20-21
太极拳是依据道家哲学和易理建立起来的拳种,将道家传统信仰、精神、理论融合于拳技之中,是既满足武技,又兼悟道、内练、养生、怡情的道家文化流派,所以外国人称太极拳是"哲学拳"。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与道教文化体系结合的产物。由于太极拳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传播现象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极拳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认识这一文化现象,需要将太极拳放在产生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加以审视.晚清社会化转型和理学考据学术之风,使太极拳经历了由乡村进入城市,由民间低位文化趋向士大夫高位文化的发展道路,同时走向了一条由北方至南方,由南方至海外的传播之路;晚清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使拳术跃居诸艺之冠;太极拳运动形式的变革,使其运动方式由"粗俗"走向"儒雅",扩大了太极拳的传播文化层次和习练人群.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是在贵生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武术拳派。该拳以中国的哲学概念太极立论,从《黄庭经》等道家经典中汲取营养成分,因其富含中国文化精髓而被称之为"哲拳"。太极拳从创编至今已经演化出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傅式太极拳、八卦太极拳、五行太极拳、龙形太极拳、东岳太极拳、竞技太极拳、公园太极拳等诸多的练习样式,从而使太极拳成为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文化影响技术,技术反映文化"。以太极立论的太极拳以张三丰为精神偶像,明确地把益寿延年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动作强调圆活、弧线,而这正是对周敦颐太极图的一种身体模仿。在"拳与道合"思想的指引下,太极拳成为中华民族"技进乎道"、进行自我修炼的一个工具和手段。目前,太极拳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但这种表面的兴盛下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希望能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自武禹襄等文人参与研习后,将祖国优秀文化和伦理道德融入拳论拳法拳势之中。引文入武,化俗为雅,用优秀文化充实改进民间武技。太极拳由技艺型进入学术和技艺型,研习者较多的是儒雅渊博之士,著作浩繁,影响甚广,太极拳成为祖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之一。本文从太极拳的命名、拳论内容、传统美德三个方面予以阐述。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的太极文化为理论基础,结合古代养生术、技击术和中医理论形成的一个拳种.从文化到拳种,“太极”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从文化到拳种,太极拳融摄了太多的民族性格和道德情趣.文章试图从温县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特征和人文因素等方面分析太极拳形成的传统文化背景,揭示太极拳形成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运动即变化,太极即变化。太极拳即变化之拳。太极拳运动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中演练出来。太极拳以拳为形式,其目的在于要达到“太极”状态。拳是小“道”,“太极”是大“道”,习拳明理,以小“道”通大“道”,是太极拳最重要的意义。变化即是太极、太极拳最根本的意义。误解了太极拳“变化”的真意,只会将太极拳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13.
孔子学院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有着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使命担当。太极拳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有着和合共生的理念追求,蕴含着中国哲学朴素的辩证思想,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内在需求和务实发展的项目选择,也是实现中外文化距离冲突有效管理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对武术拳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作为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受不同地域条件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在形式和内容上逐渐形成符合本民族习性的意识观念和文化特征。受不同地域文化影响的武术拳种形成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从地域文化着手,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古文化遗存对武术拳种的深远影响,以达到促进武术运动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志勇 《体育学刊》2011,18(6):124-129
随着太极拳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发展,太极拳的养生作用突显,其技击功能呈现不断弱化。太极推手和太极散手都是太极拳的辅助运动形式,它们的竞技化实践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在长期的太极拳拳法技术实践中,缺少技击功能的实践经验,故而缺乏参与太极散手实践和其它搏击形式的技术和心理准备。就目前来看,还需加强太极拳技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审慎地组织和参与各种技击攻防格斗实践。盲目和过分地宣传和夸大太极拳技击实践作用都是不理智的。  相似文献   

16.
柳彤  贾瑾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1):134-134,147,150,156,161
作为源自生活的中华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太极拳文化以其极具代表性、特殊性、全面性的特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大国形象。为了使大众对太极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文化进行了一定分析。主要结论:太极拳文化既是中国的国粹,又是一项特殊的身体文化,还是一种全面性的文化;太极拳文化推崇“和谐之道”,并传播和谐思想;太极拳文化的发展对促进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议: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借助新媒体和网络传播来大力宣扬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太极拳文化;大力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借助“孔子学院”平台宣扬太极拳文化,开设太极拳文化课程等。  相似文献   

17.
形、神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养生学和中医学讨论的重要命题,太极拳则继承了这一基本观点,用以指导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而太极拳所追求的"形神相生"、"形神统一"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模式实现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吻合,这也使得太极拳运动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无限的现代文化生机。在东方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的转型时代,要想更好地传播与发展太极拳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在注重太极拳运动形式、技术特点传承的同时强调太极拳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研究传统太极拳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将太极拳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概念界定、教学文化内涵、内容体系的构建、文化过程的维度与分析等四个方面对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内涵进行了系统性探析,结果表明:(1)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是教师(文化实体)以太极(特定文化)为对象,将教学实践与运动实践相统一、相融合,使学生受益的过程.(2)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内容体系分为技术生成体系、文化扩散体系、精神化育体系.(3)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维度,表现为太极拳教学实践与文化体悟相融合的过程、技艺传授与文化感悟相结合的过程、技艺习得与精神升华相转化的过程.文章通过太极拳教学文化内涵体系探析,从而为促进太极拳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及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田林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376-377
中国体育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武术,如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气功等具有鲜明的哲学思想气质,深受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影响,具有鲜明的哲学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