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2021,(4):57-5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中都明确了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建构的重要性,同时,健康领域课程与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同步,也将更好地完成幼小衔接。因此,我们依托课题研究开展幼儿园整合式体育课程一体化建构。一、课程理念"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明确了幼儿园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徐燕平 《体育教学》2005,(6):I0004-I0004
上海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六大走向是:一是课程价值上,明确从“竞技体育”全面向“健身体育”转变,实现课内加强,课处延伸的体育与健身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一、新课程理念培训 举办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对即将到学校实习的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们虽然在专业理论课中学习了《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和《体育教学论》等课程,对体育新课程的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所以,应利用一定的课时,或集中辅导或利用讲座的形式,把《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书的内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改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单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初、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都在广泛深入的试验之中。体育教师在领会和实施新课程标准时,对新的课程目标和理念尚需要有一个进一步消化和理解的过程,对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也还需要进一步向操作层面转化。为了有利于切切实实地推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健康发展,本刊[教学探蹊]栏目,从本期开始,特邀顾渊彦教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地对体育课程理念逐一进行解读,探索宏观理念如何向微观操作过渡,为广大基层体育教师设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出的基本教育理念之一,建立学生新的体育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体育课程学习理念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采用多元的体育学习方式,提高体育课程学习的有效性,促进身心素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改革的理念、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措施与方法等不同方面,都突破了传统体育课程的概念框架。这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那么,这些理念在实际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否真正的落实呢?我们主要从教师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认识程度、教材的使用与驾驭、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师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及评价方式的实施等方面,对南通市的六县一区进行了为期二周的实地听课与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一、问题的提出(一)新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重视激发学生体育健身的兴趣、爱好和运动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锻炼习惯和思维品质,培养合作、竞争、进取的品质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下北方冬季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李慧茹 《冰雪运动》2007,29(2):63-64,67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基础,从三维健康观、冬季冰上体育课特点以及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出发,对北方冬季冰上课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贯彻新课程理念,改革北方冬季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北方冬季体育课程资源,为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在这一理念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的理解还有偏差,大量的为了技能而技能的体育课存在于一线体育课堂。本文以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和探索为基础,以2011版体育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阐述了运动技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以便于一线教师更好的理解这一理念,为推进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元文 《体育科研》2009,30(5):78-82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从上海的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着手,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保健》、《体育与健身》课程的特点及不足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展望了上海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比赛和训练中,“时机”与“时机感”问题,始终成为教练员、运动员非常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2.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吸收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和气功等文化精华,形成了一整套锻炼方法,具有保健、养生、增强体质和开发潜能的效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初学者对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很难理解,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从太极拳中的“力”与“劲”的关系、力学简析和强身作用几个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虚"与"实"是辩证法中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虚与实作为矛盾的双方,贯穿于武术运动的各个环节,虚可变实,实可变虚,虚实相生。文章从虚与实的释义、虚实的文化、技术层来详尽阐释其在武术中的作用。武术正是有了虚实,才使这种"战斗语言"更神秘,"虚""实"让武术进入了一种变幻莫测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陈彩燕 《体育学刊》2007,14(7):10-14
通过对美国体育思想发展的回顾,分析美国当代学者对体育的认识,进而辨析“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观点的异同,得出以下结论,即“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体育观的主要分歧不在体育手段上,而是在体育目的上。“通过身体的教育”目的众多,与目的的唯一性不符,在实践中表现为教授运动技术,目的是否得以实现无从知晓;“针对身体的教育”目的明确,就是完善人的身体,、在实践中表现为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让人们了解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重要拳种 ,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推手也即搏击为其运动形式。论述了在习练太极拳时首先要了解它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 ,并要熟知 :“武”是太极拳的内涵、“舞”是太极拳的表现形式、没有技击含义的“舞”不是“武”、“武”和“舞”是互为基础 ,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等。正确认识太极拳中的“武”与“舞” ,尤其是“舞”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从而 ,因“舞”而健身和有“武”而防身的双重价值得以实现 ,使太极拳运动得以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7.
this和that是英语中常用的指示词,在语用上两者间不仅具有共同点,而且还存在差异。文章结合具体例句,对this和that在人称指示、时空指示、篇章指示、不定指示、心理距离和使用频率六个方面的语用功能进行比较,探究其语用异同,帮助人们在交际中更加得体、自如地使用,从而提高语言使用效果,完善语言交际质量,实现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8.
“竞赛行动”与“竞赛行为”的区别现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分析和思想比较的方法,从道德与伦理的根本区别出发,引出了竞赛行动与竞赛行为的本质性差异,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主要结论为:竞赛行动与竞赛行为之间具有本质性的差异,前者比后者具有价值上的优先性;强调竞赛行动的重要性并不否定竞赛行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基础、训练周期观、早期专项化训练观、"元因素"主导地位观对"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进行了辩证分析。结果表明:(1)两者注重的训练内容不相同;(2)"一元论"训练理论是对"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延续和补充;(3)两者研究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视角不相同;(4)两者"元因素"主导地位的共同点是运动成绩。通过对两种训练理论内核的辩证分析,导出"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是协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太极拳的研究大多围绕教学展开,缺乏在社会背景下对于太极拳传承的专门研究。笔者以文献研究法、走访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城镇化建设中太极拳的传承进行研究,针对太极拳传承中出现的危机,提出对策:通过新媒体传播太极拳;政府鼓励企业定期举办太极拳赛事活动;加强城市宣传力度,推广太极拳;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就业岗位,正确传授太极拳拳理及技法;正确引导人们的健康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